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冷堆冷却剂泵卡轴事故分析
2012-07-30罗峰周涛侯周森陈娟
罗峰,周涛,侯周森,陈娟
(华北电力大学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
0 引言
超临界水堆(SCWR)系统是一种创新的系统,也是第4代核能系统的6种堆型之一[1]。超临界水冷堆是在高于水的临界点的温度和压力(374℃,22.1MPa)下运行的反应堆。从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延续性角度看,发展超临界水冷堆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为我国核电工业提供与国际同步发展第4代核能系统的机遇。日本东京大学OKA教授于1989年最早开展了现代超临界水冷堆的研发工作,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韩国等,也纷纷开始超临界水冷堆的研发活动。他们提出了多种超临界水冷堆的堆芯概念设计,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燃料组件设计,目前国际上提出的超临界水冷堆堆芯设计以热谱堆芯为主[2]。华北电力大学针对超临界水堆进行了确定论分析程序DRAGON与单通道热工程序的耦合研究[3]。超临界水堆的安全分析是目前超临界水堆领域的研究热点。反应堆瞬态分析主要用于反应堆瞬态过程和事故分析以及安全审查。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事属于“反应堆冷却剂流量异常”事故,对超临界轻水堆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一次冷却的超临界轻水堆而言,确保堆芯冷却剂流量是基本的安全要求。因此,研究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事故下反应堆参数情况,对超临界水堆的安全特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
1.1 电站系统
超临界水堆是一次通过循环,电站控制系统[4]如图1所示。与沸水堆相同的是:给水直接流入压力容器,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需要保持给水和蒸汽之间的平衡来维持压力容器中的冷却剂库存。超临界水堆在高压下运行,堆芯内为单相,出口温度是流量和功率的函数,没有再循环水泵,堆芯中冷却剂密度大[5]。用主给水泵、控制棒和汽轮机控制阀门作控制系统[6]。不考虑主给水泵控制,在以控制棒和汽轮机控制阀门为控制方式的情况下,对主冷却剂泵卡轴事故下寿期初主冷却剂流量、燃料通道进口流量、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堆芯压力和反应堆功率5个参数以及寿期初、寿期中和寿期末3种情况下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壳温度进行计算和输出。
图1 电站控制系统
1.2 控制体
堆芯参考日本热谱超临界水冷堆SCLWR-H堆芯设计模型[4],节点划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节点划分模型
SCLWR-H堆芯采用冷却剂“两步加热”方案,将堆芯组件分为内部和外部组件,这样可提高堆芯出口冷却剂温度。反应堆堆芯和顶部与底部炉腔简化为单通道模型。堆芯各通道轴向划分成等长度的节点,燃料通道和冷却剂通道为具有40个节点的单通道。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给水流量的8.1%进入下降腔,其余进入顶部圆腔后向下流经外部组件燃料通道、外部组件水棒通道以及内部组件水棒通道,其分配比例分别为 42.2%,19.7%,30.0%。这 4部分流量在下腔室混合后,向上流经内部燃料组件燃料通道,然后进入上腔室。底部炉腔包括下降腔,划分为20个节点;顶部炉腔包括主蒸汽管线,也被划分为20个节点;主给水管线和顶部圆腔划分为10个节点。每个节点的计算都要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2 计算模型和方法
2.1 堆芯计算模型
程序在计算过程中首先要给定初始条件,如质量流量、冷却剂温度等。进口的给水流量和冷却剂温度给定是一个时间的函数。热工水力计算在流动方向上要满足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并且各个并行通道要满足压降平衡。计算的数学模型方程如下: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动量守恒
总的压降
主蒸汽温度控制
汽轮机阀门控制
反应堆功率计算
式中:t为时间;u为速度;d为轴向距离;ρ为密度;l为通道周长;h为比焓;A为通道截面积;q为表面热流密度;p为压力;g为重力加速度;f为通道的摩擦因子;De为通道的当量直径;Δptot为总压降;Δpfri为摩擦压降;Δpacc为加速压降;Δpbuo为浮升力压降;Δpori为节流压降;w(t)为给水流量比;Kp为比例增益;KI为积分增益;e(t)为主蒸汽温度偏离额定值;Tsteam为主蒸汽真实温度;Tsetp为主蒸汽温度额定值;V(t)为汽轮机控制阀开度;K为由压力偏差转变为阀门开度的增益;p(t)为汽轮机进口压力;psetp为压力额定值;t1为准备时间;t2为延迟时间;P(t)为裂变总功率;ρ1为反应性;β为总有效缓发中子份额;λi为缓发中子第i组的衰变常数;Pi(t)为缓发中子第i组的裂变功率。
2.2 热传导计算模型
燃料棒与包壳传热模型用来计算燃料芯块和包壳的温度分布,燃料棒与包壳、气隙、冷却剂之间的传热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燃料栅元传热示意图
忽略轴向导热,燃料芯块和包壳的热量传导是由一维径向二阶微分导热方程决定的
式中:ρr,Crp,kf(T) 分别为燃料芯块或者包壳的密度、定压热容和导热系数;qV‴为体积释热率;r为半径;Tr为半径r处的温度;t为时间。
燃料和包壳导热方程以气隙作为交界面来进行联立计算式中:q″g为包壳内表面热流密度;kf为燃料芯块的导热系数;hg为气隙导热系数,这里选取经验值5.678 kW/(m2·K);Tf为燃料芯块温度;Tfs为燃料芯块表面温度;Tg为包壳内表面温度。
2.3 计算方法
在读入初始数据(给水流量、给水温度、堆芯功率等)后,先计算出各个节点的热工参数,再计算冷却剂传向慢化剂的热量,重新计算慢化剂和冷却剂的热工轴向参数分布,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慢化剂和冷却剂轴向温度收敛,然后求解燃料温度分布。比较计算所得的出口质量流量与汽轮机阀门开度决定的质量流量,如果两者之差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则改变压力,在新的压力下重新进行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计算。通过点堆方程计算反应堆功率并用控制棒控制,然后计算多普勒系数和密度系数并反馈到反应堆功率中,最后根据出口蒸汽流量确定汽轮机控制阀开度。
3 计算及结果分析
3.1 控制参数设定
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事故定义为:0 s时1台主冷却剂泵突然停转,主冷却剂流量变为额定流量的50%。设定寿期初或寿期末运行时间为20 s,所有信号的紧急停堆延时都为0.55 s,时间步长为0.01 s,每10步输出1个结果。反应堆在正常运行时保持稳定状态,事故的初始值为反应堆的稳态计算结果。
3.2 寿期初计算
寿期初主冷却剂流量、燃料通道进口流量、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堆芯压力和反应堆功率5个参数的变化情况如图4、图5所示。
图5 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事故(寿期初)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0~14.6 s燃料通道进口流量与燃料通道进口初始流量的比值主体呈下降趋势,最低到58.4%,14.6 s后呈上升趋势。寿期初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初始值为740℃,在0~3.3 s时,最高包层温度突增到872℃,此值低于事故准则下的上限值1260℃,在接下来的3.3~20.0 s又突降到417℃。堆芯压力在0~4.3 s从25.00 MPa快速降到24.36MPa,接着在 4.3~20.0 s缓慢下降到24.07MPa。在0~2.5 s,反应堆功率与初始功率的比值从100%呈急速下降趋势,2.5 s后缓慢降低,随后功率渐趋于零。
3.3 最高包层温度对比计算
寿期初、寿期中和寿期末的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
图4 反应堆冷却剂泵卡轴事故(寿期初)
图6 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对比
从图6可以看出,在寿期初、寿期中和寿期末,在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的初始值都为740℃的情况下,最大值呈梯度变化,所以,最大升高值不同。寿期初最大升高值为132℃,而寿期中为127℃,寿期末为122℃。
3.4 结果分析
出现图4、图5所示结果的原因是:1台主冷却剂泵突然卡轴,主冷却剂流量降为额定流量的一半,触发了紧急停堆信号和辅助给水系统(AFS)启动信号。燃料通道进口流量降低,最大包壳温度在开始阶段突增,但同时由于燃料通道跟水棒的热传导不断增加,最大包壳温度的升高得到了一定的抑制。由于燃料通道温度增加,燃料通道与水棒的热传导增大,导致水棒中的冷却剂膨胀,水棒中下降流增多,14.6 s后燃料通道进口流量有上升趋势。由于反应堆紧急停堆及负的密度反应性反馈,反应堆功率不断降低,堆芯压力也不断降低。开始阶段包层温度一直持续升高,但由于燃料通道跟水棒的热传导不断增加,包层温度的升高得到了一定的抑制。随着功率、流量比的降低,最高包层温度随后不断降低。
出现图6所示结果的原因是:随着反应堆的运行,燃料消耗不断增加,轴向功率峰值因子越来越低,多普勒负反应性反馈越来越大,氙浓度越来越高,堆芯孔板压降系数不断升高。随着燃料消耗的增加,由寿期初到寿期末,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的最大升高值不断降低。
4 结论
分析冷却剂泵卡轴事故下寿期初主冷却剂流量、燃料通道进口流量、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堆芯压力和反应堆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满足事故设计准则。内部燃料组件最高包层温度的初始值相同,最大升高值从寿期初、寿期中、寿期末逐步递减。这说明发生卡轴事故时,寿期中相对寿期末、寿期初相对寿期中以及寿期末发生卡轴事故危害性更大。在寿期初,最高包层表面温度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升高得比较明显。燃料通道进口流量先是降低,一段时间后呈上升趋势。堆芯压力先是快速下降,然后缓慢下降。而反应堆功率先是急速下降,接着缓慢降低,随后功率逐渐趋于零。
[1]Yuki Ishiwatari,Yoshiaki OKA,Seiichi Koshizuka.Safety of Super LWR:(I)Safety System Design[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42(11):927 -934.
[2]程旭,刘晓晶.超临界水冷堆国内外研发现状与趋势[J].原子能科学与技术,2008,42(2):167 -172.
[3]孙灿辉,周涛,李臻洋.超临界水冷堆MOX燃料特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与技术,2010,44(增刊):346 -351.
[4]Yuki Ishiwatari,Yoshiaki OKA,Seiichi Koshizuka.Safety of Super LWR:(II)Safety Analysis at Supercritical Pressure[J].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42(11):935 -948.
[5]YAMAJIA,KAMEIK,OKAY,et al.Improved Core Design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Supercritical Pressure Lightwater Reactor[J].Annals of Nuclear Energy,2005,32(7):651 -670.
[6]周涛,李臻洋,王晗丁,等.超临界水堆核热耦合及其瞬态相关控制方式研究[C]//2010年核电站新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深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