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型创业中的复合创业行为:企业家精神的视角
2012-08-11宋来胜
付 宏,宋来胜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导言
近年来,关于企业的建立与成长的研究被不同领域中的学者所关注,学者们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将企业的建立与成长直接与企业的创业行为相联系起来。但这些学者仅仅将研究方向关注于创业行为领域,并没有透彻的对创业行为进行阐述和描述。此外,关于知识型创业的研究也为这些一般化的讨论加入了新的主题。
创业者对于创新的责任从熊彼特以来就有,熊彼特认为创业者就是提出新组合的人。其他方面的区别也有很多(Casson, 2005, 2007)。[1][2][3]在知识为基础的框架中创业者的能力可以被表示为:(1)具有能够从战略上适应、整合、重构组织或企业内部和外部结构的特殊和动态能力;(2)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开展积极对接;(3)对作为推动创业活动的初始商业概念或想法负责(Witt,1998)。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企业组织本身产生影响。
在创业行为的各个部分都达到高效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很多知识型创业企业在很早就失败了(Burger-Helmchen,2008;Genus and Coles,2006;Maurer and Ebers,2006;Witt and Zellner,2007)。企业形成和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是很多的。企业家遇到的典型困难来自于知识型新创企业所属的行业。也就是说创业者建立了一个新企业来开发创新型技术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市场刚刚起步(Infancy)或者根本不存在。一些研究发现很多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创企业往往在第一年就失败了,尽管这些企业有创新型的技术、适当的商业模式以及足够的创业者和员工能力。知识型创业者不仅需要对高技术环境中的创新活动非常敏感,也需要创新性的管理组织的新活动、市场营销以及商业模式等。这需要创业者在早期的复合创业行为中具备企业家精神,并以此为主要资源来应对新创企业可能出现的衰退。
二、知识型创业中的企业家精神:定义与实证研究的梳理
关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研究正在成为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21世纪初很多创业企业的衰退使我们需要去了解企业生存的困难以及知识型企业家与常规企业家之间的区别。学术文献定义高科技新创企业是个人为了开发各种形式的创新而建立的年轻企业 (8年以内)(Freeman,1982;Shan,2000)。[4][5]常规企业家精神定义创新可以是产品、技术、服务、过程、商业模式、或者组织结构。知识型企业家精神对于创新有着不同的定义,即认为企业是一个复合的“创新簇”(Innovation Bundle)。
企业家精神一词是英文“Entrepreneurship”的译名,有的译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企业家(Entrepreneur)。企业家理论相当丰富,但是对企业家精神给予一个完整的定义是很困难的。简要回顾早期的研究,例如,奈特认为(Knight,1921),[6]企业家精神是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风险在经济体系中是与收益伴生的,企业家的作用就是面临风险时如何规避,其不确定性造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趋势促使人们将其职业专门化:(1)按照知识的类型和判断能力来选择相应的职业;(2)按照预见的能力进行类似的选择;(3)在生产岗位选择具有管理能力的人置于控制整个集团和指挥他人工作的地位;(4)选择对自己的判断力有自信心并敢于承担行动后果的人专门去冒险。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就是创新的人,经过创造性的破坏推动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1)引进新的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3)开拓新的市场;(4)生产资料或半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渠道;(5)形成产品的一个新的组织(Schum peter, 1934)。[7]而柯兹纳(Kirzner,1973)[8]强调的是企业家精神在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作用,企业家的作用是发现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交易机会,并作为中间人参与其中,发挥推动市场过程的作用。格兰希和麦基德曾经提出企业家精神的五种定义。诸如,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生产函数、不确定性的承担者,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行为,企业家内在的本性,新组织的创造等等(Glancey,2000)。[9]
从狭义的角度说,企业家精神与个人的创业活动有关,是个人外在的能力和意志,针对现有的条件创造新的市场机会(Hebert,1989)。[10]在这一点上,Gartner(1989)认为企业家精神本质上属于个人的行为特征,同时指出,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企业家只有在其职业生涯的特定阶段或者进行特定活动时才表现出企业家精神特质。从广义角度说,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指个人创业,大企业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个人(即内部创业者)也会带来创新性的变革,小而扁平的组织部门可能直接导致独立企业的产生。
在任何类型的创业活动开展之前,创业者都必须具备一些先前的既有知识来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行业。因此关于先前知识存量的标准不是很有意义是因为它并不能显著反映知识型创业者和常规创业者的区别。对此Garavaglia和 Grieco(2005),[11][12]Shane(2000)and Zellner (2003)[13]进行了澄清。 笔者将“知识为基础”的创业者定义为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创造了新的组合;(2)创造了新的知识;(3)利用开发了来自于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知识。(1)和(2)的组合是熊彼特企业家的延伸。如果严格依据熊彼特的定义,企业家并不都是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家,是因为创业活动是已有知识存量的新的组合。创业这个过程产生了新的信息,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知识。如果我们将熊彼特的定义和产生新知识相结合(不是简单的直觉、意识或信息),那么就是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家。可以认为,一个新技术企业应该是一个知识为基础的企业,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为基础的企业都是新技术企业 (Ben-Ari&Vonortas,2005)。[14](1)和(3)的组合相当于科学基础知识的商业化过程。创业者将新知识和现有产品或服务相结合,并利用组织实践来整合他们。定义市场中的新知识需要特别关注知识的商业化进程,因此它是一个创业活动。(2)和(3)的组合相当于科学领域新知识的发展。这些组合的商业化过程强化了新组织形式的创造,因此也就意味着自动包含了条件(1)在其中。
本文想要阐释的主旨是新知识的开发是否基于科学,意味着创业不仅是创造开发新的知识,也包括围绕在开发知识周围一系列的创业活动。关于这个观点的争论来自Witt and Zellner(2007)。一些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知识应该包括专利技术创新以及知识商业化。使专利技术适应市场、开发独特的商业化和组织活动成为知识型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为了获得商业化的成功,新技术必须被放置于未来市场的模拟环境中 (Boisot&MacMillan,2004)。[15]在建立起这种共同的模拟环境后,不同方式聚集资源和协调资源的创业者才能继续前进。随着创业三维度的出现,相当于将技术知识整合到组织和商业功能中。这种整合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并且与提供有关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必须被提出。Becker, Cohendet和 Llerena (2007)[16]发现了在劳动力部门和知识部门之间有趣的区别。他们发现劳动力部门和专业化是组织绩效最有效的驱动力量,因此,战略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劳动力部门,是因为它影响了企业能力和发展路径。尽管劳动力部门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但是也需要特定的知识去实践。我们认为知识部门不需要单一的熊彼特式企业家去扮演,就如Cohendet,Llerena和Marengo(2000)所说的:“创业函数不需要仅仅只属于某个人特别是一个单独的人。每个社会环境都有自己的方式去填充创业函数,可能创业函数正是互相合作来实现的。随着大公司的发展这种现象变得非常重要,没有个体天赋的联合是不能建立组织的特质的;另一方面,个体因素在某些方面是会互相影响的,有时还很严重。在很多案例中,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准确定义一个人的创业行为。”(Schumpeter,1949)。传统的商业思维认为将技术转化为商业活动是选择优质资源(雇员)和决定组织的理想步骤。由于很多企业在创始阶段有几个创业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执行任务或部分任务的权威。在不附带阿尔钦-德姆赛茨的团队产出或者知识基础相等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假设创业者们都非常了解彼此并且任务的分配是自然而然的。在这之后创业者们在自己的领域中组织知识,他拥有在企业中的能力范围(研发、生产、品牌等)。这个关于任务自然分配的假设使我们能够避免关于治理方面的争论。这个关于在任务不是自然被分配的前提下如何解释和协调几个创业者的行为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当一个创业者声称自己是领袖的时候,其发展轨迹将部分的依据 Mintzberg,Waters (1982),Markman,Balkin,Schjoedt(2001),Zander (2007)的描述。[17]
只要创业者参与了新组织的建立(或者来自他本身的专业技术的流动),他们属于知识部门就是合法的。当产品的创新逐渐减少,那么雇员的知识存量就越来越接近于创建者,这样创业者就成为了经理人。一些学者致力于揭示创业行为和管理行为的阶段区分。在那些学者中Burger-Helmchen(2008)基于创业者对于开发新技术的责任和经理人管理技术应用之间的区别提出了一个模拟模型。这两个阶段的关键部分需要适应创业管理。该模型很容易的得出结论认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是创业者在生命周期的路径下探索和利用阶段之间能够有效的适应创业和管理资源的人。不论这些学者使用了如何先进的技术来弄清开发-利用阶段之间适应的过程,这些企业都没有指出一个具体的企业实例。因此,有必要也来梳理关于知识型企业家精神的案例研究进展。
有些案例研究已经探索了知识型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他们将创业活动看成一个整体,区别通常出现在个体特质、个体原则或者单位分析上。这可以使用几个因素来解释,学者渴望使用一个具体的路径来揭示各个维度同时作用的全景。知识导向的企业家精神已经在不同层次和行业开展了研究和分析。 例如,激光产业(Bünstorf, in press)、生物产业 (Bureth, Pénin, & Wolff, 2006;Zellner,2003)、中国高科技产业(Yang, 2005)。 所有这些研究都提出成功的创业企业必须与现存企业和机构保持广泛联系并且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创业活动是符合我们的复合企业家精神模型的。
三、复合创业行为的企业家精神:特征与概念框架
什么是复合企业家精神?学术文献中企业家精神的构成是很多的。根据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企业家精神模式总结为:学术企业家精神(Bercovitz&Feldman,2008); 扩散的企业家精神 (Minkes&Foxall,1980); 离 散 的 企 业 家 精 神 (Minkes&Foxall,2003); 分 布 式 的 企 业 家 精 神 (Hsieh,Nickerson, &Zenger,2007); 分裂的企业家精神(Royer&Stratmann,2007); 合 作的企 业家精 神(Miles,Miles, &Snow,2005); 共同的企业家精神(Zito,2001); 基于社区的企业家精神 (Peredo&Chrisman,2006,社区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公司企业家精神 (Burgelman,1984); 内创业精神(Carrier,1996);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Witt&Zellner,2007); 管理的企业家精神 (Stevenson&Jarillo,1990); 模板式的企业家精神 (Brusoni&Sgalari,2006);网络企业家精神(Harryson,2008);开放的企业家精神(Gruber&Henkel,2006);连续的企业家精神(Hyytinen&Ilmakunnas,2007)。
这里很多的概念都是重叠的,或者简单的说是同义的。图1表示了我们研究中来区分不同企业家精神构成的坐标图。其中,横轴表示创业过程的定位,定位创业过程中参与的企业或人数。纵轴表示创业过程中奏效的部分。是否改善了产品、商业模式、组织等?是否仅仅只有一个或者几个部分被关注?
图1 复合企业家精神与其他形式构成的企业家精神
最简单的情况是一个人在一个部分的创业行为,古典的企业家精神属于这种类型。如果我们有几个人,最后被几个企业雇佣,我们将获得一组人参与的创业过程。这种情况适合离散的或者基于社区的企业家精神。离散的企业家精神的概念是由Simon(Minkes&Foxall,2003)提出的。 在一个工程学的分析路径下,他将一个对于创造新产品的任务分解成不同的子任务。每组专业人员负责解决指定部分、或者子任务的问题。最近这个路径在组织研究结合社区概念(Cohendet&Llerena,2003)后得到发展。人们可以为不同的企业工作,但是必须参与到相同的社区中。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或企业通过相同的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共同致力于新产品的创新,社区就是创业。目前这种企业家精神通用的例子就是创造新产品的开放的社区通过聚集几个人的努力使其传播到全世界范围中。
在这个路径中,只关注一个部分,就是创业过程中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如果关注几个部分,不同的企业参与,也就意味着一些企业负责新产品或服务的创造;一些其他的企业负责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企业战略;或者一些企业负责将他们整合到一个共同的创业规则中,由此我们得到了分布式的或者网络式的企业家精神。企业之间的联系是获得产品的基础,是用于创业过程中创造适当的市场以及获得价值创造。复合意味着一个企业或者人不仅需要创造新产品或者服务,也需要寻找新的商业化产品的方式(商业模式或市场),以及最终为他的行为创造出新的组织。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关于能够导致高科技创业企业成功(失败)复合企业家精神部分的概念模型(见图2)。本模型中成功的企业相当于复合企业家精神创业活动的产出。这些行为必须与企业创业阶段的企业战略相一致,这里创业战略的概念来自Mintzberg, Ahlstrand 和 Lampel(1998)。
图2 基于企业层面的复合企业家精神
依据几个部分开展的创业活动需要一个程序化的研究路径,这对于清晰地描绘创业活动的演进过程是十分必要的(Bernasconi&Moreau,2005)。先前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发展了我们对于企业创立和成长的一般特征的知识,例如对于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理解(依据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但是定义这些阶段主要聚焦于阶段的关键点,忽视了不同因素在共同演化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家、产品或服务创新、扶持行为、融资资源。这些因素的共同演化与企业创立和成长都有关。
四、结论与展望
理解知识型创业行为的内在复合特征,是扩展企业家精神研究适应新经济环境变革的要求。知识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以及知识所有者和生产者——学者的特质,直接影响了知识型创业行为的过程。相对于一般创业者,知识型创业者既需要承担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成长责任,也需要承担创造更多知识的责任,因此,复合创业行为是对知识型创业者创业活动的真实总结。凝结于复合创业行为中的企业家精神是知识型创业者在市场变革、企业运作与企业成长过程中,有效率的配置企业资源、整合网络的内在“发动机”。显然,以新知识创造与产出为企业目标理所应当的成为知识型创业企业与其他创业企业绩效区分的关键指标。
当然,本文的研究更为侧重文献梳理与理论框架的建立,并没有匹配一个或者若干知识型创业企业或创业者的案例开展实证分析,这也是本研究未来需要扩展和继续深入的方向与领域。另外,知识型创业中复合创业行为不同部分的激励与控制,以及知识创业者在企业治理角度对复合创业行为中不同部分的管理与协调也是未来研究可能扩展的领域。
[1]Burger-Helmchen, T.Creation and co-evolution of strategic options by firms: An entrepreneurialand managerialapproach towardsflexibilit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M].In B.Laperche&D.Uzunidis (Eds.),Powerful finance and innovation trends in a high-risk economy.Palgrave Macmillan.2008,183-206.
[2]Maurer, I., & Ebers, M.Dynamics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ir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Lessons from biotechnology start-up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6,(51):262-292.
[3]Witt,U.,&Zellner, C.Knowledge-based entrepreneurship:The organizational side of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M].In F.Malerba&S.Brusoni (Eds.),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352-371.
[4]Freeman,C.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Frances Pinter.1982.
[5]Shane,S.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448-469.
[6]Knight, F.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Boston[M].MA:Houghton Mifflin.1921.
[7]Schumpeter,J.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8]Kirzner, I. M.Competition &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9]Glancey,K.S.and McQuaid R.W[M].Entrepreneurial Economics:MacMillan Press Ltd.2000.
[10]Hebert,R.F.a.L., A.N.In Search of the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89,(1):39-49.
[11]Lumpkin,G.T.a.G.G.D.Clarify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nstruct and linking it to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1):135-172.
[12]Garavaglia,C.,&Grieco,D.Hand in hand with entrepreneurship,a critical overview from entrepreneurship to knowledge-based entrepreneurship[R].Cespri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Bocconi,Milan.2005.
[13]Zellner, C.Theeconomic effectsofbasic research:Evidence for embodied knowledge transfer via scientists'migration[J].Research Policy,2003, (32):1881-1895.
[14]Ben-Ari,G.,&Vonortas, N.Risk financing for knowledge-based enterprises:Mechanisms and policy option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05,(34):475-488.
[15]Boisot, M.,&MacMillan, I.C.Crossing epistemological boundaries:Managerial and entrepren eurial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J].Long Range Planning,2004,(37):505-524.
[16]Cohendet, P., &Llerena, P.Routine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theory of the firm[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3,(12):271-297.
[17]Zander, I.Do you see what I mean? An entrepreneurship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and boundariesofthe firm [J].JournalofManagement Studies,2007,(44):1141-1164.
[18]Mintzberg, H., &Waters, J.A.Tracking strategy in an entrepreneurial firm[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2,(25):46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