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园艺教育家、蔬菜学家陆子豪
2012-08-07
陆子豪(1918~2009年),天津人。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大学毕业后前往台湾,在台湾糖业公司农务室做技术员。194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人民大学前身)农学院助教,同年9月起在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还曾兼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府蔬菜顾问团团长、北京市蔬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第六届理事会名誉理事、中国蔬菜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1988年离休。
陆子豪先生是创建新中国园艺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9年,陆子豪先生时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栽培教研组主任。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蔬菜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促进学科发展,他创建了北京农业大学蔬菜栽培专业,并从原有的蔬菜栽培教研室分出了两个新的教研室,即蔬菜保护地栽培教研室和蔬菜生理教研室,这在当时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走在前面。尤其是将蔬菜的保护地栽培独立出来,专门组织力量编出了中国第一本《蔬菜保护地栽培》专门教材,为此倾注了陆子豪先生的大量心血。
陆子豪先生较早提出了调整中国蔬菜生产布局,建立蔬菜商品生产基地、实行大流通、均衡生产和周年供应理论,为国家进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有效实施“菜篮子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北方许多城市的蔬菜供应却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矛盾,蔬菜种类单调、质量不高,市民和政府都迫切希望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年届花甲的陆子豪先生也深感焦虑。他花了6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布中国50多个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写出一份份调查报告,同时还研究了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的蔬菜供应特点。通过分析认为:中国城市蔬菜供求出现问题的根源主要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政策措施上。针对当时许多大中城市都在执行的“近郊以蔬菜生产为主,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政策,他提出了“以近郊为主,远郊为辅”的建议,以缓解蔬菜的供需矛盾。与此同时,他建议冬季应充分利用南方的天然温室作用,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实施“南菜北运”;夏季则可利用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的北方地区生产蔬菜,运往炎热的南方,形成大流通的格局,以解决大中城市淡季吃菜难的问题。这些建议均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88年,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提出了加强城市多层次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坚持“郊区为主、农区为辅、外埠调剂”的方针和“地区合作,互惠互利,联合开发”的原则。作为提出相关建议并努力坚持实现的第一位专家,陆子豪先生对促进中国“菜篮子工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子豪先生在任教期间,对中国大白菜的起源、播种、育苗、施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试验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在国内率先研究探索大白菜合理使用化肥问题,证明在使用有机肥为基肥的基础上结合追施化肥,可以显著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对此,同行专家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提出了大白菜丰产、稳产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播种期对大白菜生长、产量的影响,为北京地区大白菜最佳播种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3年,陆子豪先生主持完成的“北京八九月淡季蔬菜生产体系研究”的成果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撰写的论著主要有:《我国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中有关技术政策的初步研究》、《蔬菜》、《我国蔬菜周年生产和均衡供应发展趋势》、《北京秋季大白菜播种期的调查研究》等。
陆子豪先生还担任《中国蔬菜栽培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并撰写了部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