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加参颗粒中紫丁香苷含量
2012-08-06彭敏,谭洁
彭 敏,谭 洁
(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药品检验所,湖南 吉首 416000;2.南华大学药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常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的治疗[1]。刺五加根中含有绿原酸、紫丁香苷、异嗪皮啶葡萄糖苷和去羟栀子苷[2],其中紫丁香苷为主要成分之一。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紫丁香苷作为测定指标建立了五加参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 Agilent公司);G1315B,G1315C XL型检测器;XS205DU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MJ-600型超声波清洗仪(无锡市美洁超声设备有限公司)。紫丁香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1574-200201,供含量测定用,含量为 95.6%);五加参颗粒(批号分别为 090401,090402,090601,090602,090603,规格为12.25 g/块,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3%甲酸溶液(体积比12∶88);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
2.2 溶液制备
称取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12 h以上的紫丁香苷对照品约10 mg(实称10.26 m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2],即得每1 mL含0.205 2 mg的对照品贮备液。精密吸取对照品贮备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含0.020 5 mg的对照品溶液。取样品1包内容物,研细,取约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至室温,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按处方取缺刺五加的阴性样品5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专属性试验:分别精密吸取2.2项下3种溶液各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见图1。可见,在对照品溶液色谱主峰处,供试品溶液具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阴性对照品溶液则无此峰,说明样品中其他成分对紫丁香苷的测定无干扰。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0.205 2 g/L)0.5,1.5,2.5,3.5,4.5,5.5 mL,分别置 25 mL 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摇匀。分别吸取上述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积分值。以进样量 (μ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 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 Y=0.000 000 476 X+0.001 086 384 5,r=0.999 9(n=6)。结果表明,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41 04~0.451 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5次。结果紫丁香苷峰面积的 RSD为0.4%(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 0,1,3,6,10 h时进样,测定峰面积。结果紫丁香苷峰面积的 RSD为0.6%(n=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配制后10 h内稳定性良好。
重现性试验:按拟订的含量测定方法,取同一批样品6份,依法测定。结果紫丁香苷的平均含量为0.300 6 mg/g,RSD为1.1%(n=6),表明方法重现性较好。
加样回收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6份,分别加入紫丁香苷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并测定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紫丁香苷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2.4 样品含量测定
按拟订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5批样品,以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批号为 090401,090402,090601,090602,090603 的样品中紫丁香苷的含量分别为 0.300 2,0.305 7,0.308 5,0.304 7,0.297 9 mg/g(n=2)。
3 讨论
在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对加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提取溶剂70%乙醇、乙醚、甲醇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以甲醇超声提取30 min的效果最理想。对流动相组成及比例进行了反复试验,结果以乙腈-0.3%甲酸溶液(体积比12∶88)为流动相,分离效果较好。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五加参颗粒的质量控制。
[1]WS3-B-2474-9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三册)[S].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