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地方戏的创新与发展
2012-08-15
戏曲艺术从古至今,为了生存和发展,有过大大小小的变革,从宋金杂剧到元杂剧、到传奇,到板腔体等,每一次戏曲形式的变革,都是在原有的戏剧形态基础上进行的。“地方戏”是戏曲在继承、断创中,不断演变和衍化的产物,所以,地方戏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东北地方戏二人转表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就时间来说,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饭后茶余,只要有闲情逸致,只要有人捧场,就可表演;就空间来说,大到千人剧场,小到场院、地头,只要能容两个人转开身就可表演。
二人转的风格特色是由产生它的北方地域特色决定的。东北辽阔的地域,广褒的平原,浩瀚的林海,铸就了北方人大方的天性。这里,半年冬季,凛冽的寒风,漫天的大雪,陶冶了北方人豪爽的性格。男人们广交朋友,性情奔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苦时,失声大哭;欢乐声,开怀大笑。女人们敢说敢做,直来直去,长得浓眉大眼、大手大脚,身着大红大绿,说话大嗓门,办事大大方方。北方人的性格,赋予二人转独特的灵魂、风格。大歌大舞的演唱,大梭大角的人物,大恨大爱的情感,大起大落的情节,显示了二人转的个性、特色。因此,我们说,东北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风物特色,培育了二人转这朵芳香四溢的野花。
二人转在吸收东北民间小调营养的同时,还吸收了萨满教“跳大神”的曲调和二人边唱边舞的形式,逐渐产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二人转的许多曲调源于东北民间小调,又有许多曲调源于“跳大神”的对唱曲调。而那种二人表演、一唱一和、载歌载舞、蹦蹦跳跳的形式,决不能说它与萨满教的“跳大神”毫无关系。
综合上述,我认为,二人转的音乐起源于东北民间小调;表演形式源于萨满教的“二人跳”(跳大神)。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开发较晚,经济落后,很少受外地文化影响。这里的人们思想少有束缚,山高皇帝远的地域特征,使这里的人热烈而又大方,粗犷而又豪放,有着一种纯朴、善良的野性美。这种美又明显、突出地表现在二人转表演艺术中。
东北地区的生活环境培育了这里人们坦诚、正直、乐观、开朗的性格,并反映在二人转艺术中。这里,半年处于冬季,为御寒取暖,人们养成了聚居的生活习惯,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多数人家,两代或三代人同住一间筒子房,睡一铺大炕或对面炕,这在南方是犯忌的。这样的环境,使人与人之间坦诚、大方相处,无所忌讳,无所约束,这一切对二人转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名地方戏演员,多年的二人转艺术生涯,使我感到二人转艺术要繁荣、振兴与发展,要吸取其他他姊妹艺术的优势,吸取更多青年观众参与,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不断革新、不断创新,必须甩掉“旧模式”,跳出旧框框,突破过去的那种惯性创演方法,抓住契机注入时代精神,借鉴与吸收新的表现手段,让二人转焕发新的艺术魅力,以满足观众多层次的审美需求。
实践证明二人转要成功,主要标志应该是作品与现实同步,有鲜明的时代底蕴,紧跟形势、紧扣主旋律,保持黑土二人转艺术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戏谑的土野风格。还必须继承二人转有说有唱、有舞有相、民歌小帽的长处。
二人转的艺术应该具备通俗化、大众化、地方化的审美品格,要以俗为本,要俗中见俏、俗中见雅,要努力提高审美品位,尽量达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要求。
经过多年演出实践证明,我们要敢于创新,但绝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离开基础,要摆正新与旧的关系,新是旧的脱胎,旧是新的母体,没有旧就谈不上出新。所以要在创新的同时强化二人转的本体意识。对传统的精华要敢于大胆继承,发挥二人转固有的优势。在表演的实践中,既要突出载歌载舞、化出化入、分包赶角、演人物不人物扮的特点,又要保持有说有唱、有扭有相以及小曲小帽、民歌小调的多段体、多属性的审美品格。就拿我们演的《姜须搬兵》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有二人转特色的曲目。它虽然是个旧段子,但经过整理加工,既有新的时代气息,又保持了传统二人转的本体优长及其特征,在表演中间插入民歌小曲,不但没有割裂剧情的连贯性、反而配合默契,浑然一体,观众反响异常强烈,在中国文化部首届二人转调演中荣获二等奖。
二人转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我们就必须牢牢地把握住二人转本质特征,大胆地探索、改革、创新、发展与提高,与时俱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