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的“天”与天琴

2012-08-13秦红增毛淑章农瑞群

广西民族研究 2012年2期

秦红增 毛淑章 农瑞群

[摘要]立足田野调查,从起源、仪式、诗经、“巫”身份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中越边境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天”信仰、“做天”仪式、“天琴”法师及法事操持者等内容,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基本参考。

[关键词]金龙布傣族群;天;天琴;法事操持者

[作者]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南宁:530006。毛淑章,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农瑞群,龙州县文联民间艺术协会秘书长,小学高级教师。广西龙州:532400

[中图分类号]C9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87-008

2011年广西“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特聘专家岗位资助;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50004)研究成果。

一、引言

金龙布傣(布岱)人是一个只有17000多人口的小族群,主要聚居于中越边境线中方一侧的广西龙州县金龙镇,与龙州一带其他壮族支系(如布依人)长期杂处,文化习俗相似,如住房都为干栏式,饮食皆是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20世纪50年代进行民族识别时曾自报“苗族”、“彝族”,后来改报为“傣族”,1958年定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因而被看作是南部壮族的重要支系。同时在聚居地域方面,金龙镇境内的中越边界线长32公里。“同饮一江水,同砍一山柴”的中越两国边民,在语言、习俗、经济、宗教信等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在亲友互访、边境贸易、民间宗教活动等方面来往密切。

基于其独享的天琴弹唱、妇女穿长袍黑衣、每年正月十一过“依峒”节等文化特质,布傣人一直自称为“根托”(布傣话:土人)或布傣(傣人)。尤其是天琴弹唱,过去当地其他族群如布依人是不认同的,也鲜为外人所知,并被看作是某种“巫术”。因此,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延续着对布傣族群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经历了精英挖掘、官方组织、艺术包装等一系列环节,“天琴文化”已得到外界的普遍认同。天琴不仅成为布傣族群的文化标识,而且逐步演变为龙州乃至广西的文化品牌,享誉中外,引起了学术研究的热潮。

国内关于布傣人的研究,有李方桂先生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出版的《龙州土语》一书。该书主要是对布傣人的语言进行调查与研究。1954年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派员组成工作组到现在的龙州县金龙镇进行实地调查,1954年写成内部参考《龙津县金龙峒岱人情况调查》。该书对金龙布傣人的人口分布、名称、历史来源、传说、故事、神话、政治情况、文教卫生、风俗习惯、经济生活等作了全面描述。1998年8—9月,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现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1995级本科班的学生到龙州县金龙镇的板池、武联、横罗等村开展田野调查,调查报告被收入由张有隽教授1999年主编的《边境上的族群:中越边民群体的人类学考察》一书。另外,如美国人杜德,越南学者如黄友平等,日本学者如绫部恒雄等,从历史变迁、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方面也对布傣人、布依人和越南岱族进行了研究。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布傣族群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天琴文化”来展开,内容逐步深入到族源、族群认同、节日、风俗、歌谣、信仰等方方面面。如秦红增、李先进、毛淑章等对“侬峒节”“天琴文化”的研究;黄新宇等关于“布傣天琴文化”传播与保护的研究;农瑞群、何明智等关于布傣人歌谣、族源的研究;潘汁等关于布傣人族群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潘艳勤、张建军等布傣人生育、婚姻、丧葬、祭祀等习俗、仪式的研究。本研究将在这些论说的基础上,立足2005—2011年多次在金龙镇各村屯的田野调查资料,重点围绕布傣人的“天”信仰及沟通天人法器“天琴”来进行,以期为相关“天琴文化”研究提供基础。

二、布傣族群的“天”信仰与“做天”仪式

在布傣人的信仰中,神与天是一个概念,喻神即是喻天。“中国壮族、傣族,越南的岱、依、泰族,老挝的老龙族,泰国的泰族都是与西瓯骆越有关的民族,他们现在都共同信仰一个民间的神,这个神的名称,声韵调都一样,各国各族都称为then,泰国泰语叫thsm,ε的开口度比e略大点,音译为‘天。……中国壮族信仰“天”的地方是与越南交界或相近的防城、宁明、凭祥、龙州、上思等县市的山区和靖西、那坡、德保、大新等县。‘天的意思是仙官,祭祖‘天的仪式叫‘做天。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最隆重的祭祖,各村或连村举行,目的是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六畜肥壮,祈福攘灾。”

布傣人“做天”活动包括求务、求花保花、婚礼、祭祀、婴儿满月、过桥、生日、上梁、接新娘、人新房、安龙、度戒、供玉皇、带花入房,以及驱邪赶魔、送火鬼、送昏神,赶鸡鬼、封村封寨等十多种。仪式一般有“弹天”“唱天”两种形式。“弹天”指用天琴独奏,通常是在“做天”活动开始后,由道公独奏一段很长的音乐,起到试琴、调音、等待观众的作用。用天琴伴奏的歌唱,谓之“唱天”。“唱天”又分“独天”和“对天”两种。一人自弹自唱或一人演唱另一人弹天琴伴奏,称为“独天”,用天琴伴奏对唱,称为“对天”。“独天”既有叙事性,亦有抒情性,以祭祀方面的内容为主,如邀请天上仙官下凡,赞颂仙官恩德,消灾祈福等等。歌词大体是固定的,也有即兴,不同的演唱者表演亦有不同。“对天”带有斗智、竞赛性质,用以相互问候,乃至倾吐爱情等等。所以,“做天”的最主要形式即是“唱天”,准确的说是“唱天”中的“独天”部分,因此又叫喃唱。喃唱过程全由天琴伴奏。喃唱的诗经有近六十本,内容之多,几乎涵盖了壮族生活习俗中的方方面面。

“唱天”仪式中的一切活动都由“天琴艺人”进行。仪式开始前,天琴艺人都要经过一番打扮。特别是举行大礼时,如正月的祈天(依侗节),天琴艺人的出师仪式(“三昼连宵”)等,天琴艺人聚到一处,身穿红色或黄色及地长袍,头戴三山五岳帽,帽上绣有太阳、月亮、葵花等多种图案,并且设好神台、神位、神像(多为观音)、香筒、仙花(各色彩色剪纸)及各式供品。仪式开始后,先是威望高的天琴艺人焚香酌酒,然后盘腿坐于神台前,手持天琴,脚趾套铜环,抖动双脚,晃动身体,一边弹天琴,一边唱歌。其余天琴艺人早已坐定,待老艺人开始弹唱,便与之相合,唱述在上天途中的所遇:他们一路跋山涉水、架桥开路、与妖魔鬼怪争斗;最后上到天庭,见到“天”神,告知人间疾苦,及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最后请得仙官下凡,造福人间。随后,天琴艺人还要弹唱送仙歌,以感谢“天”的恩德,并送仙官回到天庭。谢完“天”神,仪式才算结束。大礼仪式一般时间较长,最长的是“三昼连宵”。平时村里有人不顺,家有病人,或天灾人害等,天琴艺人也常常被请到家中“唱天”,不过,程序较之大礼简单得多,只是一个天琴艺人,一个晚上即可。喜庆之事,天琴艺人也要到场,为村民庆贺新居落成,小儿满月,新人甜蜜,老人高寿。

布傣人借助“唱天”以达人神沟通的意义有三:一是过关。通过“唱天”上报“天”神,告知某某家中有小孩新生、子女成年、婚娶之事等等,目的是得到“天”的认可,以达到个体人生中的角色转换。二是消灾祈福,因为家中有这样那样的事,人们希望得到“天”的庇护,以达到对不可预见的危机的解除,如小孩免除病痛、健康成长,婚姻美满、免遭磨难等。三是酬神。布傣人信奉“天”是保护神,“天”恩浩大,每一个人都在“天”的庇护之下,要时时不忘“天恩”,因而“唱天”以酬神在布傣人的家中极其普遍,通过天琴艺人的口,人们表达出对“天”的膜拜与祈求。

个案1:布傣人喃唱诗经

1.壮族诗经总编《塘佛》。“塘”汉释为“路”的意思,“塘佛”即“佛路”。此书堪称壮族“天书”,采用壮、汉、傣三种语言文字混合记载,其中古壮字约占60%,汉、傣文字各占20%,这样的记载方式在宗教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经书内容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求花保花;二是添粮续命;三是赎魂消灾。该书流传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历经130多个师徒(可记载)的传承。

2.弄下嵩[noη2sto η6]节祭天求务使用的经书《求务科》。弄下峒节是龙州县金龙镇壮族傣人族群从远古延续至今的民间传统祭天求务的盛大节日。《求务科》为弄下岗节祭天求务专用经书,内容为:祈求上天给人间赐花送种、消灾纳福;让氏族香火不断,瓜葛绵长;让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家家户户六畜兴旺,老少幸福安康。

3.为不孕不育者求花保花所用的经书。篇目有:《娘解架桥度迎花求嗣科》、《求花结子科》、《泪逶花孝科》、《咪须女米花科》、《纳花科》、《架奈何桥科》、《密锁桥科》、《密钉桥科》、《彳夏制太子》等。

4.为落水等受惊失魂的小孩接魂所用的有:《差将考入破舻科》、《塘甚去使榷使农科》、《塘甚去答须使科》、《密除天狗过油科》、《密法科》、《即时通油科》、《再回兵马回南国》等。

5.为有罪孽亡者赎魂,让其升天堂所用的有:《塘计牛艺法科》、《鲸宽歌》。

6.为小孩满月、母亲过桥所用的有:《解满月书》、《立桥去号天科》、《盖木求科花科》、《秋花对禾贡歌科》、《纳女米花》、《不妄夫妻等科》等。

7.为接新娘入门所用的有:《解话桥科》、《郎木美木香号下桥科》、《度鸡存楼科》、《连桥解除大吉利科》、《解木宽,弄下桥科、砍知首尾》、《破米口木宽科》、《过汤油、梯刀、火炭》。

8.为常人生日祝寿和年老体弱者添粮续命所用的有:《秋米口粮对姝禾贡奇女米花》、《对数南曹科》、《奏数希判牌位》、《祝木美命科》、《求断桥吉凶科书》、《鲸宽三光》、《占人病重锁本命山门》。

9.为送鬼神所用的有:《度鸡鸭之法》、《密符带鬼不放手》。

10.为祖宗安龙时所唱的有:《甚去塘龙王求病科》、《塘佛号下须科》、《塘甚去安租甲廊科》、《甚去塘龙王科》。

11,为弟子度戒所用的有:《即授、都粉、祝盏、沪月右、即旗、盖求嚎光》、《口亦综、联舻坎海、彳夏儒、奄王、立斗马、扒虫前蚍、对}廉、毫光、祭筐魁》、《立府城林》、《塘替大道》、《佛法》、《连连科》、《授戒安师全书》、《湄纳各神科》、《密法科》等。

在布傣人“做天”活动中,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各村轮流举办的“依峒节”最为隆重。

“依峒节”每个村的日子都不一样,像武联村百里屯正月初八,民建村布毫屯正月初九,武联村弘曹屯正月初十,立丑村逐立屯正月十二,双蒙村板蒙屯正月十三,横罗村那横屯正月十四,越南高平省下朗县正月十五。错开日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乡各地的人都能聚在一起,互换信息、往来贸易、探亲交友、联系感情。其中以每年正月十一在双蒙村板池屯(美女村)最为负盛名。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传说有两个仙女,因为私自下凡并动了俗念,触犯天条,玉皇就下令抓她们回天宫。离别之际正好是正月十一,他们孩子的周岁生日。于是板池全村村民杀鸡、做粽粑、备糖果,齐到村前的金龟坡去烧香告别两位仙女。临别时仙女叮嘱,她们的儿女长大成人后要合婚,并生儿育女,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一那天,她们都会下凡来看她们的子孙后代,希望子子孙孙都英俊貌美。从此以后,为了纪念两位仙女,在每年的正月十一日那天,村里的人都会拿出最好吃的东西,烧香祭祀,并举办歌圩,弹唱天琴,进行对歌、跳舞、舞狮、抛绣球等娱乐活动。

依峒节“做天”仪式从早上八、九点开始直到下午三、四点才结束,通常在村中心的神圣空地“众板”举行。整个仪式由组织者请村里的佛公(又称“天琴艺人”“麽公”等,少则一人,多则十几人,主要看本村筹备的资金情况)主持。佛公身着红色法衣、手持天琴、左脚大拇指带铜铃,并列盘坐在地面的席上,边弹边唱。祭祀求雾的经书为《求雾科》,内容为祈求上天赐花送种,保佑家家户户人畜兴旺,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布傣族群沟通天人的法器:天琴

上文可知,天琴乃是布傣族群沟通天人的法器,被赋予了代表“天”的神圣性。这一点从当地流传的天琴起源传说就可略见一斑。

个案2:天琴起源的四种传说:

天琴起源传说一:相传百越壮民先祖妈勒在到天边寻找太阳的路上因饥饿疲惫而晕倒,天上的仙翁被人类恩母妈勒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寻太阳的精神所感动,在其睡梦中,腾云驾雾向妈勒飘然而来,降落在妈勒身边,解下身上的葫芦,放下手中的寿杖,拔下两根银色的胡须,对昏迷中的妈勒说:以老翁万年之葫芦,千年之寿杖,百年之胡须做个“鼎”,手弹着它,口念着心语,你会如愿以偿,心想事成。妈勒醒来,果真看到梦中的老仙翁给她留下的那三宝,她根椐仙翁的提示,以葫芦做琴筒,以拐丈做琴杆,用仙翁的两根胡须做琴弦,制成了一把琴,一路上妈勒弹着这把琴消除了路途的疲劳,终于找到了太阳,为壮乡带来了光明和快乐,这就是壮族天琴。

天琴起源传说二:传说在很早以前,在十万大山南麓的壮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农端,女的叫农亚,两人经常结伴上山砍柴。有一天,两人在一个岩洞口听到洞中传来悦耳的“叮咚”之声,循声而入看见一个水潭,上面岩壁中渗出许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俩听着这美妙动人的乐音,顿觉心旷神怡、耳聪目明。他俩想把这神奇的声音带回山寨去,让乡亲们一起来分享。农亚想了想说道:“我们何不做一个也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东西呢?”于是二人在山中找来一个葫芦壳、一根木杆,将木杆插进葫芦里,绷上野藤的细丝条,果然弹出了“鼎叮”之声,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们听了无不拍手称赞,一位长者还以发音把它叫作“鼎叮”。乡亲们照样学做起来,鼎叮很快盛行全寨。

琴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将农端、农亚召去,后来他俩在天上成了歌仙,终日给玉皇大帝弹琴唱歌,难得下凡。为消除乡亲们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门开启之时,他俩便赶回凡间与乡亲们聚会歌舞。平时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请他们下来歌舞一番。这种活动后来成为固定形式,定名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壮族传统节日,偏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跳天”文娱活动。鼎叮则是这种活动中使用的唯一乐器,故此称之为天琴。

天琴起源传说三:金龙花都村采录传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左江一带连续三年大旱灾,川流干涸,田地无法耕种。山上的野果摘完了,田野的野菜挖光了,最后连树叶树皮也啃光了……危难中,有个老妇人为拯救自己的同胞,在“神龙洞”里三天三夜长跪不起,口念着心语,向苍天祈求雨降人间,拯救生灵。第三天夜里,老妇人昏倒在洞里。昏迷中,他看见一位老仙翁腾云驾雾向她飘然而至。他解下腰中葫芦,放下手中寿杖,拔下两根银色的胡须对她说,以老翁万年之葫芦,千年之寿杖,百年之胡须做个“鼎叮”,手弹着它,口念着心语,一切会如愿以偿……

老妇人醒来,果真看到老仙翁留下的那“三宝”,便按他的提示做成了“鼎叮”。半信半疑的她边弹“鼎叮”边喃唱:“鼎叮叮,鼎叮叮,祈求苍天开眼睛,睁开眼睛看一看,赐场大雨救生灵”。不知是老妇人的长跪感动了苍天,还是“鼎叮”之声惊动了神龙,忽然洞外乌云沉沉,洞内灵光闪闪,一条巨龙嗖地飞出了洞外。顿时,雷声滚滚,狂风阵阵,倾盆的大雨哗哗哗地下了起来……大雨刚停,山上干枯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坡上光秃的果树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子,房前干裂的田里长满了金灿灿的稻子……人们得救了。

“鼎叮”能遂人心愿的消息传出后,远近大凡有不顺之事的人都来求老妇人弹“鼎叮”念心语,为他们祈福禳灾。奇怪的是,这一弹一念,每次都给灾难者带来好运。“鼎叮”成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万灵之物。这“鼎叮”就是如今所说的天琴。

天琴起源传说四:金龙镇板池屯采录相传村民们在板池屯住下后不久,在一花好月圆之夜,两个男青年到土地公庙烧香祈福,意外听见泉水中有人在歌唱、嬉戏。两人就轻轻走到泉边,惊讶地发现两个关女在泉中沐浴,过不多时就不见了踪影。他们非常惊奇,决心再探究竟。第二天夜里,他俩相约又来到泉边,可等到天亮也没见到美女,于是就把这件奇特的事情告诉村里的老人。老人说:这是仙女下凡沐浴来了,她们看见这里的泉水清澈,每逢初一、十五的晚上就来沐浴,谁也不得见到,如果你俩见到了的话,那算是你们有缘。此后,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两个男青年就去泉边偷看仙女沐浴。两个人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爱慕,在美女沐浴上岸后,上前与之攀谈。两个仙女笑称:我们是上面村里的,见你们的泉水清凉、暖和,就到这里来唱歌、跳舞,想找个情郎对歌。此后,四个有情人就互相对歌、嬉戏,彼此都非常倾心,并结成了夫妻,幸福地生活着。

一年以后,两个仙女分别产下一男一女。小孩满月的那天,他们请来了一对天琴老艺人唱满月歌,歌颂小儿出生并祝他们身体健康、金榜题名。天琴的旋律和老人的歌谣搭配得天衣无缝,煞是好听,于是满月酒后,村里人争先询问这对天琴老艺人是从哪里学来这么动听的歌谣。老阿公始终笑脸盈盈,阿婆则徐徐道来:“我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因父母包办婚姻,硬要我嫁给财主家的笨儿子,我宁死不从,于是我俩决定逃婚,逃到一个杳无人迹的地方,去创造自己所向往的新生活。我们离开了村子,一直不停地走着。有天傍晚累倒在一条小河边,睡着了。睡梦中,出现一位仙翁,他用葫芦作琴筒,用手杖做琴杆,用胡须做琴弦,教授我们弹奏此琴,唱出我们生平的遭遇。有了天琴的技艺,我俩以弹琴卖艺为生,四海为家。一天,我们走到一座半山腰上,远远地就听到有两个人在动情地歌唱,走上前去一看,是两位老者在大榕树下放声高唱,我们被歌声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就拿起天琴伴奏。琴声和歌声犹如高山流水,相得益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以上四则传说,或许故事的人物、时间、经过隋节有些不同,但都道出了天琴是由一位仙翁传授给人类的,并且通过弹唱天琴能将人们的心愿倾诉给神仙听,请求神仙的庇佑,最终能给为人们解难、降福,实现人们的愿望。因而,天琴被看作是天上神物,平时是不准动的,民间法事操持者要用时,也得先敬了香之后,才能取下弹奏。天琴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是民间世代相传法事操持者的弹拨法器,民间一直称之为“鼎”。在龙州县金龙壮族布岱族群民间宗教信仰法事活动操持者“布祥”的《求务经》里,天琴则以“星”或“涅”记载。在金龙壮岱语中,“鼎”与“星”或“涅”同读[ιe:η4],均为琴声像声词,同属以琴声为琴名。“涅”字左边“纟”表示棉纱琴弦,右边“呈”意为神王之口。可见“涅”在人们心目中是代表神王的神圣之物。

天琴由琴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95厘米~115厘米。琴筒为扁圆锥形,筒腔用葫芦壳或天麻竹制作,筒长8厘米~8.5厘米,中间部位最大直径14厘米,筒前口直径12厘米(约为筒腔最大周长的1/4),筒后口直径3厘米(为前口直径的1/4),这种制作规范世代相传,故尺寸大都一致。筒腔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松木、杉木等松轻而富有弹性的薄木板或笋壳为面,龙州多用当地的围塘木制作,板厚0.2厘米~0.5厘米,筒后口有音窗或敞口。琴头和琴杆使用当地出产的铁力木或火果木等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的木料制作,长度即为琴身全长,分为上下三节,上节为琴头,中、下两节为琴杆,每节长30多厘米,采用直插法衔接,不用胶粘,由于插口设计科学,插楔后十分稳固,前后、左右都不能有丝毫晃动。琴头前后窄扁、两侧宽平,上部多呈扁方形柱状体,前后表面修削为对称的波浪形,左右两侧雕刻龙、凤、文字或花纹图案为饰,也有的将琴头上部雕刻成龙头、凤头、鱼形、帅印、太阳或弯月形,线条粗犷而奔放,有镇邪、照妖和光明、吉祥之意。琴头下部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左右各一),轴体短小、呈圆锥形,表面刻有条纹。琴杆细而长,前平后圆,上窄下宽,呈半圆形柱状体,正向较窄的平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有的琴杆上节的背面刻有两道凹槽,作为左手拇指的定位标记,分别用于伴奏不同的高低调门。琴杆下节末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琴马竹制或木制,呈桥空形,置于面板中上部。张两条丝弦或尼龙弦。琴底安装有一块金属片系弦,琴弦或直接拴系于尾柱上。在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条绸布制背带。有的天琴,在琴筒中还设有琴胆,即装有两三根长5厘米、直径0.8厘米的钢丝小弹簧;在面板的琴马下方,开有一个直径0.4厘米的小圆孔。天琴装饰富有特色,琴头两侧的雕饰全部充填鲜艳色彩,外表涂以透明油漆,面板饰以彩色条纹,琴杆表面无漆,经长期使用后,外表泛出油亮的古铜色。

古式天琴有拆装式和固定式两种,纯属手工制作。拆装式天琴为五节,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是为方便演奏者外出携带而设计的。固定式天琴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琴面、琴弦和琴码组成。琴筒呈半球状,用葫芦壳或麻竹筒制作。葫芦切面粘以薄桐木板为琴筒面,直径约14厘米,筒厚10厘米左右,葫芦底面镂刻花状为音窗。琴杆、琴头、琴轴均为蚬木或红木制成。琴杆长70厘米,背面呈半圆柱形,弦面为平、张丝弦两根。弦码亦为木质,置于面板中下部。琴头长约25厘米,稍扁,两边宽,雕刻龙头、凤头,或帅印或日、月等图案。琴头前后窄,削成波浪式曲面,正面开方形弦槽,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设两个弦轴。

天琴以四度或五度定弦,具有宽广的音域和独特的音色。低音区粗壮厚实,中音区甜美圆润,高音区尖细紧张。弹奏时左手执琴按弦,右手食指勾下弦弹拨发音。随着双音、打音、顿音、滑音等弹奏技巧的变化,低音区显出强劲有力,高音区欢快活泼,节奏简洁明快,轻盈跳跃。弹奏出天籁般之音,蕴含神秘气息,极富有古壮民族文化扑朔迷离的韵味。

天琴的弹奏姿势有坐姿和站姿两种,坐弹时将琴筒置右腿外侧,琴杆左斜胸前,双脚前伸,佩戴脚铃或铜串环的右脚跨于左脚之上随节拍晃动伴音。站立弹奏时,琴筒置右腹前,也可栓系背带挎于体侧,左手按琴弦,右手以食指勾拨琴弦或食、拇指执拨片拨弹。天琴也可边弹边舞,独奏时叫“弹天”,为山歌伴奏时叫“唱天”,为独唱独奏者伴音时叫“独天”,边弹边跳时叫“跳天”。

四、布傣族群沟通天人的法师:巫

天琴既为法器,弹唱的天琴艺人便有了“巫”的身份。所以过去金龙一带的天琴艺人通常被称作魑公(男性天琴艺人)和魑婆(女性天琴艺人),现在则俗称麽,本研究则将其统称为“法事操持者”。其巫术活动范围相当广泛,如在生产上的求雨、赶邪魔、安龙;生活上的添粮、送鸡鬼、封村、带花人房、送火鬼;婚姻上的过油和做相好;丧葬上的做丧、做“坊”;生育上的求花、饮“密”水、安花、拜认契父(乾爷)等。魑公作法时,口读越南音,头戴尖帽(俗称戴顶),身着红色的法衣,坐在地板上,手弹着二弦琴(t:η),左边脚的大拇指挂着一串铜环(hla:k),头摆身摇,口喃经书,音与琴声相应,墙上挂有佛像,桌上放着一把石斧。据说此把石斧是雷公的斧头,这样赶鬼捉邪才得灵验。

首先,在金龙镇民间宗教活动中,活跃着的法事操持者主要有三类“魑”

(布祥,天)、“道”、“麽”,而“魑”又被认同为三类中最正宗的。关于“魅”、“道”、“麽”三类法事操持者的区别在当地的法事操持者中间来流传着这么一则传说故事。

个案3:金龙法事操持者起源传说

相传“魑”、“道”、“麽”本是人间结拜的三兄弟。一天,玉帝跟他们说七天内,你们来找我。老大“魑”思想比较灵活,一想玉帝找我们一定有好事,所以他先走一步,最先到达天庭,见玉皇大帝的桌子上摆有两套法衣、道具、经书,就先选了一套最好、最漂亮的,将法衣、道具、经书都拿到了手上。第二天,老二“道”到老大家来商量哪天结伴一起去玉皇大帝那儿,结果老大的老婆告诉他老大已经去了,老二急忙赶上去。上到天庭时,看到老大已经装备好了。还有一套装备在桌上摆了,便赶紧装扮起来;等老三“麽”来找老大、老二商量启程时间时,发现他们俩都已经走了,也急忙赶上,等到“麽”到达玉帝那里时,已经晚了,发现桌子上一样东西也没有了,只见老二“道”正在穿外面的袈裟,赶紧抢上前去争,结果争抢中,将老二袈裟的一只袖子给扯下来了,就将衣袖缠在头上。最后,还是玉帝出面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由于玉帝事先不知道他们有三兄弟,只准备了两套法具,但是既然你们三人都来了,并且“麽”还抢下了“道”袈裟的一只袖子戴在头上,那就不能把“麽”排除在外,以后,“麽”就跟着“道”一起去做法事,同时“麽”你也可以跟你的大师兄、二师兄一起学习,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魑”你最先来,选走了最好的一道法具,你所负责的职权就最大,既可以为人们祈福添寿,也可以为人们超度亡灵;“道”你主要负责丧葬超度,给人们选择址看风水。

访谈过程中,农德三师傅还跟我们介绍到,所以现在“道”公的袈裟是没有袖子的;“麽”公出去做法,穿常服即可,没有什么道袍,但是现在“麽”也可以穿道袍,但他们的道袍都是学“魑”的,没什么讲究。同时,“道”公出去做法给亡人超度时,“麽”就跟着他去。人死以后,一定要先由“道”公就把人装殓,“麽”公才能去帮亡人接魂,“麽”公决不能先于“道”公去。尽管“麽”也是民间法事操持者,做的法事都是一样,但没有佛衣,因为他只抢到了“道”的一只衣袖。另外,由于“魑”最先到达天庭,选了最好的道具,得到最大的职权,各种法事都能做,所以在民间法事操持者中,“魑”是可以一人兼三职的,即做“魑”,也做“道”和“麽”。同时,在做法事的时候,“魑”还具有随意携带经书的权力,即如果“魑”能背下经书,可以不看,如果背不下来,可以打开经书照着念。但是“道”做法事的时候,必须把经书全都带上,喃念经文时,必须以书为正,不能出错。最后农师傅概括说,民间法事操持者“魑”、“道”、“麽”是同源的,他们的经书、道具都是玉皇大帝传授的,他们在做法的时候,都具有沟通“天”“人”之间的法力,他们都能通神。只是他们三兄弟从玉皇大帝那里得到的道具、经书各有不同,所以他们的在民间分管的职责不一样罢了。

其次,在金龙镇民间宗教活动中,从其诞生发展到现在,已逐步形成完善了一些固定的法事仪式,通过举行这些固定的法事仪式来达到驱鬼逐邪、禳灾祈神的目的。如生产上的求雨:过去每遇天旱便要请魑公来向还龙王求雨。赶邪魔:每年插秧之前,全屯群众须筹集费用,请一个魑公来作驱邪捉鬼的法事。安龙:若是家内“地气冻冷”,祖神不安,主家须请公来作“安龙”的法事。生活上的添粮:若老人脉络稀微,“粮食”(精神)不足,其子须请魅公来作法事,补足“神粮”,这样老人才能长寿。送鸡鬼:人患了病,认为是“鸡鬼”上身;若是牲畜盛行瘟疫,也认为是“鸡鬼”闯屋骚扰,使家门不兴,便要请魑公来送“鸡鬼”。婚姻上的“那桥”仪式:是已出嫁的女儿生头胎孩子或怀孕之后正式“落夫家”的仪式,同时,又是男方家庭正式承认和接受这个媳妇的仪式。生育上的求花:结婚多年后若尚无生育,夫妻两人须祀祖拜神向花王求花(求子)。丧葬上的做丧、唱坊:为亡灵超度。

再次,民间法事操持者既形成了固定的法事仪式,也形成了较固定的经文。如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主任欧微微和韦如柱两位专家,于2006年底又在美女村发现了其价值不亚于天琴的“天书”——《佛塘》。这是一部以巫教为基础,融人道教和佛教一些内容而形成的本民族原生宗教经书——佛经。该书长28.5cm、宽25.8 cm,共146页,4000多行,采用壮、汉、越三种语言文字混合记载,其中古壮字占60%,汉字和越语文字各占20%,这在宗教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除此之外,还有求务经、求花保花经、接魂赎魂经、满月过桥经、新娘入门经、添粮续命经、送鬼安龙经、布祥度戒经等。流传于民间法事操持者手中的经文,其形式内容大体相同,功能基本一致。经书用古壮字记录,少数用汉字记音的办法,经文为五言押腰脚韵和头脚韵的壮族诗体的形式,抄录于民间土制的细纱纸上,以浸泡过桐油的纱纸或麻布做封面封底,手工线装成册,由民间法事操持者师徒一代接一代地珍藏、保存、传承。民间法事操持者做法事时主要是通过喃诵经文的方式来请神禳灾解难。一般来说民间法事操持者每喃诵某一内容的经文时必须从头到尾念完,不能中途停止。

此外,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在民间法事操持者口中反复出现的一位他们的最高信仰神:“灭稹歌、阿稹帝”(掌管人类的繁衍),相当于壮族创世祖神“布洛陀、姆六甲”。凡民间法事操持者举行法事仪式,必先征得“灭稹歌、阿稹帝”的许可,才能开始做法事。其中蕴含的神圣性于此可略见一斑。

[责任编辑:覃彩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