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控: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2012-08-02丁建华
□文/丁建华
(作者为绍兴市财务总监管理中心主任)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构建完善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实现企业发展与风险管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加强企业风险管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财务总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体而言,目前企业风险管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风险管控工作,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风险管控:现实的课题
加强企业风险管控,预见和防范面临的多样化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财务总监必须面对的更具实践意义的课题。
推进转型升级,需要强化企业风险管控。当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面临诸多经营风险,一是发展战略调整的风险;二是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风险;三是技术改造投入的风险;四是管理改革创新的风险;五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风险等。能否有效防范化解这些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强化企业风险管控。目前,绍兴企业的跨国经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风险。主要有:一是国际金融风险;二是政治风险;三是主权风险;四是国有化风险;五是恐怖主义风险等。能否有效防范风险,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跨国经营。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需要强化企业风险管控。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保证。随着国内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强化企业风险管控,建立全面风险监管体系。
需要管控的十大风险现象
企业风险无处不在,种类很多。从绍兴的实际情况看,当前要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有以下十大风险现象。一是产品风险。这是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商品供求关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传统成熟产品受融资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有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弱化。新兴产品需要市场营销拓展和核心技术支撑,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竞争力提升的风险。
二是项目风险。这是经济转型中面临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宏观政策调整,导致部分大项目无法开工建设,部分大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益,企业面临难以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三是环境风险。这是科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长期来,企业经营方式粗放,高污染、高排放导致环境破坏引发的事件纠纷不断发生,企业面临如何改善环境和降低环境破坏造成影响损失的风险。
四是财务风险。这是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问题。不少企业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资产流动性差,可供抵押资产少,盈利能力小,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五是融资担保风险。这是宏观政策从紧带来的问题。由于国家贷款收紧,地方性政府融资平台缺乏有效担保,举步艰难,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六是市场风险。这是市场价格波动面临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产品价格受原材料价格、汇率和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个别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七是战略风险。这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一些企业经营者,盲目求大求全,制定了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企业未来发展埋下潜在风险。
八是政治风险。这是跨国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运营所在国家的政治稳定性,以及所在国家的商品准入制度、防止反倾销等风险。
九是法律风险。这是企业经营不规范面临的问题。随着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或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企业必须面对经营行为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十是声誉风险。这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引发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以及某些意外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面临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强化风险管控重点环节
强化风险管控是现代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加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标本兼治,健全机制,构建完善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企业发展与风险管理良性互动、相互促进。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深化完善监管体制,致力夯实管控基础。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善规范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基础。当前,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健全机制。按照《公司法》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加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党组织、职代会建设,明确职责和权力,健全制度,真正形成权力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各司其责、有效制衡的机制,确保企业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规范运作。二是选好班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成员要严格按规范选配,合理组成班子。积极探索建立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制度,形成互相监督和权力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一把手负责制”,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完善机构。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专事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以及独立风险研究预警和处置小组,形成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风险管理部门为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覆盖所有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保证企业风险防范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调整完善管控方式,致力整合管控合力。一是切实转变管控思路。要从重视微观管控向宏观管控延伸,从重视实物资产管理向价值评价延伸,从事中、事后管理转到事前决策管控。二是完善管控重点和方法。针对企业现状,重点关注当前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领域,如企业高风险业务、成本费用控制环节、重大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环节,资金使用权用和控制环节等,采取相应的管控办法,提高企业风险防控体系的效用。三是整合建立公开有效的监控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内部风险管控的同时,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强化会计、审计制度监管,有效整合财政税务监督、工商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资源,发挥各种监督优势,形成监控合力。
引进和培养风险管理人才,致力提升管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关键靠人才。针对当前企业风险管理队伍现状,要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内部培养。一方面根据风险管控岗位的需要,依托市场,公开招聘一批风险管理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另一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管控能力,努力在企业内部培养形成一支风险管控建设主体力量。二是借用“外脑”。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借助社会中介机构、风险咨询公司的专业人才,协助企业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建设,为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服务。三是危机训练。通过加强日常危机防范训练,一方面检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预警系统、预案体系等环节的不足之处,查漏补缺,完善体系;另一方面,锤炼管控人员的实战能力,增强管控人员的动力和压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建立完善管控制度,致力营造管控法治环境。一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和风险管理策略目标,针对企业战略、规划、投融资、市场运营、财务、内部审计、法律事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物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各项业务和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规章和措施,规范企业行为,为风险管理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规范。明确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的标准和业务流程、风险信息系统和风险组织职能、风险处理职责和措施,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使企业的风险管控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在制定规范意见时,要差别对待,注意可操作性、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围绕“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等重点内容,从制度上规范决策行为。建立重大事项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制度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不断规避经营风险。四是建立风险防范预案。根据不同企业实际,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明确处理措施、责任人员,量化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