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世锦赛马拉松速度变化特征的分析及启示
2012-08-02束景丹马硕王正然
束景丹,马硕,王正然
(1.中国农业大学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北京 100083,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1 前言
马拉松属于周期性耐力型项目,总距离为42.195 km,较长的距离使得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合理分配速度。以柏林世锦赛马拉松运动员速度分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速度分配的特征,对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速度分配具有参考价值。同时根据其速度变化特征,对我国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一些建议,以有利于提高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9年柏林世锦赛马拉松比赛进入前三名的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关于马拉松训练、速度分配的文章,以及第29届柏林世锦赛马拉松比赛的成绩资料获取马拉松分段成绩。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7对柏林世锦赛马拉松项目前三名的男、女运动员的分段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纳分析,找出比赛的速度分配特征,并根据我国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提出训练中的改进措施。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马拉松运动员速度分配特征曲线
马拉松选手在平时训练中,一般以5 km为一段落,以此来进行计时训练,训练自己对时间和速度的掌握[1],因此本研究分析时也以每5 km为研究时段来进行。
图1 柏林世锦赛男子马拉松前三名速度变化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男子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变化较多,前5 km运动员采取加速跑,将自己与其他运动员区别出来,使自己能够处于第一集团,在距离逐渐拉开之后随后采取匀速跑,以保持自己的体力,10~15 km速度变化不大,保持在14分52秒到14分45秒之间,速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直到18公里处速度开始降低,1、2名的运动员逐渐将第3名的运动员落在后面,同时1、2名的运动员速度基本保持吻合,两名运动员采用跟随跑直到35 km处,第一名运动员才采用加速跑与后面的运动员拉开距离。男子运动员的整体速度曲线呈现“V型”。第1名运动员速度始终高于其他运动员的速度,在35 km以后就开始加速,速度明显高于其他运动员。
图2 柏林世锦赛女子马拉松前三名速度变化曲线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分配呈现“W型”,开始15 km速度逐渐递增,每5 km的时间从17分43秒下降到17分08秒,随后运动员为保存体力,逐渐降低速度,到20 km处时速度有一个小幅度的下降,此时的用时为17:40,在接下来的5 km运动员为保持体力,速度仍然在缓慢降低,随后随着比赛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开始逐渐加速,且速度增加非常快,5 km所用时间从17分45秒直线下降到16分25秒,此时随着比赛距离的增加,运动员疲劳加剧,35 km处速度开始逐渐降低,以低于平均速度前进。总体上,开始时运动员的速度较快,略高于平均速度,后半程速度低于前半程,也低于平均速度。
与男子运动员相比女子运动员的速度变化较大,运动员前半程一直在加速,中间逐渐减速,随后的后半程一直呈现直线加速的状态,直到最后7 km因运动员体力不支才逐渐降低速度。男子运动员的竞争则没有女子的激烈,运动员在最开始20 km加速之后速度则逐渐开始降低。根据图1和图2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前5~10 km速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随后保持高速的匀速跑,到了后半程速度则开始下降。运动员在一开始的时候速度并不快,这主要是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在运动开始的初期有较大的惰性,如果跑速过快则容易导致呼吸、循环系统不能和肌肉的快速收缩同步进行工作,氧的供应量暂时落后于氧的需求量,从而造成乳酸的堆积和疲劳的产生[2]。
运动员比赛全程速度分配大致均呈“匀速跑”特征。长期的高水平训练,使运动员形成了极强的“速度节奏”控制能力。研究表明:研究对象的比赛速度分配呈匀速跑特征,在比赛中采用匀速跑是比较科学的方案,可保持机体有氧代谢过程的稳定,合理地使用能量,避免乳酸大量堆积。采用“匀速跑”是运动员发挥水平,创造好成绩的最佳选择[3]。匀速跑最大特点就是能合理地使用能量,使氧的供给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节省体力,减少消耗并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在比赛中,运动员很少采用绝对匀速跑的速度分配方案。由于当今的优秀长跑运动员实力大都相差不大,在比赛中交替领先,竞争激烈使得全程跑的分段速度呈波浪式的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这是必然。
3.2 速度百分率的比较
段落速度百分率(段落成绩/全程成绩×100%)是运动员比赛中速度变化的具体表现[4],段落速度百分率可揭示运动员全程速度分配的规律,运动员段落速度百分率小说明此段落速度较快,反之则速度较慢[5]。
表1 运动员速度百分率及段落成绩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子运动员速度百分比的变化率在11.6% ~12%之间,平均速度的变化率为11.8%,男子运动员有4个段落速度高于平均速度,有一个段落与平均速度相平;女子运动员有4个段落的平均速度变化率高于平均值,说明运动员一半的时间是处于加速阶段;女子运动员的平均值的范围在11.4% ~12.2%之间。研究表明,运动员比赛全程中各段落速度百分率整体上差异较小,各段落速度百分率特征基本相同。
3.3 对我国马拉松运动项目训练的建议
大型比赛中马拉松运动员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较高,后半程速度则逐渐下降,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果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后程速度能力则会在比赛中占有极强的优势。为了提高后程速度运动员必须着重加强速度训练以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3.1 提高运动员的阈值速度
高速度跑的主要标志就是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最大速度高,即运动员的阈值速度高。马拉松是周期性耐力型项目,训练量是基础,强度是关键。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推到一定高度,因为运动员的比赛速度是无氧阈速度的98~102%。如果运动员阈值速度低,会直接导致比赛过程中平均速度低,成绩不理想。从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和一些资料报道上看,我们总的训练负荷和有效训练远远不够。
为了提高无氧阈水平,机体必需在无氧阈值的强度之上进行工作,但仅仅在稍微超过这一阈值时才能适应一个较高的运动水平。所以在训练时速度节奏的选择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的5%到15%(比如,马拉松成绩在2小时8分的男运动员,练习强度应为2分55秒到2分45秒每公里;运动成绩在2小28分的女运动员,练习强度应为3分25秒到3分10秒每公里)[7]。这可更多地动用与有氧供能相关的各功能机制,同时也部分地刺激乳酸的产生。跑的速度比血乳酸值4mmol/l时相对应的速度快时,可增加快肌纤维Ha型参与工作的比例,这部分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会提高。这就使得肌肉在同一时期内有更多的氧可以利用,这也将引起无氧阈的提高。
3.3.2 重视有氧能力的积累
马拉松项目是有氧功能为主的项目,但是目前的训练中却过多的突出混氧训练,试图通过负荷强度的提高,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没有将耐力素质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我们应该增加有氧训练比例,重视有氧能力的培养。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和训练学角度出发,考虑不同训练负荷和强度对运动员机体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根据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个体特点制定出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制定细致的强度分级来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对其专项运动成绩的影响。使有氧训练与混氧训练等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有机的结合,形成符合马拉松项目特点和运动员个体的最佳训练方式,既能够有效地促进耐力水平的发展,又能提高专项成绩。
3.3.3 在马拉松的训练中应加强速度训练与中长跑训练的结合
将马拉松的训练与中长跑训练相结合以提高运动员5 000米、10 000米的水平,并将速度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两次代表我国参加奥运会的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任秀娟从1995年开始就参加5 000米与10 000米的比赛,并且成绩逐渐提高,10 000米成绩已达31:13:21。事实证明,任秀娟马拉松水平是随着5 000米与10 000米水平的改进而提高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进一步强调提高速度的重要性,要增加高原、丘陵、山坡的训练,以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腿部力量,这对提高速度是极为有利的。需紧密与中长跑项目衔接,增加有效距离的跑量;增加场地训练;增加参加5 000米和10 000米及公路异程接力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为马拉松跑奠定速度基础[6]。
3.3.4 加强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马拉松是跑类项目距离最长的运动项目,我国的传统马拉松训练主要以量为主,一味地追求运动量,强调发展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很少人去探讨如何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专项力量素质和相应的身体训练水平。事实上,随着现代马拉松运动的快速发展,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还必须具有优秀专项力量素质和相应的身体训练水平等综合能力。因此,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高质量的专项训练的前提。教练员应转变训练观念、更新训练手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加强马拉松运动员专项需要的身体素质,为运动员专项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训练中须采取有效的、专门的循环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来提高运动员的下肢支撑力量耐力肌群和各关节力量耐力及动作的柔韧灵活协调能力。发展运动员的全身力量,改善日常跑、跳的负荷承受力,如脚、膝、髋、背的力量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和改善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和腰腹肌肉力量。
4 结论
4.1 柏林世锦赛男子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曲线图大体呈“V型”,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变化曲线图大体呈“W型”。男子运动员后半程速度明显低于前半程;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竞争较激烈,呈现加速-减速-再加速-减速-冲刺的局面。
4.2 男、女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率均不大,保持高速度的匀速跑是马拉松速度分配的重要特征。
4.3 建议我国马拉松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加强速度训练以及保持高速度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有氧能力的积累,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使训练既符合马拉松项目的特点又能适合运动员个体发展需求。
[1]王金保.对马拉松运动员全程跑中的速度浅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J].2005,26(4):68.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303.
[3]翟丰.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比赛速度分配与模式建立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61 -66.
[4]易玉玲.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比赛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1(17):53.
[5]吴叶海.中长跑间歇训练中分段距离练习速度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5):54 -55.
[6]张艳平,翟峰.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与速度分配特征[J]辽宁体育科技 2002,8(4):13.
[7]何庆忠.马拉松训练方法的演变及其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