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岁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012-08-02张宏
张 宏
(烟台大学体育教学部,山东烟台 264005)
正确选材及其科学的体能训练是减少淘汰率、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与保障。16~17岁这一年龄段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级选材及运动成绩攀登世界高峰的关键时期。跳高是体能类快速力量性项目[1],影响运动成绩的两大因素是运动技术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而决定运动能力高低的主导和关键因素是体能。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体能评价指标这一体系入手,研究16~17岁这一年龄段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探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影响跳高运动成绩的因素,并建立反映这一年龄段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单项评分标准、等级评价标准和体能综合水平等级评价标准。对运动员体能水平实施科学评估,为进一步调控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与操作方法,可有效为教练员实现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构想和战略方案服务,为中级运动选材及其体能锻炼提供体能导向模型,制定科学化的体能训练计划。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东省及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的部分优秀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共26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均为骨龄在16~17岁年龄段的优秀选手,均符合运动成绩16岁不低于190~200 cm;17岁不低于200 cm的成绩标准。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逐步回归法;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法;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有效评价指标的筛选,应建立在经验选择、专家筛选和统计优化三个程序上。在阅读文献、专家访谈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概念-操作化-指标”的程序,依据训练理论对体能结构的分类,将初选指标降维为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运动素质指标和健康水平指标,以专项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的分层逐步回归分析,以筛选出影响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有效指标。
2.1.1 身体形态指标的统计优化结果
形态是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是影响运动员是否适合从事某项竞技运动的基本物质基础。身体形态的发展是有机体量变的结果,形态的发展也是机能水平提高的基础,形态上的变化也会导致机能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反映出专项运动员形体的特征和优势。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影响16~17岁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为“克托莱指数”、“踝围/跟腱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筛选的身体形态指标较为理想,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为0.818,表明回归方程的入选指标与因变量高度相关;决定系数R2为0.668,说明入选变量分别反映了总变量66.8%的信息量。F检验表明,两个回归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16~17岁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筛选结果(N=26)
2.1.2 身体机能指标的统计优化结果
跳高运动中,机体是在短时间高速助跑的前提下完成起跳,使自己的身体达到最高速度,也是腾越高度的前提,追求最高速度的特点决定了运动能量代谢特点以无氧代谢为主,由于一个完整的背越式跳高比赛动作在10 s内可完成,所以能量代谢基本上由ATPCP(磷酸原)代谢功能系统完成。另外,由于跳高项目的专项特点,对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选择了ATP-CP、血睾酮水平、选择反映时和足反应时几项指标,并以跳高成绩为因变量(Y),以上述机能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为0.868。F检验表明,两个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16~17岁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筛选结果(N=26)
2.1.3 运动素质指标的统计优化结果
运动素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运动员有机体形态特征的综合表现,是从事运动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运动员要在训练和比赛的特定环境下承担运动负荷乃至极限负荷的状态下进行活动,因而要在有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挖掘其运动潜力,只有在人体先天自然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对其中可变异的部分施加影响,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改善其形态和机能,增进其健康和提高竟技能力。使身体素质适合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的需要,以此反映出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特征和体能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见表3),影响16~17岁运动员的素质指标为“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助跑摸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为0.937,远大于可接受回归方程R=0.7的要求,表明回归方程的入选指标与因变量高度相关;决定系数R2为0.879,说明入选变量分别反映了总变量87.9%的信息量,说明筛选的运动素质指标较为理想。F检验表明,两个回归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3 16~17岁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筛选结果(N=26)
2.1.4 健康水平指标的统计优化结果运动损伤是影响健康水平的具体体现,健康的好坏又影响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运动损伤的程度、损伤的恢复情况成为影响运动员体能水平和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从机体生长发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运动员的下肢支撑器官的力量相对较弱,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而运动训练是促进其身体发展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特征,有侧重的发展某些体能,减免和预防运动损伤,保证有机体的健康,才能提高其体能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见表4),影响16~17岁运动员的健康指标为“现病史损伤程度”。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为0.816;决定系数R2为0.666,说明入选变量分别反映了总变量66.6%的信息量。F检验表明,两个回归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4 16~17岁运动员健康水平指标筛选结果(N=26)
2.2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优化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灰关联分析及权重的确立
组成复杂事物的各要素对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在利用各要素效应反映和描述事物的概貌和状态时,它们的作用也不一样,特别是进行数量分析时,各要素的这种效应更应该精确地反映出来,一般情况下,上述效应是通过权重加以体现的。本研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跳高运动员成绩的诸多体能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的关联度大小反映了体能指标与运动成绩间的灰色相关性,从侧面反映了它们对跳高成绩的贡献大小,并在此基础上排出入选指标的关联序,找出影响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的主要因子,以便为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权重系数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各入选指标与运动成绩间关系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运动员体能各因素对运动成绩的贡献量大小,还将有助于我们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从表5中可以看出,影响16~17岁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筛选指标的关联度大小分别为:X8>X6>X3>X7>X1>X9>X2>X5>X4。运动素质因子在关联序中的排列为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助跑摸高净跳高度、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它们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为:0.9871、0.8250、0.7282;身体形态因子在关联序中的排列为踝围/跟腱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克托莱指数,它们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为:0.7306、0.7176、0.7094;健康水平因子在关联序中的排列为现病史损伤程度,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为:0.7123;身体机能因子在关联序中的排列为足反应时、血睾酮水平,它们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为:0.7089、0.4056。由此可以看出,对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影响最大的三项指标中,即有反映运动员弹跳力的运动素质,也有反映机体发育水平的身体形态,但却没有反映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的指标。
表5 16~17岁运动员体能指标关联度、关联序、权重系数
2.3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评价标准的设计与制定
划分评价等级依据的界值(或区间值),在测量学中称为标准。设计评价标准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常见的评价标准主要有评分标准和评级标准(或称等级标准)。评分标准是指每项指标在不同的得分(如0分、5分、10分等)对应不同的指标值或区间值;评级标准是指每项指标在不同的等级标准(如上、中上、中、中下、下)对应不同的指标值或区间值。评分标准又可分为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分标准,而评级标准又可分为单项评级标准和综合评级标准。
2.3.1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
建立评分标准是为了使跳高运动员的各项指标中的差异得到客观的定量化反映。本研究采用百分位数法[2],制定单项评分表(表6)。根据这一单项评分表,便可查出影响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体能指标的得分,根据得分可反映出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各指标在评分表中所处的位置,为评价运动员各指标所代表的体能关键因素现有水平提供依据,进而实现对不同运动员在体能各指标方面进行横向比较。
表6 16~17岁运动员体能水平单项评分表(N=26)
2.3.2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等级评价标准
通过单项评分表,我们可以直观地判定运动员在各指标中的得分情况,但如果不建立运动员体能各入选指标与综合体能的等级评价标准,便无法科学地判断运动员在体能入选指标与综合体能方面的层次和水平,为了能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在各年龄段各指标单项及综合体能方面的差异,我们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能等级评价标准(见表7)。所建立的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等级评价表,可以清晰地反映运动员各入选指标所处的等级和位置,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体能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合理规划训练过程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增强了选材和诊断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表7 16~17岁运动员体能水平等级评价表
2.3.3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综合等级评价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必须在单项评分评价和等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各指标对跳高运动员体能的作用大小(权重不同)进行评价,运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其综合评价标准(见表8)。计算体能综合得分的公式如下:
Y16~17岁=X1(大腿长/小腿长+足高)×0.1100+X2(克托莱指数)×0.1087+X3(踝围/跟腱长)×0.1120+X4(血睾酮水平)×0.0620+X5(足反应时)×0.1086+X6(助跑摸高净跳高度)×0.1264+X7(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0.1116+X8(半程助跑背越式跳高)×0.1513+X9(现病史损伤程度)×0.1092
表8 16~17岁运动员体能水平综合评分评价等级标准
按照以上步骤,计算出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综合得分,并可根据运动员的综合得分,实现对不同年龄段跳高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的排序,并根据各运动员在整体中所处的等级和位置,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便于使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体能的优劣,合理规划训练过程,提高体能训练效果。另外,本文的研究对象属于中级选材的年龄阶段,并且运动成绩均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较为优秀水平的行列,对这个年龄阶段跳高运动员的群体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因此,建立体能综合评价标准对于有效评价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优势,进行准确中级选材提供了理论支持,对诊断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3 结论
3.1 在经验选择、专家筛选和统计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16~17岁优秀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4类9项指标,涵盖了影响跳高因子的所有要素指标。
3.2 影响16~17岁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影响最大的三项指标中,即有反映运动员弹跳力的运动素质,也有反映机体发育水平的身体形态,但却没有反映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的指标。根据对16~17岁关联分析的变权排序结果,对运动成绩的贡献依次为:运动素质>身体形态>健康水平>身体机能。
3.3 少年男子跳高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体能水平等级评价标准;体能水平综合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对于有效评价跳高运动员体能水平优势,进行准确中级运动选材提供了理论支持,对诊断运动训练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1]全国体院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6.
[2]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78.
[3]冯连世,等.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454.
[4]袁运平,戴名辉.100m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151 -154.
[5]徐佶.世界跳高运动发展特点及其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80 -85.
[6]吴正耀.对现代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 -52.
[7]张英波.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J].体育科学,2001,(4):24 -28.
[8]吴正耀.现代高水平运动员体能结构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3):53 -54.
[9]马丽亚.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体系和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24-27.
[10]高秀明.影响当前男子跳高成绩增长因素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7):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