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传统阅读推广策略*——以惠州市青少年为例

2012-07-21

图书馆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书目图书读书

杨 霓

(惠州学院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001)

杨 霓 女,1964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青少年阅读与图书馆读者服务。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阅读成为青少年读者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网络阅读的快速发展,使传统阅读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一定区域内青少年的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情况究竟如何?网络环境下传统阅读的指导情况如何?应该加强哪些指导措施?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选取惠州市的惠州学院、惠州旅游学校、华罗庚中学3所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研。

由于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课堂阅读以纸质的课本为主,笔者论述的阅读特指课外阅读。

1 当前青少年阅读存在的问题

1.1 两种阅读方式带来的困惑

表1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的比较

网络阅读的出现,给阅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阅读的优势是:内容更新快,费用低廉,方便存储、检索,携带方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惑,一是有损视力,有92.5%的人认为网络阅读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对视力造成影响;二是网络阅读资源的来源渠道较多,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三是网络阅读需要硬件载体,不能随时使用;四是网络阅读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不能像传统阅读那样赏心悦目;五是网络阅读只是浅阅读,无法随时随意做笔记,反复品味,陶冶情操。

与网络阅读相比较,传统阅读的优点是:图书质量有保障,可深入阅读,不需硬件载体,符合传统阅读习惯。但同时也突显了自己的缺点,一是印刷版图书周期较慢,二是印刷图书价格较高,三是不方便存储检索,四是图书不方便大量携带,五是相对于网络资源,印刷版图书获得的渠道较少。尽管如此,青少年对传统阅读的热爱并没有消失,占74.8%的人表示喜欢传统阅读或是两种阅读方式都喜欢,他们需要的是对网络阅读的辨别和对传统阅读的指导。

1.2 青少年“阅读”的概念不明确,阅读缺乏指导

表2 关于传统阅读的调查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但是回答正确的同学只有59.3%,他们对阅读现状不太满意的比例占59.3%,甚至有11.0%的人对阅读现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62.2%的中学生感到缺少阅读时间。其次是阅读的氛围不足,阅读资源和阅读指导也不尽如人意。有部分同学填写了其具体需求:面对网络资源泛滥的现状,需要对网络书籍的评价推荐、网络资源的交流等。同时他们更需要传统阅读指导。除了推荐必读书目以外,还需要提供专业权威的书籍点评,需要学校组织读书交流会等等。调查结果反映了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反映出青少年强烈的阅读愿望。

2 阅读建议:扬长避短,相辅相成

2.1 网络阅读方式的引导

2.1.1 充分认识网络阅读的优点和缺点,控制上网时间

网络阅读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开辟了一条快速拥有广泛阅读资源的渠道,但是与此同时,网络阅读具有许多负面的因素。首先,沉迷网络会有损视力,网络上传播的内容娱乐性强,形式多样,极易吸引青少年沉迷其中,上网时间失去控制,对视力造成很大的损害。其次,网络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失实、重复甚至误导,且缺乏深层次内容,阅读资源重数量而轻质量。在此形势下,我们可以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阅读的优势来拓展阅读空间和阅读内容,同时也帮助其认识网络阅读的负面因素,提高对其的抵制能力。

2.1.2 增强网络内容的辨别能力,提高网络综合阅读能力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阅读新体验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没有最终形成的青少年不能自发自觉地抵御网络的负面影响,长期接触这些负面内容,极易对他们的人生观、审美观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指导。首先,提高鉴别能力,吸取精华,去除糟粕。老师和家长可以推荐一些专业知识性的绿色网站,如“豆瓣读书网”、“科学松鼠会”等网站,养成随时核对书面参考书或原文的阅读习惯。其次,培养抗干扰的自制能力。网络阅读过程是快速、跳跃、链接式的,容易使原来的阅读路线发生偏移,导致浅阅读和低效阅读,因此,必须围绕自己的阅读目的,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内容,同时做一些读书笔记,交流讨论,必要时把材料打印出来,采取圈划、评注等方法,提高综合阅读的思辨能力。[1]

2.2 传统阅读方式依然具有吸引力

2.2.1 传统阅读的优势无可替代

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传统阅读可以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其次,传统阅读可以培养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人的许多思维活动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索、想象、评价、判断的过程,是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化、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传统阅读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人类的阅读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图书文献是文明的结晶,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2]

2.2.2 大力推广传统阅读

网络环境下,传统阅读依然具有吸引力,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阅读的现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青少年对传统阅读依然抱有较高热情,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引导阅读。首先,降低图书售价。近年来,图书价格直线上升,已经脱离了民众的承受能力,使大量的爱书之人买不起书,何况尚不具备独立经济能力的青少年,更是望书兴叹。其次,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图书质量差是影响传统阅读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本好书的出版,需要作者、编者、出版社的多方合作,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图书的内容要适合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从而吸引青少年读者。

2.3 寻找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平衡点

无论哪一种阅读方式都只是外在的载体而已,创作出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益于提高智力水平的读物才是关键。为了让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对接,我们可以使图书出版业与网络传播业联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扬长避短,构筑一个更大、更具包容性的阅读平台。针对印刷版图书出版周期长、价格较高的劣势,将传统读物数字化后推向网络,同时针对网络阅读容易流于“浅阅读”的特点,将优秀网络读物做成纸质图书出版,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让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共同繁荣,让倾向于网络阅读的人登录网络后能看到网络上流行的优秀作品,从而找到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平衡点,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的局面。[3]

3 推荐阅读书目,提供阅读指导

3.1 推荐阅读书目

推荐书目可以帮助青少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是开发青少年智力、扩大青少年知识面的主要途径。[4]近10年来,青少年推荐书目大量出现在图书和报刊当中,如《中国少儿适读书》是由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主编的推荐书目,书中为青少年推荐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科普等类图书共200种,并且介绍了每种书的详细内容,引导他们有目的地阅读;《中国家庭适读书》则是针对青少年家庭阅读的推荐书目,分为经典书架、女性书系、文化生活书系、实用生活书系、工具书等5大类,基本上可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要求,是比较完整的家庭实用藏书建设指南;《中学生必读书手册》是由李平收编的推荐书目,全书分为人生教育、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与与艺术、科普读物、人物传记5个部分,向中学生介绍了64部世界文学作品。此外,朱永新教授推荐的《新世纪教育文库》和王余光教授编写的《中国家庭理想藏书》覆盖了比较广的阅读阶层,能够对青少年的阅读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5]

3.2 提供科学的传统阅读指导

3.2.1 科学安排阅读时间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以教科书为主导,实行“满堂灌”的教育方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尤其是中学生,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分配在教科书里面,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考试上,课外阅读成了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受访的中学生有62.5%的同学觉得最缺少的是课外阅读时间。因此,在不能改变现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应对阅读时间进行巧妙的安排,第一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积少成多。第二充分利用整段时间阅读。寒暑假、节假日对于爱读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同学们在适当娱乐、温习功课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涉猎、大量阅读。[6]

3.2.2 成立读书学会,开设图书馆阅读选修课

图书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例如文化交流讲座、故事会、主题读书沙龙、图书互换漂流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感受阅读的乐趣,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定期邀请名师对热门书籍进行点评,鼓励同学们发表阅读感受,激发其阅读热情。同时,可以适当开设图书馆阅读选修课。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阅读资源以及丰富阅读指导经验的老师,可以通过良好的阅读引导,开拓青少年学生更为广阔的阅读视野。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点,选取适合的阅读主题,通过讲课、讨论、编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阅读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进入深度阅读的角色中。[7]

3.3 推广“阅读”概念,构建书香校园

4月23日世界阅读日的确立已有16周年,但是在调查(见表2)中仍有40.7%的同学回答错误,这说明“阅读”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青少年心目中。有59.3%的人对自己的阅读现状不满意,说明青少年心中具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我们在普及青少年阅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004年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了“倡导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中国——4.23”活动,并向社会各界发表了“世界读书日”倡议书,自此,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各地图书馆都会举行各种阅读活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并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8]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9]我们应该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各种阅读活动,比如家庭亲子阅读、校园读书节、城市读书节等活动,推广“阅读”概念,鼓励青少年积极的读书态度,带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潮,构建书香校园,建设书香社会。

[1]李玉英,赵文.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调查和思考[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9):28-31.

[2]申雪克.传统阅读价值的体认与回归[J].作家杂志,2011(5):170-171.

[3]彭贵喜.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的比较[J].广东教育,2008(8):83.

[4]徐蒙.近十年来青少年推荐书目发展与特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11-15.

[5]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名家讲坛.http://www.libnet.sh.cn/tsgxh/list/list.aspx?id=4792.

[6]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800.htm#7.

[7]林翠贤.青少年阅读推广实践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4):70-72.

[8]程亚男.关于阅读推广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4):2-5.

[9]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http://opinion.hexun.com/2012-01-06/136998640.html.

猜你喜欢

书目图书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