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阳独特的方言对歌词的影响
2012-08-15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郑州450000
⊙万 蕾[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郑州 450000]
作 者:万 蕾,硕士研究生,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理论。
信阳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但又深受楚文化和南方语言的影响,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使信阳方言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隔山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特点。信阳地处楚头豫尾,至今信阳南部人仍被称为“靠山蛮”,还有的说信阳话是河南“外语”,就连很多称谓,也还保留着湖北和江南的发音语法,听起来很有意思。
一、信阳方言形成的原因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统一和分化,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信阳方言也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1.信阳独特的地理位置 信阳有八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地理位置看,坐落在河南、湖北和安徽三省交界地区的信阳,应该是我国南北的明显分界线。有这样的说法:“信阳是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疆域,楚文化底蕴丰厚,其语言也和中原其他地方大不相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方言,其中不少从几千年前一直沿用至今。
2.三种官话的相互汇合 由于信阳市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所以汇合了三种官话方言,即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三种北方方言。
中原官话:它的分布以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三百九十个县市。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是中原官话区的主要特点。
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两省的江淮之间及沿江以南部分地区。
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湖广话。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和甘肃省南部。
此外,信阳方言语音同湖北省武汉市一带的语音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信阳地区又属于北方官话向西南官话过渡的地带,这一现状又使得信阳方言内部更加复杂。
3.三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地理环境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人文因素则是影响文化生成的重要因素。这个地方,从先秦时期开始至今历时几千年,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的成长在大一统的观照下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程。①它融合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但又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化。各种文化互相融合,彼此接纳,形成了本地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信阳民歌中歌词的特点
信阳地区地处中州南部边缘,又与鄂、皖交界,这就形成了信阳地区语言上既有湖北韵味,又有中州语成分这一独特语言特点,从而使信阳地区民歌在音乐语言上具有了刚柔并融的风格。
1.信阳方言的特征词 方言中的特征词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方言的特点,也是区分于其他方言比较明显的因素之一。那么把这些方言里的特征词运用到民歌的歌词中又会怎么样呢?接下来,通过举例说明,讨论这种运用的结果。
例如,在商城民歌《八段锦》中有句歌词“小小鲤鱼压红腮,头摇尾巴摆”,“尾巴”的“尾”不念普通话中的“wei”而是念”yi”;“你要想妹子”,“上江子游到下江子来”中的“子”都要带儿化音,读做“子儿”。
在词汇方面还有不少独特的方言词和普通话的词汇里的说法不一,但词义相同,如“说话”说成“雪话”,“尾巴”说成“以巴”,“牛”说成“殴”等等不计其数。
这些方言词语运用到歌词中的时候,就显得乡土气息浓厚,生动诙谐,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更加紧密,因为这些词语就是生活当中最真实的表达。像明代冯梦龙一批人提出的“真诗在民间”的说法,说明了民歌是最纯真、直抒胸臆的。而这些在民歌中鲜活存在的方音俚语在其间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总的说来信阳方言特征词在民歌中的运用有以下作用:使民歌更贴近生活;使民歌的方言特征性更加明显;使民歌更加生动活泼,便于记忆,从而便于流传。
信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独特的信阳方言,而信阳方言特征词的运用则是加强了信阳方言的特征感,将它们融入歌词之中,人们听到的是“自己的”民歌,丝毫没有疏离感和生疏感。
2.信阳民歌的语言美 信阳民歌的语言美主要体验在它的文学性和趣味性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文学性的体现有:起兴、拟人、比喻、夸张、暗喻、押韵等)。信阳民歌歌词的魅力是说不尽道不完的,从下面几个例子当中亦可窥见一斑。
例一:“高高山上一丘田,郎半边来姐半边,郎的半边种甘蔗,姐的半边种黄连,半边苦来半边甜。”②头一句是起兴句,民歌中像这样的起兴句比比皆是。例如:“高高山上一棵槐”“高高山上一棵松”等等。这首民歌的最后一句“半边苦来半边甜”,是一个双关语,表面上是说郎种的甘蔗是甜的,姐种的黄连是苦的,其实是说郎的命运是甜的,姐的命运是苦的。从而进一步引申出在旧社会妇女都是“受苦”的命运。这首民歌,绝就绝在用浅显的文字,明白的话语,概括了一个时代的妇女的命运。节奏感之强,语言之明快,是这首民歌的又一大特色,使人读来朗朗上口。其中“半边”二字重复出现了六次,占整个诗篇文字的三分之一,所以语言重复也是这首民歌的一大特点,让人读一遍就记住了全篇。
例二:“肚子饿了心发潮,扬州买米苏州淘,扬子江里挑担水,峨眉山上砍柴烧,等你饭好我饿晕。”③这是一首情歌。歌词内容的大幅度跳跃是诗歌创作的必备因素之一,这首民歌正是如此。一句一象、意象叠加也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小说家们称之为意识流手法,电影家称之为蒙特奇手法。这首民歌就是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和蒙特奇手法的典型例子。这首民歌一句一个大跳,虽然劳动人民并不知道什么叫意识流,什么叫蒙特奇,可就是先有了这种创作实践。这段歌词新奇有趣,很值得现在的歌词作者们借鉴。有人以为民歌歌词粗鄙简陋,不值一提,但是这些一直流传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民歌如此有生命力,能够通过口口相传流行了那么多年,自然是有原因的。我们写歌曲是为了歌唱生活,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和爱戴,才可以像这些民间流传的歌曲一样长长久久流传在老百姓中间,而不是唱高调,喊口号。一首歌能不能流传开来,首先要看他曲调是否优美动听,那么意义丰富、生动活泼的歌词就是歌曲是否能得到长久流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首好听的民歌,不仅仅需要优美动听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也不可或缺。从上面几个例子我们看到,信阳民歌的歌词充满了文学性与趣味性,使人回味无穷,这正是信阳民歌的语言美。试想,少了这种语言,歌词将会是多么的干涸,这点,即使是再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民歌对于当地人民的意义,不仅仅是音乐,更是生活。所以,信阳民歌中的语言美为信阳民歌的流传和发展起到了必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研究信阳民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要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音乐背后的文化和生活,信阳民歌的歌词给了我们很好的线索。
总的来说,信阳民歌歌词中的语言美对信阳民歌有以下几点作用:使歌词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文学性;为与旋律更好的结合做了铺垫;推动了信阳民歌更加广泛的流传。
三、衬词的使用
在民歌演唱当中经常有衬词,一首民歌往往离不开衬词,这不仅仅是出于语气的需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1.形成押韵比如“啊”“哇”等,这些词看似没有实意,无关紧要,好像是随便唱出来的,其实不然,这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衬词的变音是有规律在里面的。比如这首商城民歌《大姐今年一十八》:“大姐(呀)今年一(呀)十八(啊)/睡到(哇)半夜(呀)想了丈夫(哇)/不敢对她爹爹妈妈言(呐)。”④这首民歌在演唱中加的衬词啊“a”,均与前一字的“一”“夫”“言”等字的尾音相结合,而变成“呀ia”“哇ua”“呐na”,形成押韵。
2.扩张句式 如商城民歌《十二月花名》:“正月茶花香(哎)又香(哎),亲爱奴的妹,姐姐(哟),二月(小)兰草(九九花儿开)铺满岗(哎呀恩子哟),溜溜荡荡,/十指尖尖,花儿香香,来呀来掐起(小妹子色,姐姐哟),/掐朵(小)兰草(九九花儿开)戴头上(哎,一么呀儿哟)。”⑤这首歌共四句,从一、二、四句中把虚衬去掉,明显为七言句式。而第三句就分辨不出为几言句式了,它用一系列的短语和形容词使此句长达十七个字之多,刻画出姑娘们以溜溜荡荡的姿态,伸出纤细的尖尖十指来,欲掐香香的兰草花儿的动人画面,它运用形声修辞的手法,造成重叠反复和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但它仍然是扩大的七言句式,它的基本内容也只是掐花戴而已。
在民歌歌唱中,衬词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很多民歌没有了衬词就无法唱出它原本的味道,衬词也需要和旋律恰当的结合,它使歌词更加丰富和完整,帮助了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很多时候,衬词的使用不仅能够使歌词更好的押韵和琅琅上口,也使词曲的结合更加完美。
民歌是时代的镜子。历朝历代的民歌都是反映它所处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这也是民歌的价值所在。一个地方的方言特点往往决定了一个地方民歌歌词的特点,因为民歌的歌词正是来自方言。如果说地域是方言的土壤的话,那么方言就是民歌歌词的土壤。信阳民歌也正是如此。信阳民歌的歌词来自于民间土香土色的方言词语,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幽默。这些富有特色的口语在歌唱中的运用,不仅使得所描绘的形象更加生动,也使得歌词深入人心。
① 耿玉琴、陈文革:《多元混成 踽踽独行——论先秦时期信阳民歌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乐府新声》2006年第2期。
②③④⑤ 叶照青主编,商城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商城县卷》,1990年版。
[1] 杜亚雄.汉族民歌音乐方言区及其划分 [J].中国音乐,1993,(01).
[2] 严兆厚.信阳方言中的特殊语言现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04).
[3] 龙榆生.词曲概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 童忠良,古杰等.中国传统乐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