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症剖腹产麻醉方法的探讨
2012-08-08周爱琴
周爱琴
妊高症,又称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且较常见的疾病,指孕妇怀孕5个月后出现的一系列综合高血压及浮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头痛、上腹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若没及时治疗,可引发痉挛抽搐、昏迷及死亡,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妊高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妊高症会诱发全身性的的病理变化,可累及多个重要器官,发生抽搐、昏迷、左心衰竭、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等病变导致孕妇死亡,胎儿将因发生胎盘供血障碍而在宫内窘迫或死亡。因此,手术时麻醉应用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危。本文对妊高症剖腹产麻醉方法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探讨在获得产妇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选择50例妊高症且需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产孕妇,其年龄为23~35岁,体重50~81kg,身高151~175cm,该50例孕妇均为单胎初产,且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将该5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A),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该50例剖宫产麻醉中,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实验组(2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mg,进入手术室后监测孕妇的ECG、P、HR、BP及SPO2指标状况。开放孕妇上肢静脉,滴注林格氏液10~20mL/kg·h或者胶体液200~500mL,让产妇保持左侧卧位,选择L2~3或者L3~4间隙采用16G硬膜外穿刺针进行穿刺,成功后,再用25G腰穿针经过硬膜外穿刺针后到达蛛网膜下腔,看见脑脊液回流后立即注入1.8mL 0.5%布比卡因,30~50s内注完,然后再次回抽脑脊液后并退出腰穿针。硬膜外腔头离置管3~4cm。保持病人平卧,垫高病人右臀约10cm。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若10min后平面低于T10,需经硬外导管多加2~5mL 2%利多卡因。
2 结果
两组孕妇麻醉镇痛效果以及肌松情况效果比较发现,实验组优良率均为100%,而对照组麻醉镇痛效果以及肌松优良率优分别为80%和88%,实验组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和麻醉肌松情况对照(例)
不良反应:两组均无头痛症状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有4例、实验组有3例,低血压对照组8例、实验组7例,两组不良症状都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妊高症是产科特有的危重症,因其病理及生理的改变,增加了术中麻醉处理的复杂性。麻醉处理要达到镇痛、肌松以及防疼痛和因手术刺激而引起产妇抽搐或者脑血管意外的目的,还要维持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平稳,防止血压剧烈下降,导致子宫血流减少,同时避免镇痛镇静药对母婴的抑制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两种麻醉方法对子宫中胎儿均无不良影响。尽管EA和CSEA都可达到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因EA起效慢、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不如CSEA。麻醉阻滞完善需持续一定时间,但对于宫内胎儿窘迫者,为了快速分娩出胎儿,常在阻滞未完善时就开始手术,这既给产妇带来痛苦,也给手术操作增添了一定困难。腰硬联合麻醉(CSEA)起效快,可在较短时间完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好,产妇平卧后就可立即消毒、手术,极大缩短了剖宫产麻醉时间,减少了孕妇的痛苦,增加了母婴安全保障。有文献研究报道,CSEA用于剖腹产手术会引起血压剧烈的波动。为防止血压波动,我们可预防性输液来扩充血容量、吸氧及控制阻滞范围不高于T8水平,垫高产妇右臀以防止仰卧后发生低血压综合征,有效避免了CSEA因血压剧烈波动而对产妇机体的刺激,或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CSEA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更适于妊高症剖宫产手术麻醉。
[1]韩耀明,妊高征剖腹产双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比较[J].当代医学,2009,15(31):81
[2]童明秀,新式剖腹产腹壁切口缝合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74.
[3]魏涧琦.关于脊麻的若干近代观点[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2):94-96.
[4]肖贵全,房秀生.硬膜外阻滞常见失败的原因及处理[J].宁夏医学杂志,2002,22(2):97-97.
[5]吕洁,陈霞,刘秀芳,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6):474-475.
[6]李志坚,徐军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联合腰麻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61-61.
[7]陈华,苏妮塔,崔健军.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母婴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8):436-438.
[8]刘书莲,刘一勤.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0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