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探讨

2012-07-30黄俊徐文辉刘文文潘仰轩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佛堂驳岸滨水

黄俊,徐文辉,刘文文,潘仰轩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建设风起云涌。然而,表面辉煌的成绩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遗弃历史文化为代价。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怎样维护,城市环境如何改善,是当前即将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上述需求与挑战,对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不应仅滞留在守旧简单的考虑空间的物理特性和功能作用,设计理念上,应当从更深、更宽层次去掌握,充分利用水活之特性来激发城市,特别是要以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为出发点,以景观生态、人与自然共生为基础去分析,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应重点考虑滨水绿地的建设,充分展现滨水区的生态功能。

1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与生态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及城市的发展与水密切相关,自然孕育了江河,江河哺育了城市,城市滨水区是自然的延续,是连接自然与城市的重要枢纽。城市滨水绿地具备无与伦比的景观优势和公园特性,是城市滨水活动空间中的重要物质环境基础。

1.1 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与水域(江河、湖、海等)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园绿地。其中所指水域为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中的水域部分,不包括其它用地如居住用地等的内部水体、人工水池等水域[1]。城市滨水绿地既属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范畴,具有城市公园绿地的形态特征(如开放性、系统性、生态性等),它同时又属于滨水区,是城镇范围内水域(河、湖、海等)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带状绿地空间,是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滨水绿地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在城市及城镇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带状公园绿地。滨水绿地以防洪、生态、景观、休闲为主要功能,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然性和亲水性[2]。

1.2 规划设计与生态

马来西亚著名建筑设计师杨经文先生认为: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体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能源和材料类的审慎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与生态理念的结合应当遵循2个方面的内容:以生态学原理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在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规划设计应满足人类景观与功能需求。实质上,城市滨水生态绿地规划设计是适应并结合自然的过程。是一种最大限度应用自然的最少设计,一种可以自我更新以自然系统为基础的再生设计。

2 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佛堂镇位于义乌市南部,距市区10 km,东临东阳市,南连赤岸镇,西界义亭镇,北接江东街道办事处。

2.1 基地概况

江北绿地位于佛堂古镇义乌江北,北以江滨路为界,西至新桥,东至规划大桥,长约1 400 m,最宽处达约150 m,最窄处约35 m,是佛堂古镇景观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区占地面积约7.2 hm2。

2.2 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的生态分析

沿岸植被以香樟、构树、泡桐、枫香为基调树种,配以竹子、悬铃木、夹竹桃、榉树、芭蕉、琵琶等富有乡土特色树种,但配置单一,栽植方式杂乱,没有形成特色的景观林带,林冠线起伏变化不大,缺少季相景观变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佛堂镇的休闲场地较为欠缺,难以形成整体的城市空间网络。驳岸曲折变化,景观视线层次较丰富,但对岸施工建设,场地混乱,部分构筑物有碍景观视线。从而导致整体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大大降低了空间使用的效率。

2.3 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原则

2.3.1 系统与区域原则

形成江河是一个自然和自然循环等多种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此过程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景观整体面貌会因为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而受到影响。所以在滨水景观规划过程中,以滨水绿地为一个系统作为首要地位来考虑,而从区域的角度,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2.3.2 多种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不但要解决防洪问题,而且还要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江河、湖泊的亲水性与可及性,同时增加滨水地区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及提高游憩机会。

2.3.3 自然生态性原则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将自然江河岸线的自然生态群落结构进行模拟,主体以植物造景、绿化为重点,应用天然材料,形成自然生趣的滨水景观。同时以体现增加景观异质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物能循环,构架城市生态廊道,强调景观个性,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等。

2.3.4 文脉延续的原则

城市滨水绿地体现滨水绿地文化内涵、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法则是文化景观保护与自然景观整治相结合,然而特别是对佛堂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对恢复和提高滨水景观的活力,增加滨水绿地的文化性、趣味性、地方特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塑造城市新景观、新形象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2.3.5 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合理、可持续性发展的土地开发策略来提升河岸的土地价值,用乡土植物来恢复水岸的天然生态环境,并利用当地废弃木材、石材等资源创造可持续性发展的河岸景观。

3 佛堂江北景观工程规划的生态化对策

江北绿地景观设计以为居民提供游憩活动场所、展现佛堂古镇乡土文化、与江南的古街景观相辉映为目标,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并通过绿地景观带动江北镇容镇貌整治改善。本设计以佛堂古镇三大文化——佛教文化、水市文化、古街文化为主线,以生态为辅线,结合江北绿地现有地形,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打造生态的绿化环境,体现古镇古村落文化,以及健身休闲的生活空间。

设计用古镇文化的理念贯穿造景的全过程,景观节点设计紧密结合佛堂古镇文化,展现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将生态的理念贯彻在景观设计之中,尤其是滨水绿地的生态驳岸,意在营造生态的古镇滨水绿地环境,在生态上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1 设计定位

综合分析古镇现状,通过植物、景观小品等设计形式,结合休闲、文化交流空间的塑造来演绎古镇佛教文化、水市文化、古街文化三大文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创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且能满足健身、休闲、生活的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态的景观空间环境,解决河道清污、生态重构、居民休闲、乡土文化体现等问题。形成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相辉映的绿地景观,并构成古镇的沿河带状公园。

3.2 布局与功能分区

义乌市佛堂古镇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的总体布局在设计主题的指导下,通过对佛堂古镇文化的分析提炼,并结合现存景观特点进行合理布局,总体主要分为三个文化主题:佛教文化、水市文化、古街文化,相对应的功能区为古镇梵音、水道商市、古街清韵。

3.3 景观结构

义乌市佛堂古镇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在规划构思和总体布局的指导下,形成“一心一带三区块”的模式(图1)。

图1 景观的结构规划

“一心”指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一带”指滨水游憩体验带。“三区块”指结合古镇古街文化、水市文化、佛教文化三大文化,形成“古街清韵”、“水道商市”、“古镇梵音”三大文化主题区块。

“古街清韵”由“印象古街”、“水畔信步”、“林中信步”、“踏车泛漪”、“掬水美榭”等景观组成,展现佛堂古镇悠远的古街文化底蕴。

“水道商市”由“石林释古”、“轻舟浮影”、“清风商埠”、“古墙忆韵”等景观组成,体现佛堂古镇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市文化,展现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产生的景观。

“古镇梵音”由“夕阳红树”、“暮鼓梵音”、“鱼磬化舟”等景观组成,讲述投磬渡江等佛缘故事,体现佛堂古镇佛教文化。

3.4 植物群落生态设计

以乡土树种为主,形成绿色基调;局部点植精品树种,提高景观档次。在树种的选择上,以适宜本地生长、具有良好生态习性和观赏性的乡土树种为主,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资本投入。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功能。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环境改良能力,选择抗性较强的树种,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在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的前提下,结合乡土植物的特性与周围环境,保护当地植物生态并创造自然舒适的开放空间。根据义乌市佛堂镇当地森林、水系的景观特征来设计出符合生态的植物群落,如:香樟-鸡爪槭+桃+石榴-金丝桃+黄馨+茶梅-羽衣甘蓝+沿阶草+金盏菊+常春藤群落、桂花+乐昌含笑-红枫-金丝桃-麦冬群落、银杏-桂花+紫薇+红叶石楠-杜鹃+金丝桃-草坪草群落、无患子-三角枫+洒金桃叶珊瑚-八仙花+茶梅群落、垂柳+水杉-红枫+迎春+金丝桃-花叶蔓常春+麦冬+草坪草群落。这些模仿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可以自我维护,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美学效益。

3.5 生态驳岸的设计

城市中不规则的水岸空间与绿地所串联起来的绿廊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地方。而驳岸是水岸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驳岸的生态设计也成为了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佛堂江北绿地中采用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恢复自然河岸或人工自然驳岸,从而可以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调节和交换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一般分为3种: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和人工自然型驳岸。

3.5.1 自然原型驳岸

以植物保护驳岸为主,同时保持堤岸的自然性,临水处种植喜水性植物例如垂柳、池杉及芦苇、菖蒲等,而它们舒展生长的发达根系可以稳固堤岸,同时柳枝柔韧,顺应水流,提高了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3.5.2 自然型驳岸

坡岸较陡或者有步道沿岸的地段,除了要种植植被,还要使用木材、天然石材护底,来提高堤岸抗洪能力,坡脚可采用如木桩、浆砌石块或石笼等护底,同时其上要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植被种植于斜坡之上,运用乔灌草合理搭配,达到固堤护岸的作用。

3.5.3 人工自然型驳岸

在采用自然型护堤的前提下,同时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以确保其充分的抗洪能力,例如将耐水圆木或钢筋混凝土柱做成梯形箱状框架,并且投入大石块于其中,或者将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插入其中,形成很深的鱼巢,然后再将大柳枝、水杨枝等埋入箱状框架内;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可种植于邻水侧,使其缝中可长出葱绿、繁茂的草木[4]。

4 小结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不但是景观和艺术的结合,而且生态处理手法的运用在整个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在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江北绿地成为了佛堂不能缺少的滨水绿地空间,成为了一个把自然开放的空间引入佛堂,让佛堂回归到滨水的自然地带。

本文通过对佛堂江北绿地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的研究,提出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中的一些注意环节和设计理念。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追求表面辉煌的工程,应当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前提,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人民的安居环境。以因水而变的生态化设计为理念,从城市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景观结构、植物群落和生态驳岸6个方面对城市滨水绿地展开演绎,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建设,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吴岩.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理念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王燕.基于格局分析的滨水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为例[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4.

[3]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尹永平,詹洪升.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设计[J].科技资讯,2008(20):120-121.

猜你喜欢

佛堂驳岸滨水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斑竹枝枝何处觅 养心殿佛堂内檐前期修复记
佛光秘塔 匠艺之承 记养心殿佛堂木塔的修复
光华呈爱日 仁寿遍和风 从寿康宫佛堂内部陈设看崇庆皇太后多元的宗教信仰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浅析人工湖驳岸类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