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连纱条治疗压力性溃疡患者局部组织中VEGF的变化

2012-08-04张雅兰王晓媛王自辉段旭东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疮面纱条性溃疡

张雅兰 王晓媛 王自辉 段旭东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重症压力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压力性溃疡局部创面的临床处理是影响压力性溃疡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中药外用治疗压力性溃疡具有消除创面感染、炎症反应,清除坏死组织,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人体体内最强的一种血管生长因子,在刺激血管的发生与生长及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观察压力性溃疡患者局部组织的VEGF等的变化及其形成机制,并观察中药对压力性溃疡患者局部组织的VEGF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压力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平均(66.5±9.0)岁,其中脑血管病24例;截瘫5例,外伤及手术相关性疾病20例,肝脏疾病1例,内分泌疾病7例。对照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平均(67.4±8.8)岁,其中脑血管病22例,截瘫3例,外伤及手术相关性疾病17例,肝脏疾病2例,内分泌疾病5例,心血管疾病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标准 ①一般诊断标准参照压力性溃疡分期标准〔1〕进行分类Ⅰ期:局部皮肤发红,迁延24 h不消退。Ⅱ期:皮下形成水疱,结成痂壳或表皮溃破。Ⅲ期:溃烂深达皮下组织,常呈灰白色,时有脓性分泌物。Ⅳ期:溃烂深达肌肉甚至骨组织常有臭味,表面坏死组织多。②病例纳入标准:Ⅲ期、Ⅳ期压力性溃疡纳入治疗组、对照组。病例排除标准:Ⅰ期、Ⅱ期压力性溃疡排除。对选择病例进行临床压力性溃疡分度的确定:由两名医师共同检查患者,共同判定患者压力性溃疡分期。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先采用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中高敏的抗生素静点及冲洗伤口,手术清除局部坏死组织,中药化腐清疮后采用黄连纱条引流、外敷。如果分泌物较多可每日换药一次;如果分泌物较少,可2~3 d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黄连纱条制法:组成为黄连、黄柏、姜黄、当归、生地等。将上药入麻油炸枯去渣,入无菌纱布蘸取药液湿敷创面或引流。对照组:先采用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中高敏的抗生素静点及冲洗伤口,在清除坏死组织清创后,采用利凡诺(雷佛努尔)纱条引流、外敷。换药的时间同治疗组。取组织的时间与治疗组相同。

1.4 日常护理 患者全部使用自动充气防压力性溃疡气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减少局部摩擦,翻身1次/2 h,夜间不超过3 h,昏迷、肥胖或不宜翻身者,抬高床脚30°~40°,每1~2 h用10 cm软垫垫于患者腰骶部,增加局部通透性,减轻局部压力。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各组治疗前及第1、2疗程末分别以安舒妥贴膜外覆创面。细红笔沿创缘画线,按贴膜上的方格数计算创面面积,其中上、左侧压线方格不计入,下、右侧压线方格计入。临床治愈:痊愈为溃疡面完全愈合,已形成瘢痕或痂皮。显效:溃疡面面积减少>70%;有效:减少30% ~70%;无效:减少<30%。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分别取出各组局部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的VEGF的表达。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有效率采用χ2检验,VEGF的表达采用t检验,不同组别间进行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t检验,相同组别不同治疗时间点进行对比,采用3个样本比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应用外用中药黄连纱条对压力性溃疡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痊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2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9%(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从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变化情况看,治疗组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疮面感染情况,治疗组在改善疮面感染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压力性溃疡局部组织VEGF的表达也是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相同治疗时间点两组组织内VEGF的表达(±s)

表1 相同治疗时间点两组组织内VEGF的表达(±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时间点 对照组(n=52) 治疗组(n=57)0.5442±0.0274 0.5353±0.0680治疗1疗程 0.6362±0.0605 0.7016±0.06411)治疗2疗程 0.4990±0.0155 0.9598±0.02251)治疗前

3 讨论

压力性溃疡局部创面的临床处理是影响压力性溃疡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外用药的作用及疗效分析《医学源流》:“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外用中药,现代医学认为具有改善微循环,纠正血液高凝状态,促进局部组织修复作用可以直接进入深部脓腔和肌腱间隙,清除创面的致病菌,引流潜腔中的脓液,有效地防止和控制感染的发生〔2〕;中药外用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患处部位,使其有效成分直接被局部皮肤吸收,还能加速坏死组织自溶和保持疮面的湿润,简化清创过程,减少继发性损害。同时湿润的疮面能保护肉芽颗粒,有助于疮面的上皮化,促进疮面愈合,从而减少致残率〔3〕。本课题中的中药黄连纱条外用,采用祛腐生肌,煨脓长肉的理论,只有腐肉脱落,才能长出肉芽,迅速愈合。中药所煨之脓不是坏死组织溶解而产生的,而是血浆内的各种成分自血管向外渗出的物质,如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其中巨噬细胞被认为是细胞修复的“指导员”,它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伤口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肉芽形成,同时,中药外敷增加脓液渗出。

VEGF有4种不同的亚型,在人类细胞中的氨基酸残基数分别为121,165,189,206,是由同一基因因 mRNA 剪接差异而生成的不同表达产物。VEGF在体内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在体外则作为内皮细胞选择性的有丝分裂原。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它能改变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VEGF的表达情况基本可以展现组织修复再生的情况。

现代医学对压力性溃疡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外科手术、换药及特殊设备治疗等方法,外科手术虽然可较好地去除溃疡面坏死组织,但由于重度压力性溃疡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单纯手术可能加重患者原发病从而产生更大危险。单纯换药对重度压力性溃疡效果较差,耗时较长,因而应用受限,多用于轻度压力性溃疡。故对重度压力性溃疡的治疗多倾向采用联合治疗,以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外用抗生素、消毒剂以抗感染,加速伤口愈合。一些著名的中药方剂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表明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去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生长的作用,而且具有一药多用,费用低廉的优点,适合临床使用。

1 殷 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2.

2 矫浩然,李云平.张庚扬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4):311-3.

3 张润玲,王 琴,张 贇.中药外洗治疗辅助治疗糖尿病足25例〔J〕. 陕西中医,2005;26(10):1054-5.

猜你喜欢

疮面纱条性溃疡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基层医院应用自制简易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