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春祭》之民俗影像

2012-08-15□潘

戏剧之家 2012年7期
关键词:傣家傣族民俗

□潘 炜

影片《青春祭》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知识青年在傣乡插队的情感及人生经历。“青春祭”,顾名思义,即是对逝去青春的祭奠,对那个特殊年代里人和事的缅怀。这是导演张暖忻的一部力作。

怀旧感伤情绪始终萦绕着整部影片,然而,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怀旧电影和“文革”电影。导演以一种隐晦的方式来表达时代氛围,又以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为依托,使得情节更富有张力。

借民俗叙事,对于电影艺术探寻生命的真谛及文化寻根有着重要的意义。《青春祭》中,导演通过一幅幅生动、质朴的民俗画卷,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那个灰色年代里青春所留下的沉重足迹。

影片的开头即以一段凝重而沧桑的傣族歌谣拉开序幕,绵长、低沉的旋律如同一段悲惋的哀乐,为灰暗中燃烧着激情的青春作着悼歌。随着情节的推进,更多的傣族风情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龙树”传说、青年男女的山歌对唱、篝火晚会、丧葬习俗……从远古传说到现行的衣食住行,从生、婚到病、老、死,都无不体现傣族人的淳朴、至善和执著,也为“我”的灰色青春渲染了一丝明丽的色彩。

影片中,“我”的青春就恍如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个异族的世界里经历了生老病死,而傣族的一系列民俗风情就是见证其生命历程的象征。首先是“诞生”,其标志性的事件即是主人公换上筒裙的那一刻,从此“我”开始真正融入傣家生活,被傣族乡亲们接受,并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就好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样”——青春开始“复苏”并绽放光彩。接着便是“成长”,在傣族青年的一声声情歌对唱中、在挥汗如雨的艰辛劳作及体会爱情滋味的过程中,“我”的青春渐趋成熟——多了一份从容,而少了一些怅惘和迷茫。随后是“病、老”,故事的转折点是傣家的篝火晚会,这一夜里,所敬之人(大哥)同所爱之人(任佳)的冲突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生活,也导致了“我”的仓皇出逃,从此“我”的世界恢复原有的单调和无趣——青春如同夕阳般逐渐走向黄昏。最后便是“死”——青春的消逝,随着文革的结束、任佳的死去和大学生活的到来,“我”的世界开始重见光明,然而,“我”的青春永远地却埋葬在了这异乡——影片最后,伴随着熊熊烈火燃烧的,不仅仅是任佳的棺木,更是“我”所眷念却行将逝去的青春。

纵观全片,民俗的元素或作为情节叙事,或以“奇观”点缀情节,在展现一片灿烂的民俗文化景观的同时,也增强了整部作品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它取代“文革”而成为整个影片的背景,以一种隐晦的手法从侧面烘托“文革”的时代特征,既深化影片的主题,又为“青春祭”赋予了一层更为深刻的含义。

民俗的呈现对于引导人们反思传统、探讨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现代文明的呈现也有利于引导人们进一步考量民俗文化及潜藏在其中的民族特性,从而达到反省民族本性与精神的目的。

影片最初,主人公李纯是以一个“闯入者”的姿态进入傣乡生活的,她是“文明”的捍卫者,充斥着浓郁的文明气息,然而她的思想和言行却与整个傣乡显得格格不入。在融入傣乡生活的过程中,走出“文明”世界的彷徨失落以及同异族人的隔阂、摩擦让她几经坎坷,“文明”与“原始”之间的碰撞也崭露头角。

第一次是在主人公刚到傣寨的那天夜晚,当她用“文明”特有的口吻向房主大爹说“我决心在劳动中努力锻炼自己,请……”的时候,大爹仅道一句关怀的话便起身离去。一个小小的细节在影片开头即表露导演的心声——追求人性中自然、淳朴的秉性而反感于保守权威话语的压抑。然后便是“筒裙事件”:身着“文明”社会标志性灰色服装的主人公在傣家小普少(姑娘)中显得格格不入,“外来人”的身份使得她总是受到傣寨人的孤立和排挤,为此她感到无尽的困惑和颓丧。而当大爹告诉她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你这身衣裳”时,她陷入了沉思,自小受“不美即是美”的思想熏陶的她,“从没想过女孩子应该打扮自己”,然而却不知美竟是如此重要——“文明”社会的顽固保守及其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在此展露无遗。当她换上傣家的筒裙时,一切都悄然改变,人们开始如自家人般坦然接受她,而其青春的轨迹也因此发生转变——由原本的单调无趣开始走向丰富绚丽。在这个过程中,“文明”同“原始”从初始的排斥、对立逐渐走向融合。

当然,民俗中也包含诸如男尊女卑、鬼神迷信的陋俗成分,这些值得我们深思和辨析。

下面从具体的民俗影像和画面来简要分析民俗在电影影像的表现及作用。

第一幕是傣家男女对唱山歌的场景。绵延的青山云雾缭绕,伴着小普少们的欢笑声,潺潺的山涧流水响彻山谷,骑着自行车归来的傣家少年们争先恐后地同姑娘们遥相对唱,悦耳的歌声此起彼伏,一幅自然、纯美的画卷铺展在了我们眼前——“青春”的气息笼罩着整个画面,将少数民族的那种原始、浪漫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

第二幕是傣家的丧葬画面。影片通过大量的长镜头及俯、仰拍镜头展示傣族人送葬的场景:绵延的红土山坡上,一行人抬着棺木缓缓前行,凝重的音乐响彻山谷,犹如一首凄婉、悲凉的悼歌。整个镜头中,红土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而人物却被“挤”到了镜头的边缘,火红的夕阳映照着血一样的红土,就像傣族人身体中炽热的血液一般,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它是傣族人生命的象征,更是其千百年来厚重历史的见证。画面最后,大爹和大哥站在火红的山头俯视着棺木燃烧的情景,熊熊烈火映衬着他们沧桑的背影,夕阳下,两个身影逐渐消失在燃烧的火焰中——预示着青春和生命的行将消逝及残酷、灰暗时代的终结。

总之,作为影片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对于电影的叙事及主题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俗影像的呈现在丰富电影影像内容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视听上的盛宴。而作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俗对于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反思以及自我价值的体认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傣家傣族民俗
冬季民俗节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傣家跟着流水走
五树六花荫傣家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小康路上新傣家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