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制度的本质——西南油气田公司制度建设与管理的调查与启示

2012-07-19牟英石陈卓赵萌谢敬华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制度评价建设

□文/牟英石 陈卓 赵萌 谢敬华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的本质是一个企业的法律、规则,是文化和软实力,更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推进制度建设创新、融合、深植、提升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着力强化制度的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各专业领域内的制度创新,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灌输到广大员工的思想意识之中,激发出长久的主观能动性和思想创造力,实现了制度建设与管理的飞跃。

持续创新 让制度建设更规范

古人云:“小胜在技,大胜在德,常胜在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有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经过创造性的制度再造,公司形成了以单项业务为基础,涵盖了石油天然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各项业务的,总计27大类、2750项、匹配1000余项流程、具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特征的管理制度体系。每项制度都经过认真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审批,体现出“适时性、及时性、可行性、系统性”原则,做到“适而不滞,紧而不急,简而不疏,忙而有序”,企业迈上了制度管理的轨道。

正本清源让制度设计最优化。制度建设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一部包罗万象的“法”,才能使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上的战略管理、运行机制得到完全的体现和保障。公司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和建立制度是相互关联的,三大环节有机统一,协调推进,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由此,公司从2010年开始,共清理“地区公司-二级单位-基层单位”三级制度5302项,废止2552项。经过归并、剔除,使制度体系“瘦身”为2750项,形成了一套统一的工作标准,明确的办事规则,权威的行为规范。

业务驱动让制度创新持续化。“十一五”以来,公司紧密围绕生产建设主营业务,在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强化重点业务领域和管理薄弱环节制度创新,较好地体现了“为油气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的管理定位和工作思路。一是着力围绕公司快速发展的业务实际,加强在科技研究、勘探开发、对外合作、低效油气开发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二是着力围绕现有经营管理集约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重点加强投资、造价、财务、股权等业务领域的制度创新。三是着力围绕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环保事故易发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四是着力围绕工程建设领域的重点环节与关键环节,加强制度创新。五是着力围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加强制度创新。

流程再造让制度控制效率化。一是以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为契机,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制度与流程的匹配性、适应性清理分析,完成公司范围内1000余项业务流程(全部延伸至二级单位)与现有的471项制度的对接工作。二是在新发布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修订)》中,明确规定立制部门必须在发布制度同时,一并发布对应的业务流程,从而建立起制度与流程“同步发布、同步执行、同步更新”的工作程序,实现了对制度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对内控体系运行的进一步完善优化。

精细思维 让制度管理更科学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公司秉承精细管理思维,用精细化的方式把制度管理职能和相应的管理方法、手段贯穿起来,涵盖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年度计划、定期公告、效果评价等全部环节,进而保证各项制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制度管理体系。

集中规范的制度管理框架。革面,更要洗心;根深,方能叶茂。实行制度化管理的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根本法”。为筑牢制度管理的根基,公司于2004年制定下发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建立起“集中统一,分级授权”的制度管理体制。2010年,又适时修订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制度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了制度层级和立制权限,制定了统一的立制规范,实现了职责统一、程序统一、标准统一。

平稳有序的制度计划管理。公司在两级机关层面建立了“年初上报,下达执行,定期跟踪,重点督办,年底检查评价”的制度建设年度计划管理体系,对各个层面的制度建设行为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形成了具有闭合循环结构的流程链条。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制度计划完成情况进度通报制度,对下达的制度建设计划项目进度进行动态跟踪。同时建立定期公告制度,结合制度新建、修订以及对应的旧制度失效情况,每半年集中对废止制度进行集中公告,“十一五”以来累计废止制度1225项。通过连续8年实施规章制度建设年度计划管理,确保了企业制度建设整体上平稳、有序推进。

集成共享的制度管理信息平台。公司以“数字化气田”建设为契机,积极致力于搭建集成共享的制度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一是积极推动“数字化”条件下,生产组织模式、建设管理模式和劳动用工模式等方面的制度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现有作业、管理链条和操作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和巡线、巡检等操作规程。二是实现制度信息动态管理,对全部制度文本进行了信息化转换和上传,实现了制度的动态发布和更新。三是通过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流程管理信息系统(ARIS)、OA系统的整合,形成制度文本和流程图的自动导入和无缝链接,实现制度与流程的双向交互式查询,实现制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重在落实 让制度执行更坚决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合理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前提,但是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公司以“言必行,行必果,持之以恒”的管理理念持续推进制度执行力建设,取得了突出效果。

强意识。公司始终将提高员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意识放在首位,强调只有意识到位,才能执行到位。为此,公司专门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执行素质,转变执行观念,培育执行文化”为主题的“制度执行年”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制度有效执行的各类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确保各类违章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业务工作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重监督。公司着力构建联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反舞弊风险数据库,将舞弊风险融入业务流程,将以规范“四项权力”为重点的风险防控制度的内容融入内控体系建设,提高控制设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探索HSE体系、惩防体系、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等与内控体系相融合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建立多部门参与、多领域并行、多层次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和工作联动机制,发挥协同效应。

细评价。为突出制度评价的动态与细化,公司于2006年制定下发了《规章制度执行效果评价规定》,设计了科学、完善的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态的制度评价工作机制。一是年末组织两级机关对新建、修订完成的各项制度的质量等情况开展评价,于次年初发布通报并依此对下一年度制度建设计划进行优化。二是定期组织开展针对现有制度执行情况的全面评价,发布《制度评价报告》并组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构闭环。公司通过制度创新,发布了《问题整改闭环管理规定》并作为强化执行力建设、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推行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在各单位、各专业系统中促进了从问题发现到整改、从立项到销项的全过程管理闭环的加快建立,进一步强化了对各类问题的有效管理。

主要认识与启示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居安思危,登高望远,从实践三大责任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夯实管理基础,强化制度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之路,创立了油气田制度建设新模式,实现了“让制度和流程成为公司根本法则”思维的升华。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必须坚持创新制度管理思路,积极致力于实现“两大创新”。“两大创新”是:创新制度管理方法体系,构建具有“PDCA”循环结构的制度执行、评价、改进机制;创新制度建设内容体系,强化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管理环节的核心制度建设。进而推动制度管理工作健康长效发展,有效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整体管理水平。

必须坚持突出前瞻性与适用性,积极致力于打造“广而精、博而专”的自身特色。

制度体系必须涵盖全部职能处室,覆盖全部业务是为“广”与“博”;重点领域制度实现滚动适时更新、关键业务制度细化与操作标准对接是为“精”与“专”。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的情况下,进而使各项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与企业管控能力建设相结合,积极致力于突出“三个健全”。“三个健全”是:健全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公司制度执行责任监督联动机制、健全制度评价考核机制。从而使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位、措施运用到位、关键控制到位,切实增强企业依法治企水平。

必须坚持与企业精神的践行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致力于培育“三种文化”。“三种文化”是:以科学发展引领制度建设文化;以持续优化指导制度管理文化;以责任意识落实制度执行文化。形成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的管理格局,使制度建设成为企业引领价值取向,塑造企业文化的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制度评价建设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