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德育工作模式创新

2012-08-06谢锦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德育

谢锦炜

(福建江夏学院 金融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1 德育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理念

1.1 德育工作的初步成果

这个课题下研究的主要领域是,整合教学德育工作,分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管理变化,确立高校的德育工作,寻求新的途径来更加翔实,更加细致的做德育管理策略.

以思想政治为大纲,更新教育理念,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可以有序展开,取得新的突破.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爱党情操,立志精神,成才理念,全面发展德智体美为基本核心,不断的探索并实践,让同学们激发起统一爱国情操为己任,作为重点教育理念,在校园里发展德育观念,全方位的以学生的思想为主,建立同学们的高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下高校同学的积极思想方向,倡导教师关心同学们的思想境界,培养师生的马列主义思想,完善大学的德育教育体系.

有计划,有设计,有目标的进行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向.

1.2 树立主要的德育理论建树

因为德育教育的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以学生为本,把握教育对象的不同心理,而且,校园里要区别不同的工作环境,面对新问题要积极改善,把握高校学生德育观念,构建教育服务一体化的理念,全方位关心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教学理念和德育体系.培养高校学生比较完善的人格和积极的互动意愿,同时可以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热爱祖国为核心重点展开,树立教育理念,渲染人文气息,找到更适合高校的德育教育途径.

培养并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利于在当今社会谋求一立锥之地,适应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培养学生具备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主动关心社会及他人,自我约束意识,遵纪守法的心态,诚信有礼的良好习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思想,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本理念,让我们的高校同学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构建多维度的基本构架.

努力加强并改进我国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全校师生共同肩负起这样的重任,是四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紧密联系我国的现状,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式下,创造积极的理念和环境氛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正确良好的世界观.联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德育教育,大力的倡导以及启发式教育,让同学们都自觉的参与其中,让当代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更加接近实际,接近生活,接近学生本身的日常规范,适当运用案例,使教育更加生动新颖,丰富多彩.还可以时刻想办法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深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提升,让成就感促使心理满足感.通过网络普及拓展,可以使大学的教育手段不断更新,通过网络的平台,完全可以做一下简单互动和学习,提高统一素质,开辟全新阵地.

1.3 把教育和情感相融合

通过解决同学们日常在生活中的问题,有效的借助有利条件拉近校方与同学们的距离,展开贴心的管理模式,师生之间零距离的沟通并解决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教书育人更具亲和状态,尤其是在学生在该年龄段遇到相应学习,生活甚至情感上的种种问题时,老师的语言是同学们减压的最好工具,巨大的压力下,会带给学生以跟多心理障碍和心理脆弱,为了不影响高校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应该因地制宜的处理学生们遇到的不同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不一样的外部环境下,建立起大学生们的健康心理状态,让高校学生可以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青春期带来的情感纠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高校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克服困难,面对并接收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承受考验和挫折的能力,提高从教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给学生起一个正面的带头作用,树立典范和标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日常生活中跟大家打成一片,全面并细致的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和动向,跟同学们成为最之心的朋友,最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校园文化一般意义来讲在高校德育中占主导地位,是引导学生,鼓舞学生的一种最常见的途径,于无形中对学生是一种勉励作用,树立学生的使命感,并且寓教于乐,可以使广大同学处于心理接收状态,不排斥德育工作的管理,无形中成为了校园文化的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品质,不仅灌输,而且可以启发并熏陶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和礼义廉耻.

为了升华高校德育的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理,让校园教育变得自觉自律,要学生自强的看待所遇到的问题,面对挫折的时候,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懂得面对才是最阳光的选择,不要逃避问题,遇到麻烦学会思考,如何迎刃而解.让高校德育问题落在实处,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国的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校园里放眼望去,都是靓丽的风景线,每一个身影都让教职人员倍感欣慰,都反应了现在的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良好现状.所以,高校德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德育工作的实施基本构架

2.1 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开展

素质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培养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开发潜能,形成健全的教育理念,当前教育界大力提倡的管理模式是自我管理,学校加以引导,有效的展开高校德育工作,同时校方不会跟学生们产生矛盾,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同学直接的珍贵友谊.

2.2 开展高校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名同学都加入到德育的大环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同学们提前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个竞争力十分疯狂的时会,工作的时候可以十分井然有序,不慌乱,可以培养同学们自己在社会上孤军奋战的时候,各种生存技能,这些都需要在校园里,德育工作完成的,不能让同学们走出学校的一刻变得畏首畏尾,失去了完成工作的主动性和面对挑战的勇气,以及面对挫折的坚忍不拔,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了在学校的时候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抛开陈旧的观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创新的德育理念,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新的德育工作,把社会功德转化为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就是创新德育的根本理念.随着教育的革新,素质教育在德育实施上的重大改变就是把主角转换成学生,以学生为本,在校内校外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里,从教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同时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德育管理本身出现问题,则将会影响学生初衷观念的萌生.

在社会主意新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就是新鲜的活力,所以,管理好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不仅需要为高校学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更要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负责的深化理念.

2.3 高校德育管理落在实处

教育高校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良好的德育水准.踏踏实实是的把德育工作落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中,不再是空余形式,条条框框的大话空话,喊出来的口号要跟实际相结合,每一个德育条款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且在实际落实中,还要根据每名同学不同的个人状况加以分析讨论,最终得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紧密结合当代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贴近实际,靠近生活,了解学生的原则和理念,然后有机的把新型德育管理融入到学生的言行中.遵循知与行统一的原则,不仅要传道授业,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和人文情感,引导学生言必信,行必果的优良德育观念,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民族的团结理念,政策的形式观念,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崇高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继承老一代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操,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有理有据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2.4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有机的进行民族精神的引导和时代教育的疏通,开展优良的民族风气渲染,让同学们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为教育核心,展开良好的环境教育,引发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优秀的效率意识,美好的环境意识以及崇高的廉洁意识.

在校园里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德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德育标准,让德育理念在校园里形成新的艺术形态,被同学们所接受.吸引当代高校学生的兴趣,从每一件事做起,把良好的理念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无形的变成同学们生活中的扶梯,让同学们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首先要适应当代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每一步具体的德育工作,让德育教改课程变得深入人心,完全按照当代高校学生的现状制定,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作为同学们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候的良师益友,可以在处于敏感年龄段的学生们在生活和感情上出现问题时候,及时得意疏导,让学生们愿意信赖学校,产生亲和力,在情感方面首先赢得学生的心,这样,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务实的多,顺利的多.让德育的创新模式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

3 德育工作如何创新

3.1 发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管理工作

在日新月异的国情发展状态下,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老龄化作为中国的国情现状,使得现在的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压力巨大,所以,在这个与时俱进的社会,高校的德育教育也同样委以重任,所以,在这个国家全面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的部分都要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德育工作更要有着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让整个校园变得思想境界崇高化的同时,还要让同学们感到温暖和依靠.

为了紧密结合现代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毕业生能在社会上得以立足之地,就必须得在高校德育管理方便积极加强,应该随时从实际出发,考虑好每一个细节,从高校学生的优势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做出很多有关于高校德育的分析教育,为了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的角度,着手于细节问题,替学生们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全面做好整理和讨论,从而在一个新的角度,全新的理念进行有理有据,切实的贯彻,翔实的实施,为高校学生的实际问题,改善德育教育观.在校园里全面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3.2 高校德育创新工作稳健发展

创新是发展的新形势,德育就是民族的新命脉,让德育工作开展起来必须有计划的实施,要针对高校学生的心里,有的放矢的处理学校德育问题.面对新形势,要有新策略.为了让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加行之有效,德育工作者将被被委以重任,新形势下,高校的校园文化有待完善.积极吸纳优秀的地域文化,各民族各行业的优势及特点,为德育模式的创新添砖加瓦,为了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状态,学校全面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使高校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乐观向上,益于身心的良好风气,可以积极争取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4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需求,切实提出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且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人文情操为根本目的,并以尊重和了解学生主体性和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的主动精神、本着开发高校学生智慧潜能为准则、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研究对象的教育.目前教育界大力提倡的以学生文本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强调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的新型模式,完全是以学生为本,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高校学生爱国情操,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意识.积极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科学培养的新型模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全面提高的新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模式.

〔1〕高军,李庆华.基于现代思维方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考.学习与探索,2008(4).

〔2〕李庆华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2008(6).

〔3〕于卫军.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探析.中国青年研究,2008(11).

〔4〕孙立军.人本主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5〕吴秋凤.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