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地黄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8-13安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3期
关键词:黄汤痛风性血尿酸

安婧

痛风性肾病是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引起间质性肾炎,早期可仅有蛋白尿和显微镜下血尿,且呈间断性出现,故易被遗漏,随着病程进展,蛋白尿转为持续性,肾功能尤其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偏低等现象,病情进一步发展,终于慢性氮质血症发展到尿毒症症群。以往有17%~25%痛风患者死于肾衰竭。由于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结石、尿路感染等疾患,所谓痛风性肾病可能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本文选取我院40例痛风性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进行加味地黄汤治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40例将痛风性肾病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52.1±6.2)岁,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20例予加味地黄汤治疗,加味地黄汤组成熟地18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丹皮9 g,茯苓9 g,泽泻9 g,柴胡6 g,蔓荆子6 g,元参9 g,甘草6 g。六味地黄汤可滋阴补肾,加元参以助六味滋阴降火之力;柴胡、蔓荆子昧薄气升,清肝泄热,以清头目;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对照组20例予别嘌呤醇治疗,初剂量为200~400 mg/d,最大剂量可增至600 mg/d,分2次口服。3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血 β2微球蛋白(β2-MG)、24 h 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1]。

1.3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SPSS分析,试验中的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尿酸、(β2-MG)、24 h尿蛋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分析表

3 讨论

风性肾病亦称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血尿酸增高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多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部分与遗传缺陷有关,一部分则原因未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可由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尿酸性肾病以往在我国认为比较少见,但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改善,发病率不断上升。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见,痛风性肾病大多进展缓慢,患者的肾功能可保持多年正常。但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病情不断发展,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水肿、夜尿增多、蛋白尿、尿比重偏低,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和贫血等。晚期病变累及肾小球,严重者可发生尿毒症,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才能维持生命。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清热利湿、通血活络为主,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痛风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加味地黄汤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配山药以补气,熟地黄、山茱萸滋阴补肾,丹参、桃仁、檀香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牡丹皮清虚热。瓜蒌、茯苓、泽泻祛湿化痰浊。黄芪不但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代谢及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还能影响血压,降低血黏度及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降低血尿酸、(β2-MG)、24 h尿蛋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地黄汤对痛风性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 傅文录.肾脏病.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6:90-92.

猜你喜欢

黄汤痛风性血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中药自拟方清肝健脾退黄汤药浴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平阳黄汤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