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品油“送货上门”好!

2012-07-19刘宪华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大船油库油品

□文/刘宪华

作者系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总经理

“送货上门”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提升保障能力”的工作目标,是东北销售公司物流发展的趋势。

重组以来,东北销售公司已累计完成资源收购5.1亿吨,完成成品油调运量6.6亿吨,实现销售收入2.1万亿元,累计节约支出20亿元以上,物流业务快速发展,供应区域不断扩大。在供应东北、华北、华中、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基础上,已延伸至川渝、内蒙中西部和陕西等部分地区,资源覆盖全国的26个省区市。

长期以来,受长江航道及长江大桥限高等因素限制,3万吨级以上海轮重载无法直接进入长江上游,送往两湖、江西等沿江地区的油品需在南京下游卸载,通过江船二次起运送达。沿江地区销售企业只得因地制宜,采取自行取货、分散租库的运行模式进行成品油物流管理。由于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的模式,使得沿江地区油库的租赁标准无法统一,油品损耗率无法统一,油库的利用率也比较低下,造成物流成本控制难度加大。

“送货上门”提出的背景

沿江取货长期存在。区外销量一直占销售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年有3000万吨以上油品需从东北炼厂远距离调拨区外市场。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东北销售公司只能将油品送至一级中转油库,再由相关销售企业从中转油库取货运至分销油库。跨省二次中转的存在足以表明,这种物流方式还处于取货制阶段。

属地化资源难以掌控。销售体制整合理顺后,油库由原来大区公司统一管理调配转为各地区销售企业属地管理,东北销售不能将资源二次投放到终端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局部市场资源紧缺、供需失衡的现象,资源难以合理掌控。

物流成本难以控制。由于资源不能直接送达目标市场,代为中转模式引发了诸多矛盾。沿江地区企业公司为保障属地市场,各自分散租库,增加了大船分卸交接环节,船舶运行效率低下,计量纠纷频繁产生,油品损耗增大,以致整体费用增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针对上述问题,2011年4月,销售公司作出部署,由东北销售公司在湖南开展“海进江”中转送货试点。2012年,销售公司再次明确,东北销售公司在湖南、江西、安徽、湖北、江苏五省全面展开“海进江”中转送货工作。“海进江”中转送货,促进了资源合理布局,增强了运行保障能力,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减轻了销售企业负担,促进了整体物流优化。

“送货上门”时机成熟

“海进江”中转送货的实践,充分验证了成品油物流不仅可以实现海上送货制,同样也可以实现江上送货制。当前,东北销售公司在沿江地区实行成品油“送货上门”的时机已经成熟。

较高的油库管理水平。一直以来,东北销售公司高度重视油库管理工作,坚持以打造安全、高效油库为目标,以HSE体系建设为平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油库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油库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油库管理经验。所属龙凤、滨江油库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标杆油库”、“百面红旗油库”。

较为丰富的油品中转调运管理经验。东北销售公司成品油调运工作业务量大、流向广、运输方式复杂,物流方式包括铁路、船舶、管输和地付。重组以来,公司一直在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开展成品油进港中转下海业务,累计中转量超过6000万吨以上。在长期的中转业务中,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海海联运、海陆联运、陆陆联运管理模式,并与港口、铁路等相关方保持了很好的业务联系。

数量充足、业务熟练的油库及调运管理队伍。重组以来,东北公司注重油库管理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支数量超过500人,包含储运、设备、安全等专业的油库管理队伍。

“送货上门”是物流发展的趋势

从取货制,到送货制,再到补货制,是现代成品油物流管理发展的三步曲。实行“送货上门”,既是对成品油送货制的进一步深化,又为推进补货制铺平道路、奠定基础,更是持续提升销售企业整体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关键环节。

降低成本。就是要通过一、二次整体运输优化,提高一次运输过程中大船运输比例,降低运输成本;通过统一租赁管理沿海、沿江油库,降低租赁油库的仓储保管费标准,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通过统一损耗标准,减少交接环节,降低油品损耗;通过统一租赁船舶,由大连海运公司统一定价,稳定运输价格,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效率。解决运行环节多、衔接难度大的问题,让资源前移至沿海、沿江集散库,贴近市场,缩短运距,缩短送货周期;减少大船二次分卸,提高大船运行效率;减少外租油库数量,提高油库周转效率。

改善服务。牢固树立“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以管理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衔接上下游、协调产运销的物流枢纽作用,不断优化物流环境,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按地区销售企业需求主动送货上门,实现地区销售企业“坐家收货、专心卖油”。

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尊重地区销售企业的运行模式,统筹考虑沿江地区销售企业的特点、仓储能力以及运输条件,通过实施“班轮”运输、“淡储旺销”,提高大船运输比例,提高沿海、沿江集散库入库量,更好地使资源贴近市场,服务市场,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无缝连接,持续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要实现“送货上门”,就要有相应的管控架构。主要包括:实施专业化管理,发挥顶层设计优势,集中资源,统一调度运输组织;整合储运设施,优化资源流向,优化运输途径,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设施自动化水平,形成时时监控、信息共享,实现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由东北销售公司负责沿海、沿江大型油库的统一管理和跨省中转的业务管理,跨省集中中转业务中的调运组织、物流优化以及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等工作,统一组织送货上门,实施计量质量集中管理,承担油品损溢耗。

“送货上门”的成效

不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统一管理沿海、沿江油库,实施跨省集中中转,能够有效掌控资源,通过油库合理布局和调运有效组织,使油品资源更靠近市场前沿,保证各省市资源及时稳定供应;能够有效解决阶段性资源短缺,满足地区销售企业应急状态下的资源需求,保障资源更加及时供应;能够发挥大船运输“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促进大船的“班轮”运输,进一步提高大船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管理环节、提高运行效率;能够发挥大区公司集散库的管理优势,通过合理确定二次配送辐射范围,优化库站配送路线,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形成“计划统一制定、车辆统一调度、资源统一优化、成本统一控制”的管理机制,使地区销售企业保持“零库存”或趋于零库存管理,加油站保持足量库存,降低运行成本;能够开展淡储旺销,向季节性仓储要效益,促进地区销售企业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稳定客户单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不断增强优化运行能力。“送货上门”,有利于一、二次物流统一优化。特别是对于“海进江”中转送货,可减少中转环节,进一步提高水上一次送达比例;可发挥规模效益,对无法一次送达的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及重庆地区,进一步提高大船运输比例,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沿海、沿江油库的统筹使用及海(江)运和内河运输的两级集散系统的建立,可使一、二次物流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物流优化效果。

不断降低仓储费用。集中管理沿海、沿江油库,能够增加集散油库中转业务量,增加集散油库的周转次数,有利于提高资产油库的投资回报率,有利于降低租赁油库的仓储保管费标准,从而进一步降低仓储成本,实现仓储的规模效益。

增强服务保障能力。集中管理油库,能够有效掌控资源,保证地区销售企业资源及时稳定供应,满足应急状态下的资源需求,保障资源及时供应;能够使地区销售企业保持低库存运行,降低运行成本,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稳定客户单位,增强市场控制能力。

猜你喜欢

大船油库油品
热点
高端油品怎么卖
油品运输市场一年走势图
提高油库消防预案工作效果的措施
SP/GF-6规格分析及油品性能要求
常识:端午节快乐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在机场油库安全的应用
智能化油品分析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租 船
一艘大船去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