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钠尿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2-07-30艾文婷姜保周
艾文婷 姜保周 梁 磊
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内二科,陕西 西安 71006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致急性冠脉闭塞、血流中断进而引起心肌坏死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急症,已成为威胁着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当前AM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因此能够早期评价其疗效并判断其预后显得尤为重要。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钠尿肽家族中的一员,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新的钠尿肽,其主要作用为排钠、利尿和扩张血管等,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有重要意义[1]。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当机体发生急性炎症、创伤或心肌梗死时,可刺激肝脏合成CRP,在损伤的6~12 h内迅速升高,并在48~72 h达峰值。本文主要探讨AMI患者发病即时的血清BNP和hs-CRP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AMI的患者 128例,其中,男 74例,女 54例,年龄 41~77岁,平均(64.3±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AMI诊断标准[2]:典型的胸痛持续时间>30 min,ST段上抬>0.2 mV,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大于正常2倍以上。梗死部位:前壁(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79例,下壁38例,下壁+前壁11例;心功能按Killip分级:Ⅰ级60例;Ⅱ级36例;Ⅲ级24例:Ⅳ级8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1例,糖尿病15例。排除心衰、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各种感染、外伤、恶性肿瘤、风湿病及结缔组织病等可使血浆BNP、hs-CRP升高者。另外随机选取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40~77岁,平均(65.1±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让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立即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血浆BNP采用化学发光法,仪器为Bayer Centaur(德国)免疫发光分析仪,试剂由Bayer公司提供。由同一操作者操作测量以下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
2 结果
AMI组患者中BNP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说明BNP和血清hs-CRP水平和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33、0.53,P < 0.05)。AMI患者 BNP 和 hs-CRP 水平与 LVEF呈负相关(r=0.51,P < 0.05),与 LVEDD 呈正相关(r=0.42,P <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血浆BNP、hs-CRP水平和各超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表1 两组血浆BNP、hs-CRP水平和各超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hs-CRP(ng/L)BNP(ng/L)LVEF(%)LVEDD(cm)△T(%)治疗组心功能Ⅰ级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对照组60 36 24 8 120 16.3±1.2 36.0±3.1 58.3±5.3 65.4±5.1 2.8±1.5 857.8±103.4 1 226.6±255.6 1 662.5±633.2 1 897.5±702.4 12.3±3.6 47.0±7.2 36.0±6.3 29.0±6.4 25.0±3.5 64.0±7.4 6.1±2.2 6.4±1.3 6.7±1.4 6.8±1.2 3.3±1.3 38.3±2.4 31.5±1.2 27.6±1.4 21.2±1.2 42.4±3.5
3 讨论
随着BNP等心脏神经内分泌激素的相继发现,BNP逐渐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是具有二硫键连接的环状结构。BNP主要产生于心室肌细胞,通过冠状窦释放前体pro-BNP,并分解为BNP与无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脑钠肽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AMI患者发病早期血浆BNP水平即显著升高,24 h内达到高峰,峰浓度不仅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也与心肌缺血相关。而国外也有多项研究证实,BNP与AMI的关系极为密切,其浓度与心梗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4]。经动物实验发现心肌梗死后位于梗死区域内存活的缺血损伤心肌细胞以及位于梗死与非梗死区域交界处的缺血损伤心肌细胞中BNP量显著增加[5]。Tang等[6]观察60例AMI患者发病后 14~48、49~72、73~120、121~192 h 和 6 周的 BNP水平,发现每一时间点BNP水平都升高;前壁AMI的水平高于下壁AMI,且有14~48 h和121~192 h两个峰值。73~120 h的BNP水平是住院期间室壁运动指数(LVWMI)的最佳预示因子,也是6周后LVWMI的独立预示因子。同时也有文献报道了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BNP浓度可以反映梗死面积及梗死膨展的程度[7-8]。本组资料中A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心功能越差,程度越重,BNP水平越高。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CRP在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急性心肌梗死时此蛋白才会明显升高。CRP浓度可反映体内炎性反应的活动程度,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明显指标,在损伤的6~8 h内迅速升高,并在48~72 h达高峰。近年来,CRP与冠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CRP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发生的早期即出现增高,但其浓度较低,这时测得的CRP称为hs-CRP。本文结果表明,AMI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测定AMI后hs-CRP水平,可与作为AMI患者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的主要临床指标。
此外,评价AMI患者心功能的指标有很多,客观的指标如LVEF是发现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良好指标;主观的指标如Killip分级是反映AMI患者心功能状态最常用的指标。BNP分泌增多见于心室肌细胞受牵张及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灶周围的心肌细胞。本研究显示,AMI患者血清BNP和CRP水平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证实了急性心肌梗死时血BNP值的升高是心肌细胞急性缺血时的一种反应,并且它的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有关。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BNP升高更明显。
[1]刘端绘,赵洪磊,吴积新,等.高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J].内科,2009,4(5):686-688.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3.
[3]刘宝霞,周扬.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4,4(8):707.
[4]Ndrepepa G,Braun S,Mehilli J,et al.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on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orrelation with scintigraphic infarct size,efficacy of reperfusion,and prognosis[J].Am J Cardiol,2006,97(8):1151-1156.
[5]钟优,冯新恒,毛节明,等.氮末端脑钠素前体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及重构[J].中国循环杂志,2004,19(5):325-327.
[6]Tang WH,Steinhubl SR,Van LF,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nonurgent 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sing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a elopidogrel for the reduction of events during observation(CREDO)substudy[J].Am Heart J,2007,153(1):36-41.
[7]张春玲,康金锁,陈曦,等.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31-34.
[8]凌侠,薛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型钠尿肽的变化[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