APP下载

论音乐联觉的美学表征

2012-08-15郭鑫

文艺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联觉音高情态

■ 郭鑫

在音乐欣赏中人们常常感叹,音乐既是“非语意性的”又是“非视觉性的”,它是如何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在我看来,它的产生基于音乐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联觉。联觉是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现象。它是发生在感觉层次上的,是人们所共有的心理反应。正是因为联觉的存在,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中的音乐才有可能被其他民族与文化中的人所理解。一个从来没有听过中国音乐的外国人,会从《赛马》中感到热情、奔放;一个从来没有听过欧洲音乐的中国人,也可以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体验到柔和、舒缓。“音乐是最高的艺术”。它没有“国界”、没有“贫富、贵贱”,其原因就在于联觉。那么音乐音响在表现对象之间是如何产生,又会产生怎样的联觉呢?

一、与音高有关的联觉表征

1.音高与视觉、空间感受和物理属性之间的联觉。有人可能觉得奇怪。音乐特征之一就是非视觉性,那音高是如何与视觉之间产生联觉的呢?这就是人类所拥有的共性所决定的。人们总是在听到音频较高声音的时候,会呼应出与之相应的高、宽、远、亮的感觉。反之,如果听到的是音频较低的声音,则会反映出低、闷、近、暗的感觉。在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朝景》中,音乐主题一开始在中低音区,给人一种暗淡,欲求黎明的感觉,进而主题反复出现,音区不断升高,同时织体越来越厚,使人产生越来越强的明亮感,越来越宽的视觉感,直至笛子吹奏出“鸟鸣”声,弦乐再强奏出主题,使人产生太阳破晓而出,光芒瞬间普照大地的联想。这个段落准确地运用了“低——暗而下”、“高——亮而上”的联觉规律,成功地使听众感受到作曲家的创造意图,给人们上演了一场听觉与视觉上的盛宴。

除了与“视觉”之间的联觉关系,音高还会与物理属性之间产生联觉。也就是说听觉音高的感觉与物体大小、重量的感觉具有一定联觉上的对应。音越高,感觉物体越小、越轻。反之音越低,感觉物体越大、越重。这种联觉就使得音乐这种抽象的旋律与具体的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对应。人们会把这些大、小、重、轻的物体属性与我们心目中的伟大、渺小、善良、邪恶等联系起来。因此,这些对人的性格、特征的感受也就与音区产生了联觉上的对应关系。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用小提琴在中高音区奏出一串旋律,人们马上把这种轻巧、细腻的音响体验与女性的轻盈、柔弱联系在了一起。当大提琴、圆号在中低音区奏出旋律时,人们马上体会到了作者的意图,这种厚重、粗犷的感觉正是男性权力、欲望的表现。这个段落非常准确的运用了“高——小而轻”、“低——大而重”的联觉规律。再加上乐器音色的巧妙选择,使全曲惟妙惟肖。

2.音高与情态兴奋性之间的联觉。在讨论此规律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情态这个词做一定的了解。“情态”是人的“高涨”、“低落”、“强烈”、“缓和”等心理活动状态的统称。人们都会有类似的情态感受,音区越高,我们越会具有兴奋、快乐、明朗之类的联觉。音区越低,我们越会具有压抑、悲哀、抑郁之类的联觉。

通常情况下,上行的旋律线条配合合适的力度要求会使人产生兴奋的情态体验,而下行的旋律线条又往往使人产生压抑的情态体验。例如:华彦均的《二泉映月》,主题开始在快速的二度上行之后,紧接着连续进行下行,一开始就预示了整个曲子的压抑、悲伤的基调,使人产生非常强烈的悲伤情绪体验。

二、与音强有关的联觉表征

1.音强与心理承受之间的联觉。音强的联觉是我们非常好理解的一种现象。音越强,我们可以感觉到事物拥有的能量就越大,蕴藏着的爆发力就越强。音越弱,感觉事物拥有的能量就越小,蕴藏着的爆发力就越弱。

在柴科夫斯基《降B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中,乐曲在开始的时候用厚重的和声织体,强奏的效果,一下子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和蓄势待发的激情,再等钢琴奏出主题时,让人们有种“期待已久”的感受。但当情况发生在《六月·船歌》乐曲结尾的片段时在高音区,用琶音的形式连续演奏同一组音,只是力度逐渐变弱,让人马上浮想到在平静的湖面,小船渐行渐远,最终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的感觉。这两个例子的对比,正是作曲家在强弱力度上的合理运用,使人很容易发生联觉对应、产生共鸣。

2.音强与情态强度之间的联觉。在听觉体系中,声音的强弱与情态的强弱之间也具有联觉上的对应关系:音越强,情态体验就越强。音越弱,情态体验就越弱。这正是对应情态体验中“紧张—松驰”、“强烈—缓和”等等这样的一些意思相关但意义却相反的词组。

在斯美塔那的作品《伏尔塔瓦河》中,先用笛子吹出节奏密集、音高紧凑的一串长音,随后再加入一只笛子,旋律前后连接紧密,音响越来越强,给人一种急促、强烈的,感觉好像攒动的小溪即将汇入奔腾的大河投入到母亲怀抱般生生不息的运动感。直到最后各种乐器交织,小溪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给人心灵一种很好的释放——期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3.音强与物理属性和空间距离之间的联觉。音越强感觉对象越重,音越弱感觉对象越轻。这种联觉给人的感受非常的直观。在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中,乐曲一开始和声织体很薄,但力度非常强,随后越来越强,人们可以从其中感受到对象的厚重与力度。贝多芬正是用“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来形容这个音响传达的“肯定性”。最后用号角的音响“吹响”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那种强音足以震撼人们的心灵,令人深省、反思。

音越强,感觉对象距主体越近;音越弱,距主体越远。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中,用音的强弱来“描写”战况,来“描写”敌我之间的距离,让人时而揪心,时而偷喘口气,拿捏准确。直至四面楚歌的项羽最终被包围时,音强达到最强,让人有一种追兵步步紧逼,两军厮杀,直至最终包围的感觉。人们对主体的远近空间距离的理解依靠的正是这种音强力度的控制。

三、与音长有关的联觉表征

1.音的长短与空间长短和物理属性之间的联觉。音的时值长给人感觉空间宽阔,而这种宽阔又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人物个性的“宽广、伟大”,反之音的时值短,给人空间感狭窄,容易让人感受到“狭隘、渺小”的人物性格。在格里格的《索尔维格之歌》中,长时值的音符、舒展的节奏、调式的合理运用,使人产生“宽容、温柔”的感觉。从而体现出索尔维格这个人物的心理特征。反之,在《安妮特拉舞曲》中描写在魔鬼山洞里的一幕时,用了尖利、短促、上下攒动的音符组成,马上给人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正好与当时场景的气氛相吻合,形象表现的非常贴切。

音的长短也与物理属性相关联。长音使人产生物体大而重的感觉,短音使人产生物体小而轻的感觉。表现大的、重的、运用速度缓慢的形象时,我们要用时值较长的音乐来表现;表现小的、轻的、速度快的对象,就要用时值短促的与较密的节奏来表现。这种联觉是由自然物理现象决定的。比如,《黄河船夫曲》用附点的节奏来加强重拍,用延长强拍时值的方法来感受船夫拉船时的节奏感,很好地展现了船只的庞大,货物的沉重和船夫们沉重的脚步。

2.音的长短与活动状态之间的联觉。长音使人感觉静止,短音使人感觉运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伏尔塔瓦河》。他用紧凑、密集的节奏来表明奔流不息的小溪,赋予了小溪很强的动力性。同时也寓意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时“欣赏者就会最大限度地把自己投射到音乐中去,让自己的想象力充分自由发挥。音乐对于他来说不是一种“虚拟”,自己也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沉浸于音乐中的欣赏者常常是处于“我”与“非我”之间”。 特别是当两只笛子吹出不同的两条小溪的形象时,笛声的交错就像是两条小溪前后追喜同时奔向母亲河的那种感觉。这种赋予流动性短促均匀的节奏型正是体现对象的关键。

3.音的速度、节奏与情态活动的速度、节奏之间的联觉。情态活动包含着速度、节奏的特征。音乐中所有使人产生悲哀、忧伤、平和、安静的作品,都具有慢速的特征。而使人产生快乐、兴奋、激动、急躁的作品,都具有快速的特征。介乎两者之间的则使人产生从容、自然的感觉。正是由于这种情态特征,人们也很容易把他们与“稳重”、“调皮”、“有板有眼”等行为与人物个性联系起来。例如在莫扎特歌剧选段《你不要去做情郎》中,用连续、反复的节奏型和音组,很生动的刻画了十七岁怀春少年的那种恍惚、不确定的感觉。

我们不难看出,音乐音响在表现中通过音高、音强和音长都可以与各种表现对象之间产生联觉,使人理解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意思和所要展现的形象。

联觉对应关系规律的揭示,使音乐能够表现什么,如何表现的问题越来越明朗,然而联觉关系尚不能充分解释音乐表现的复杂现象,在音乐表现中人们的审美体验,“它还是一种涉及许多高级心理功能的复杂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反应”。 而联觉所产生的体验毕竟是在感觉的层次上,而人在音乐中获得的感受则要复杂得多。所以音乐的魅力就在于“一千个欣赏者脑中,有一千副动人的画面”。

注 释

①青主:《乐话》,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0页。

②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第45页。

③玛克思·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第2页。

猜你喜欢

联觉音高情态
为何有人唱歌总是跑调
音高听觉的培养与视唱练耳教学中因材施教探究
你是联觉人吗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钢琴调律对钢琴音准稳定性的作用
韩国留学生汉语陈述句语调的实验研究
情态动词专练
情态动词表推测用法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