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游传统民居厅堂分析

2012-08-01

山西建筑 2012年14期
关键词:厢房厅堂天井

郭 芬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浙江温州 325000)

0 引言

长江中游地段属湘、鄂、赣三省交界地段,三大水系(洞庭湖、汉江、鄱阳湖)均在此汇合交缠,水系的复杂、历史上行政区划的演变使得这一带传统民居呈现多样化的特色。而厅堂亦是建筑中最能表现社会文化的实体物质,在民居的营造过程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同厅堂的形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使用功能也不尽相同。

1 厅堂的类型

不同的区域历史地理背景产生不同的区域文化,不同空间方位的厅堂亦承载着不同功能空间,在建筑构造上亦呈现不同的方式,按照建筑学方位角度将此区域厅堂分为以下三类来进行分析与论述。

1.1 前后厅堂

厅堂空间均是以中轴线序列分布,同一轴线上,依据不同方位进深,亦可将厅堂分为前厅(门厅)、中厅与后堂,典型案例便是街屋建筑,这类建筑只有一条轴线,平面狭长,所有功能空间依据这一轴线纵向展开。

前后厅堂实例——程集镇126号民居。

此民居为沿街三开间,面阔总长7.85 m,进深23.47 m。主要构架以木材为主,天井天斗式建筑。外墙隔断为青砖构造,内部隔断为木板材料,部分区域上部带有阁楼。由外向内功能依次布局为前厅→天斗(见图1)→中厅→天井→后堂。典型四水归堂式设计。三间不同方位的厅堂也各有所职,前厅主要承载对外经营的功能,右边开间作为主要的经营场所,陈列商品,并向外挑出部分平台与外面尽量衔接与延伸。中间开间作为出入交通要道,由三扇对开门组成。中厅作为主要的交通主线,连接前厅与后厅。也是整个民居采光、通风的主要功能区域,具体形制表现为天斗式的天窗,在物理空间上则隔而不断。后堂空间是家庭内部主要的活动空间,为了保证其私密性,与天斗相接处设置了格栅门。

图1 程集镇126号民居天斗

1.2 上下厅堂

上下厅堂与前后厅堂除去在方位的差异,在功能方面基本一致。这种厅堂形制的出现主要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多临水或临山,进深较短,无法向后延续,只能向上发展。一层厅堂作为经营与对外功能,二层厅堂为家庭内部空间。

上下厅堂实例——周老嘴罗氏108号民居。

房屋历史大约有300年,现居住罗氏兄弟两户人家,面阔三开间,二进一天井,抬梁与穿斗结合的结构,房屋为两层构造。一楼厅堂主要为对外经营与聚居之所,一层进门右边作为餐馆经营空间。楼上厅堂空间没有明显隔断,与周边厢房的二层空间成为一体,现二楼空闲。据房屋主人口述房屋二楼以前住人,楼上厅堂主要为起居空间,其他为住宅空间,后闲置下来,居住空间迁至一层堂两边的厢房。上下厅堂依靠一层两边厢房内部的楼梯连接,一楼的前后厅堂则以天井做空间分界与隔断。

1.3 多轴线厅堂

此类厅堂是在前后厅堂的基础上,以此类厅堂为一个子单元,多个这样的子单元组合,形成多轴线厅堂。整个民居以一条中轴为主线,生出其他次轴,每条轴线依次设置厅堂,依据不同功能主次分明。这类民居一般颇具规模,属血缘村落或大户人家。

多轴线厅堂实例——江西罗田士大夫弟。

原始房屋颇具规模,总占地面积5 500 m2,属抬梁式构架,厅堂高大开阔,以上为尊的樘板为“凹”形,以便前后厅堂交通的通畅。现存房屋厅堂有八处,依据不同功能主次分明,在主轴线上,依次设置有前堂、过堂、正堂与后堂,前堂与过堂均属交通空间与过渡空间,正堂则是对外招待宾客,对内活动中心的场所,后堂则是祭祀先祖的绥福堂,还有其他的一些偏堂则分别承担不同功能,分别为长辈颐养天年的天和堂(正后堂),家人自由聚集场所的敦厚堂(偏后堂),讲理说法、调解纠纷的叙彝堂(偏正堂)等等。此类民居厅堂依据功能的不同在装饰陈设上也有所区别,在祭祀祖先的后堂,以上为尊的方位设有香案与祖先牌位,子女读书的厅堂两边樘板上挂有字画,在以上为尊的樘板上挂有孔子画像,体现了江西尊师重道民风习俗。

多轴线厅堂实例——湖南张谷英大屋。

张谷英大屋建于洪武年间,历经明清两朝,至今形成以当大门、王家锻、上新屋三座建筑群体组成的血缘村落,为典型的清代江南庄园式民居建筑群。

整个建筑平面呈“丰”字造型,每个子单元由厅堂、厢房、天井组成,每个子单元左右之间利用不足1 m的巷道连接,前后之间则是樘板与天井分割。樘板开启自如,厅堂大小规模也能相应的灵活改变,除去主轴上最后一进后堂屋为祭祀祖先之所,其他厅堂均为每个小家庭的公共活动空间。厅堂空间高大开阔,与旁边二层厢房同高,约7 m,抬梁式构架。

1.4 厅堂与周边空间的关系

与住宅空间的关系:

厅堂与住宅之间的位置关系通常呈一字形,民居基本形制的一明两暗就能很好的解释这种格局。所谓的一明是指具有开放形态的厅堂,两暗则指厅堂两边的厢房,属于开放空间的厅堂本身没有明显的隔断来区分与厢房的空间关系,而厢房是属于私密空间,本身带有木板或墙体的围护隔断。另一种关系即垂直的上下关系,即厅堂在下,住宅空间在二层空间。从剖面图上看,亦或重叠,亦或交错,开放的厅堂空间在下,私密的住宅空间在上。

与交通空间的关系:

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交通路线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上下垂直交通,一种是横向的平面交通。而厅堂与交通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本身充当交通枢纽的功能(平面交通),联系前后厅堂空间或天井院落;

2)包含交通空间(垂直交通),即通往二层空间的楼梯直接设置在厅堂之内;

3)与交通空间互不打搅;

4)综合前三种。

厅堂作为家庭方位与功能的中心,在交通枢纽上属于发散点,是前后厅堂院落及左右厢房与巷道的连接中心。在上下垂直交通中,部分民居中楼梯的位置隐蔽在后厅堂以上为尊的樘板后不足1 m的空间里,亦或有将楼梯安置在厢房空间或天井院落空间,方位多种多样。在大规模的民居建筑中,以上三种交通关系通常是并存的,如张谷英大屋。

与天井院落的关系:

天井和院落空间是全开放的空间,厅堂是半开放的空间,在平面方位上前后相互连接,空间上则是相互包容。厅堂与院落是中国传统住宅中最珍贵的一对空间。前者是文化的核心,后者是空间的核心,两者共同反映了中国家族制度特有的空间意向[1]。

2 厅堂的禁忌与功能

2.1 禁忌

禁忌是伴随着神秘出现的,神秘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能力不能够具体的解释这个社会中的许多现象,从而产生一些观念,认为这个世界万物有灵。

厅堂禁忌体现在多重方面,在建造房屋过程上,最为重要的是厅堂结顶仪式,要“拜请三界地主、五坊宅神、鲁班三郎、十极高真”来吓唬邪鬼莫侵。对于施工的工匠,则要以宾招待,以免有些心怀不轨的工匠在建造过程上动手脚,暗藏不吉之物,引来鬼怪。在厅堂大门门楣上,挂上八卦图案或明镜,防止鬼怪的侵入。同样具有此功能的是在门上贴上门神,意为保卫家园。

民间旧俗,厅堂内忌吹口哨,迷信以为易招邪魔;忌头朝门睡于厅堂,否则无异于停尸;忌骑座门槛,更不得在上面刀砍斧劈;忌神龛上摆放杂物;忌背向神柜坐卧;忌坐于堂屋上中央;忌正对中堂放桌椅以外的杂物;有些地方还忌农具入堂;忌在神袛楹联上随意涂抹、撕扯[2]。可见厅堂禁忌之多。

厅堂的禁忌中很多习俗并没有科学依据,都是人们主观意愿凭空想象,在很多事情没有科学解释的时候,出现了这些观点与行为。但其中并不排除有些是人们长期日积月累下来的经验。

2.2 祭祖

在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耕家庭中,祭祖表现得尤为突出。家庭、家族被认为是超自然的神圣的,是个人和血族生存、繁衍的根基,在以土地为生的农耕家庭中,力求风调雨顺,子孙平安,这些都是祖先崇拜的重要传承内容之一。厅堂作为一家中心之地,被视为祭祀活动的圣地。

表现在陈设上主要是神柜、神龛、祖宗灵牌。旧时家中供奉神主的地方称为“神柜”。“家庭的长者去世,作为慰灵仪式,要将其灵魂送往天堂和祖先居住的地方,供奉其神位于中堂的神柜之上[2]。”一般人家,中堂中设一神位,上置祖宗牌位、香炉、一对蜡烛台等祭祀用品。神柜上方亦或贴有“天地国亲师”等红色贴纸或牌匾。

2.3 起居

作为家庭活动的中心,厅堂除去承载祭祀的功能,在生活中,亦是承担着家庭中生活起居的各种功能。在一些农耕家庭中,厅堂常作为厨房的延伸功能,如饭堂。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劳作中,农耕所使用的器具等也都放在厅堂的角落以方便拿取。在张谷英大屋中,厅堂空间可以随着日常生活的需要而改变空间大小,此时它能承担更多的功能,如宴请宾客,举行各种族内活动等,在大户人家的厅堂中,亦是分的更加仔细。

3 结语

不同厅堂形制的产生源于多方因素的交融。厅堂作为建筑中最为主要的空间,始终离不开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又因文化的因素与生产生活的需要产生了诸多的禁忌与其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功能。在传统民居一天天消失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只去测绘民居建筑本身,而应同时挖掘记录下来当时民俗文化对于民居形制的制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民居的空间意蕴与场所精神[3]。

[1]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上卷)[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2003:151.

[2]湖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民俗方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109,277.

[3]王其均.宗法、禁忌、习俗对民居型制的影响[J].建筑学报,1996(10):60.

猜你喜欢

厢房厅堂天井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绝 句
秋夜(1)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登堂入室
雨天
寿星(外一首)
一整夜
校园的天井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