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07-28郭洪海宋巧云周振东马景枝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9期
关键词:高凝纤溶二聚体

郭洪海 宋巧云 周振东 马景枝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都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而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多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1]。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与肺癌的临床变化有关,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肿瘤细胞的血行转移与血粘状态的异常改变关系极大。血浆D-二聚体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交联后再经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未产物,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最小片段[2], 正常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高表明血浆发生凝固反应,纤溶系统被激活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3],其在判断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肺癌患者不同转移情况及不同病理类型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以分析D-二聚体水平的异常改变与肿瘤转移和病理类型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将肺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对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132例肺癌患者均为病理及影像学确诊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3例,女性49例,年龄26~88岁。31例鳞癌,79例腺癌,22例未分化癌。对照组选择门诊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8~65岁,平均58.34岁。

1.2 D-二聚体测定方法

1.2.1 血浆制备

静脉采血2~3 ml,用0.11 mol/L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全血之比为1∶9。25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浆2 h内完成检测。

1.2.2 D-二聚体测定

使用烟台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二聚体单一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方法,基于固相夹心免疫分析原理,将血浆样本加入检测卡孔内,样本被吸收,D-二聚体分子被包被在薄膜中的D-二聚体特异单克隆抗体捕获,然后加入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与胶体金的偶联液,膜中D-二聚体与该偶联液中金标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形成夹心式反应,标本中存在0.1 mg/L以上的D-二聚体时检测膜显现红色。使用Nyco Card ReaderⅡ小型读数仪判读,正常值为<0.3 mg/L。

1.3 统计学方法

本资料经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且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1)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值为(0.76±1.16)mg/L,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为(0.18±0.09) mg/L(见表1)。

表1 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

(2)肺癌转移组D-二聚体检测值为1.17±1.30 mg/L,明显高于肺癌局限组0.50±1.00 mg/L(t=1.192;P<0.05)(见表2)。

表2 肺癌转移组和肺癌局限组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血栓形成与栓塞是恶性实体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肺癌的发病率最高[4],且栓塞部位呈多样性,不仅见于上、下肢体的静脉栓塞,而且可见动脉栓塞、肺栓塞及脑梗塞,另一半表现为慢性DIC。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之一。本组132例肺癌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5]。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提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增强,有凝血活性亢进和继发性纤溶亢进。肺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的机制是:①肺癌细胞具有潜在凝血酶原活性,能提高血小板的粘附能力,促进血管内凝血;②肺癌组织自身还能产生一些蛋白酶及异常蛋白,能直接激活凝血因子,促进凝血;③近年的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可分泌促凝活性物质,如类组织因子促凝活性物质,因子Ⅹ活化剂,多糖蛋白质血浆素原激活剂等,使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具有血栓形成倾向;④肺癌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刺激下可以合成释放大量组织因子,癌细胞对其他组织的破坏也可引起其他组织释放一定量的组织因子[6]。

有研究显示,肿瘤初治组和难治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治疗缓解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其含量变化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显著相关[7]。在本研究中将肺癌患者分为两组,肺癌局限组与转移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随转移扩散血浆D-二聚体呈逐渐递增趋势,提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肿瘤转移关系非常密切,已有的实验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其全血粘度和血浆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者[8]。肺癌患者血液的高粘状态,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增多,导致血流缓慢,且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加速了肿瘤的生长、血管的形成以及转移进程[9],为瘤细胞血行转移创造了条件。

4 结语

肺癌患者有凝血机制的异常,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PT,APTT等指标改变均不敏感。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肺部疾患、恶性肿瘤、白血病及结核病时均可升高[10]。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肺癌的诊断虽不是特异的,但有过筛作用,本实验表明在肺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方法迅速,简便,敏感性高,不失为肺癌患者的一项早期诊断指标。对肺癌患者及时应用促凝活性物质及血小板活性的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临床研究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李家增.止血异常与恶性肿瘤[J].血栓与止血杂志,2006,12(2):88-89.

[2]王永军.D-二聚体检测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1):127.

[3]张戡,谢新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D-二聚体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6):4119.

[4]黄国尉,王鸿利,张颖琪,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73.

[5]王明山.肺癌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J].临床检验杂志,1997,12(4):224-226.

[6]蒋正华,桑惠颖,葛辉,等.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9,12(1):44-48.

[7]冯海生,王金龙,钟亮,等.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恶性肿瘤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58-160.

[8]胡庆福,陈泽霖,陈依萍,等.血瘀型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流动性及血流流变性的观察[J].肿瘤,1990(10):1747.

[9]杨彬,舒琦瑾.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41(2):44-45.

[10]王雅玲.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肺栓塞早期诊断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08,21(6):1955.

猜你喜欢

高凝纤溶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