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

2012-07-20赵凯军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均等化公共服务

赵凯军,周 健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一 相关概念阐述

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的内涵,要从“体育公共服务”和“均等化”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体育公共服务是指为了满足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行为的总称。[1]它包括了诸如发展体育公共事业、加强对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发布一些体育信息、为公民提供参与体育发展的一些机会以及为公民提供一些接受体育方面知识技能培训的机会等。同时也包括了体育方面的医疗卫生和科研等。对于均等化的理解,就字面意思理解为均等、均衡,它的内容包括了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结果均等这两个方面。但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一个完全平均和相等的静态均等,而是指一个逐步走向平均和相等的动态过程。[2]由此可以得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在体育方面的需求,在一定阶段时期内能够按照国家一致的标准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些最基本的而且最终大致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及产品。

二 现状

1.公共体育资源总量及人均量不足。

我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相关数据(全国普查第五次)如表1:

表1

根据我国最近的人口普查数(13.39亿)来计算的话,平均每个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场地面积及场地投入资金分别为0.006 个、0.993m2 及142.97 元,可见人均占有量是非常少的。而且,虽然我国的体育场地有很相当的数量,但是真正为普通大众所共享的资源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和一些体育训练比赛。在现有的体育场地数中,属于各类学校的场地基本占了场地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对外的开放率还不到30%。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刚要》的标准,一千人要配备两名到五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是就在2007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大约是85万人,平均每两千人才能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量还很大,现有的公共体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公众对体育的需求。

2.各区域之间“步调”不一。

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西部体育事业在国家的支持下有所发展,但是,即便如此,西部地区还是没办法与东部相提并论。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体育场地数量和面积最多的是东部地区,占全国体育场地和面积总数的一半左右,仅仅只有20%左右分布在西部地区,并且投资金额只有10%在西部地区。体育场地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77589个,占全国体育场总数的9.1%;最少的是西藏自治区,有105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12%。[3]在体育场地的城乡分布上,东部地区体育场地城乡结构较为合理,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相对滞后,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缺乏必需的场地。在体育人口、人均体育消费方面,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体育人口为21.5%,人均体育消费为74.27元;西部地区体育人口为 8.1%,人均体育消费为47.52元。[4]

3.城乡水平高低不一。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明显比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高出一截。从体育场馆的分布看,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普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仅有不到10%分布在农村;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以浙江省为例,在2005年浙江省为省市级群众投入体育经费2.5亿元,而为农村提供的体育经费仅有7860万元。[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乡体育发展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4.不同阶层人群享受体育公共服务及资源的差异较大。

在我国,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经济收入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不同的阶层。而且,不同阶层所享有的体育公共服务及资源也是不一样的。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全国的体育场地中分布在企事业单位的接近八成,分布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地方的不到2%,由于行政隶属现象的存在,大部分的体育场地封闭性都很强,对外的开放性不足,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体育公共服务和资源被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员和一些行政单位的人员所占有,像农民、下岗工人这样的弱势群体的体育利益就被无形的边缘化了,这也就导致了体育公共服务出现明显的阶层不公的现象。

三 原因分析

1.区域之间经济水平不一。

按照目前我国的财政分税制度,公共体育的发展主要依靠基层政府,但是由于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区域间体育公共服务呈不均衡的发展态势,而且这个态势还在不断加大。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平均收入能力指数分别为1.72、0.56 和0.51,中、西部地区仅为东部的 33% 和 30%。[6]所以,很明显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

2.城乡经济二元化比较严重。

在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要有国家供给和地方政府供给两种方式。根据我国财政分税制度,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的财力非常有限,城市政府财力相对充足,政府将主要的公共资源投放在了城市,这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所在。另外在公共产品的收益方面,我国被城乡居民大致共享的除了国防、外交等公共产品外,其他许多公共产品都是被分割分享的。诸如社会保障、体育等众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只是被城市居民所享有,而农村居民却很难有这样的待遇,所以这也从侧面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3.政府对体育方面的投入有所“缺失”。

政府体育财政投入的“缺”是指政府在体育财政投入的“作为”极为有限,“失”是指在有限的体育财政投入总量约束下,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投入结构严重失衡,财政投入偏离了公众的公共体育利益。[7]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采用的是举国体制,致使政府把大量的财力投放在了竞技体育方面,例如2010年某个省的各乡镇体育活动经费人均不到二分钱。由此可有看出,政府对体育财政投入的“缺失”,导致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基层大众的要求。

4.体育过度倾向于市场。

体育过度倾向于市场和本身的体育产业不同,体育产业主要是依托市场来调节其本身的运作,而体育过度倾向于市场就是要把公共服务这一块也纳入到市场的调节范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体育过度市场化以后就会把部分体育公共服务纳入到市场的调节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越来越多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收费现象,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低收入者丧失体育消费的能力,从而使体育消费人群的规模缩小,以至于体育公共服务就更难接近均等化了。

四 对策和建议

1.统筹城乡——建立良好的体育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

利用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加快制定、执行各种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此来扩大农村公共体育的覆盖范围。不过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所以统筹城乡的体育公共服务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继续强化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的利益补偿机制,让政府承担起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责任,使广大农村居民在公共体育服务的享用上符合基本均等的国民待遇;第二步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城乡统筹,使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逐步趋于均等。

2.建立并逐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管体制与绩效评价。

由于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上有“缺失“位的存在,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与绩效评价体系,将体育公共服务的诸多方面纳入到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范围内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人民群众的监管作用,让群众评价政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3.强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投入。

一方面调整财政建设投入比例,增加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公共体育的资金投入,明确用于发展体育的资金,使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及体育人才紧缺现状得到改善,进一步缩小与东部和城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各方面权利并强化再分配职能。

4.建立多元的体育公共服务参与机制。

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能够受到相关部门、组织的重视。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多元的体育利益主体已经形成,多元的体育观念已经出现,但是一些弱势群体受到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的影响,没有更多的关注自己的体育权利。基于此,就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多元的体育参与机制,鼓励非盈利性体育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并组织相关的人员参与体育知识技能的培训并强化公民的体育权利意识,使基层群体、弱势群体能够自愿的的追求自己的体育权利,从而为我国公共体育的前进做出适当的贡献,以促进其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

[1]郇昌店,肖林鹏.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

[2]程岚.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中央财政大学学报,2008(10):7-11.

[3]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5-02-03.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与研究(2001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3 -85,317.

[5]乌云斯琴.农村体育:弱势中的弱势[N].人民政协报,2005-09-09(07).

[6]《中国财政年鉴2005》编写组.中国财政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5.

[7]冯国有.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26 -31.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均等化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安徽省学校体育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