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1)

2012-07-26裔雅萍徐宇红韩惠芳

护理研究 2012年26期
关键词:流程护士病人

裔雅萍,徐宇红,韩惠芳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科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的同时,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急诊抢救质量为导向,满足就诊病人的需要为目的,结合急诊的特点,对急诊病人的抢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1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的抢救病人151例,其中心跳、呼吸骤停8例,急性中毒11例,呼吸系统急症30例,循环系统急症15例,神经系统急症28例,颅脑损伤26例,腹部创伤16例,胸部创伤7例,儿科急症10例。所有病人依急诊科常用的四分类法按病情将病人由重到轻分为4个等级,Ⅰ类、Ⅱ类病人为重症病人,Ⅲ类、Ⅳ类病人为轻症病人。前4个月抢救病人73例采用原急救护理流程为对照组,后4个月抢救病人78例采用新构造的急救护理流程为实验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急救护理流程

1.2.1.1 原有急救护理流程 危重症病人入抢救室后,以高年资护士为主,无需考虑护士的学历、急诊工作年限、抢救技能等相关因素,不限定人数自行安排,共同协作安置病人。在抢救期间病人无固定护士负责。

1.2.1.2 新构造的急救护理流程 ①人力安排:参照护理人员的资历与经验,综合考虑学历、急诊工作年限、抢救技能等相关因素将护士分为主班护士、抢救护士、辅助护士。将抢救室值班护士分成3个或4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1名抢救护士及1名或2名辅助护士,必要时增加1名实习生;中夜班分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配备1名抢救护士及1名辅助护士或1名实习护士。②具体流程:病人进入抢救室后由主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及各抢救小组的技术力量安排由哪个小组负责,然后此病人的一切抢救治疗、护理、检查及护送入院、交班、记录等事项均由此小组完成。③职责分工:主班护士为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指导并监督各抢救小组抢救措施的落实,若抢救病人较多时做好各小组之间的统筹协调;通知相关医生、联系院内专科会诊;遇有突发意外事件及成批伤员,汇报科主任、医务处等上级领导;配合医生将危重病人的抢救情况转达给家属,做好沟通。抢救小组护士一般为5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的护师,辅助护士为2年以上工作年限护士。每个小组视病人病情轻重及抢救力量决定负责包干病人数量,一般负责1例~3例病人,具体负责病人的全程抢救护理。

1.2.2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医生对护士满意。

2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是产品而是流程[1]。流程再造是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绩效标准上取得满意的效果[2]。科学、高效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不仅可以使急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化,使急危重病人获得及时、高质量的救治,而且能提高运作效率,发挥护士的最大潜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病人满意度。表2显示,新流程不仅提高了急诊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而且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3.2 深化责任制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全程抢救护理 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内容中,强调要依据“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原则健全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流程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落实护理责任制,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所负责病人的情况,为病人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新构造的急救护理流程结合急诊特点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抢救流程中,一个抢救小组负责1例~3例病人,每例病人均由抢救小组全程负责,全面掌握其抢救过程,改变了以往1例抢救病人“辗转”多人之手的问题,取消了在急诊抢救过程中的护护交班,避免了因交接不清楚而引起的护理安全隐患。

3.3 连续无缝隙抢救 急诊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尤其一些外科闭合性损伤及急性腹痛病人,需要抢救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及时汇报医生进行抢救。原有急救护理流程为值班护士共同协作抢救病人,虽也能有效开展抢救工作,但无具体职责分工,尤其是在急诊抢救病人较多或成批伤员急救时往往造成危重病人多人抢救,而其他急诊病人则容易被忽视,造成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后,分组管理病人,为病人提供连续无缝隙抢救,护士责任心加强,抢救中无论重症或轻症均做到了多观察、多询问、多关心,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促进了医护合作,保证了医疗安全,得到了广大医生的好评。

3.4 职责分工,合理运用人力资源 新急救护理流程职责分工明确,根据护士的急诊工作经验、抢救技能、理论水平的不同安排合理的岗位,职责明确。高年资护士掌控全局,以老带新,分工协作,既发挥了有经验、有技术的急诊护士的骨干带头作用,同时强化了规范化培训年轻护士的技能及理论学习,激发了年轻护士参与抢救、大胆实践的积极性,减少了不必要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年轻护士的智慧和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急诊护理人才梯队建设,而且使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价值在抢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3.5 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急诊病人起病突然,病情重,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尤其是突发创伤病人,由于伤痛及对突发事件产生的恐惧,极易产生焦虑、急躁,缺乏安全感及信任,甚至出现心理危机。而以往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过程中注重抢救成功率,忽视了护患沟通,护士在抢救中往往语气生硬、表情淡漠,也不能与病人家属及时地沟通抢救信息,造成了护患矛盾。在新抢救护理流程中,每位护士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内容,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快速有效地落实抢救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再加上每组护士相对固定,责任心强,且熟悉病人病情及抢救情况,利于护理人员在抢救生命同时给予病人更人性化及个性化的护理;主班护士及时将病人的抢救信息与家属进行沟通,更增添了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

急诊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救护理流程的规范、科学、高效是抢救病人成功的关键。将优质护理服务引入急诊抢救,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急诊团队建设,而且为病人提供全程无缝隙急救护理,大大减少了护患矛盾。但是此新流程在急诊夜班由于护士人数减少较难开展。

[1]吴秀嫒,王玉玲.全面流程管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08-209.

[2]胡祖斌,易红.医院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的理论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9-731.

猜你喜欢

流程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