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12-07-26贺小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4期
关键词:依从性化疗心理

贺小兰

贺小兰:女,本科,主管护师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其患病后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患者得知发生恶性肿瘤后,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害怕手术治疗,易发生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主要有焦虑、自卑、恐惧等[1]。因此,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42 例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8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年龄29~63 岁,平均年龄(41.60 ±5.08)岁。平均病程(4.02 ±2.13)年。平均体重(57.20 ±5.14)kg。其中乳腺癌16 例,子宫癌11 例,卵巢癌7 例,肝癌3 例,胃癌2 例,肺癌3 例。对照组:年龄31~64 岁,平均年龄(43.20 ±5.32)岁。平均病程(4.11 ±2.11)年。平均体重(56.18 ±5.12)kg。其中乳腺癌17 例,子宫癌9 例,卵巢癌8 例,肝癌2 例,胃癌3例,肺癌3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体重及肿瘤类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述化疗的整个过程及在此期间可出现的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生活和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等。对患者来说,进行化疗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化疗药物在对恶性肿瘤进行杀灭的同时,也能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患者在化疗后,由于骨髓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应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2]。一般进行化疗的患者身体较虚弱,应对患者进行营养补充,针对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方式讲解有关恶性肿瘤的防治知识[2]。

1.2.2 观察组 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临床上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恐惧、忧虑、自卑、抑郁、绝望等,患者的文化、年龄等各方面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临床表现不同,但是一般而言,焦虑是患者心理出现最早的变化,由于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到生理状态,因此,心理状态的好坏对患者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归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针对患者恐惧、绝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恶性肿瘤的事实,首先产生的是恐惧心理,继而变为绝望,此时医务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针对不同的恶性肿瘤,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获得患者的信任,告知患者我院的医疗设施及医务人员水平,以此消除患者的恐惧、绝望的心理。(2)针对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恶性肿瘤一直被认为是绝症,因此患者会产生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对不同患者讲解治疗方法,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患者的家属及朋友进行心理指导,协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3]。(3)针对患者自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清病情,告知患者恶性肿瘤并不是不能治,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1)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恶性肿瘤得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有效:患者恶性肿瘤稳定,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肿瘤恶化。(2)依从性。依从:患者能够主动地调节自身的不良情绪,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不依从:患者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悲观,且有轻生和放弃治疗的念头。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应用PEMS 3.1 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 秩和检验,治疗依从性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是97.62%,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是76.19%,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3 讨 论

由于女性患者的生理解剖特点,与男性相比,其机体很多组织器官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4]。而对于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其生理状态也相对比较脆弱,其患病后临床表现也具有其特殊性,当患者乳腺、子宫及卵巢等发生癌变时,一般女性患者心理负担较大,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焦虑、自卑等[5],因此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是97.62%,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是76.19%,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丁 焱,张美芳,朱延力.卵巢癌症病人化疗期间的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0-22.

[2]王丽华.女性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14(2):145-146.

[3]闫静华.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688.

[4]顾晓菊,赵 梅.影响肿瘤病人治疗依从性因素的分析和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73-474.

[5]杨大云.中年人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73-874.

猜你喜欢

依从性化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跟踪导练(二)(3)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