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誉构成要素的分析

2012-08-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孙婷婷

中国商论 2012年6期
关键词:竞争能力商誉社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孙婷婷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因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或信誉卓著,或是由于生产经营效率高、技术先进、生产配方独特等而使企业获得的超额获利能力。商誉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单独出售,它们的价值只有依附在企业这个整体时才能凸显。

因为商誉自身的独特性和依附性,所以很难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致使企业很难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计算和价值评估,不利于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

近几十年,很多专家学者对商誉进行了分析研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奥尔森就将商誉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十五类,包括(1)杰出的管理队伍;⑵优秀的销售组织;⑶良好的劳资关系;⑷独特的员工训练方法;⑸优越的地理位置;⑹有效的广告;⑺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⑻良好的信用保证;⑼较高的社会地位;⑽独占的资源;⑾优惠的纳税条件;⑿有利的政府政策;⒀公司间良好的往来关系;⒁竞争对手的弱点;⒂竞争对手的不良发展。

而海姆·福克和L. A.高顿在《不完全市场和商誉的性质》中,将商誉的构成要素分为四项门类:

A类因素,主要是增加短期现金流量,包括(1)生产的经济效益;(2)筹集更多的资金;(3)大量现金准备;(4)较低的投资成本;(5)较低的存货持有成本;(6)较低的交易成本;(7)优惠的税收。

B类因素,即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包括⑴供应量的保证;⑵平稳的波动;⑶与政府的良好关系。

C类因素,即决定企业的人力因素,包括⑴完善的组织结构;⑵杰出的管理队伍;⑶独特的员工培训计划;⑷良好的劳资关系。

D类因素,即除上述因素之外的企业的排他性因素,包括:⑴秘密配方或生产技术;⑵注册商标。

目前会计学术界对商誉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定义,对商誉的构成要素研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大部分都只是简单列举了商誉的各个构成要素,并没有把这些要素进行科学的归类,这些要素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没有一个合理的构架,进而也找不到要素中哪个起主要作用,哪个对商誉价值的影响比较大,这样企业就没有特定的方法提高商誉的价值,企业并购时也无法分辨计算出来的商誉是否合理,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会计处理和价值评估。

综上所述,在现有理论暂时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面对商誉的构成要素没有归类导致无法确切计量的事实,我们可以借鉴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理论,主要是社会资本、核心竞争能力、人力资本三个方面,以此为依据划分商誉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商誉的构成要素,研究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各个要素对商誉的影响和作用。

1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构成商誉的基础要素。社会资本主要由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积极联系构成,它包括人与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理念,以及人与物之间和谐高效的利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把人际网络或是各种社群中的每一个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进而使社群合作变成一种可能。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利用关系可以让物质发挥最大化效用,为人的发展提供充分有利的条件,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资本的主要要素包括高度信任和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充满活力的社群以及人与物的和谐共处。所有这些要素使得所有的个体能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社群,这个社群不仅在物质利用上达到最大化,而且还培养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合作的默契,维持了连贯一致的组织行为。上述对社会资本的描述实际上告诉我们要进行适当的有组织的投资,也就是要在充分的物质基础上给人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沟通、培养信任感、有效地交流宗旨与信念,从而提高整个社群的凝聚力和发展力。

企业正是这样一个组织和合作性社群。一个企业的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将企业做大做强,外部力量的支持至关重要。而这些外部力量就包括企业的社会地位、地理位置、政府政策以及公共关系。这些因素都是构成企业的基础性因素,它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方向。缺少这些因素的帮助,企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即使成立了,也终究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因此,我们可以将商誉中和社会资本有关的要素具体分为社会地位、地理位置、政府政策和公共关系。

2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构成商誉的主要要素。舒尔茨在1960年的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且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描述性的定义,他认为人力资本就是“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

而贝克尔则从人力资本的内涵来定义,他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则从人力资本特征的角度来定义:“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与收入流的源泉,资本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综合看来,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可以从其基本要素入手。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包括数量要素和质量要素,二者的配比结合形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数量要素是指一个完整的组织中应该有合适的人员配备,人员数量要符合企业的规模,组织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人员要各司其职,不能一人身兼数职,要使组织在人力资本的数量上达到和谐统一。质量要素着重强调人员对组织的贡献程度。要考察该人员是否符合岗位要求,能否完成工作任务,是否忠于组织,以及他能为组织带来多少效益。

人力资本本身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他们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得他们能够为企业努力工作,效忠于企业并且彼此之间还能相互合作,而在这样的长期合作中,员工之间的这种默契就形成了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因为目标相同,彼此之间也相互信任,使得员工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商誉价值。因为人是行为的主体,所以人力资本也是企业发展的主体,鉴于它在企业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企业就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建设,而商誉的构成要素分析中也应该明确人力资本作为主要要素的地位。

员工素质和企业的管理结构是人力资本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商誉的主要构成要素。一个企业在管理高效率,员工素质高的情况下,经营状况必然不会太差,企业的商誉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因此,我们将商誉中和人力资本相关的要素分为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结构。

3 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能力是构成商誉的关键要素。核心竞争能力是判定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它在同类行业中就能生存下来,不致于被行业淘汰,甚至还能超越同类企业,扩大市场,逐步打败其他企业。判定核心竞争能力的标准是要看它能否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竞争力上独树一帜。

保罗·罗伯特森认为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其他一般能力的辅助。如果企业其他能力较弱,并且在市场上难以购买这些较弱的能力,那么企业核心能力的利用将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而且核心能力的价值还必须经受市场的检验,考察核心能力的可行性和市场认可度。也就是说,企业自身拥有突出的生产能力并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比竞争对手的价格低廉,因为交易成本和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问题必须综合考虑。所以,保罗·罗伯特森认为寻求竞争优势的企业必须关注企业所有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项突出的能力。企业最应该关注的甚至可能是企业最弱的最不起眼的能力,而核心能力只能是企业在拥有其他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对抗竞争对手的武器。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由企业所掌握的资源、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周边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我们通常将企业独占的资源优势、优秀的企业文化、有效的管理制度等作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在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中,每个要素都能够单独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单个个体所创造的价值并不大,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如果通过一定的资源整合,那么所形成的成果就可以被企业用于参与市场的竞争,就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能够创造持续性的超额收益,而这个成果就是商誉。

商誉是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因核心竞争能力的存在而具有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获得了超额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商誉价值。因此,可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商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体现为商誉,而商誉是由核心竞争能力附加形成的。

鉴于商誉和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借鉴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将商誉和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部分分为: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企业战略、执行能力、企业价值观、企业使命感、企业理念、人才体系、管理力、品牌力。

4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资本是构成商誉的基础要素,人力资本是构成商誉的主要要素,核心竞争力是构成商誉的关键要素。

没有社会资本作基础,组织一个合作性的社群,人力资本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外力来维系人力资本,即使人力资本足够强大,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核心竞争力也不能凝聚。

在社会资本健全的基础之上,人力资本构成了商誉的主要内容,对商誉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人始终在社会活动中起能动作用,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的推动。在良好的社会资本建立的基础上,人力资本才可以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累积的竞争优势,是诸要素的整合,当然包括了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核心竞争能力就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加总。核心竞争能力是在综合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众多要素上,提炼出最核心要素并结合企业其他的诸多要素的精华部分综合形成的,其中每个要素都可以单独为企业创造价值。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大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商誉,共同影响商誉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将商誉的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核心竞争能力。这三大要素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同时影响着商誉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商誉的内涵,揭示了商誉各个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系统地划分了构成商誉的要素组成,使商誉定性化,不再无法衡量,为今后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1]邱霞.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确认和披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4).

[2]马可.浅谈如何使商誉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J].现代经济信息,2010(15).

[3]刘赛.基于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9).

[4]康悦.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商誉会计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0(04).

[5]刘松博.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基于组织间非正式关系的观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王海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组织权力来源与配置的视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王秀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竞争能力商誉社群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优化产业结构配置 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社群短命七宗罪
不同商业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
玉米品种竞争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