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通道、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2-07-19刘宏伟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刘宏伟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新郑 451100

相对于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由于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床旁即可进行,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更易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1],以往常使用软通道进行引流,但是其治疗效果相对不稳定,且很难做到一次性清除血肿,所以该组使用硬通道引流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且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硬通道组:男27例,女11例,年龄39~73岁,平均(56.9±4.3)岁,颅内出血量 30~100 mL,平均(68.2±9.1)mL,高血压病史2~30年;软通道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38~75岁,平均(57.1±3.2)岁,颅内出血量 30~100 mL,平均(67.9±10.2)mL,高血压病史2~30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年限以及颅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硬通道组将CT示血肿最大层面进行定位穿刺点,并据头皮与靶点的连线距离和方向,选择穿刺的深度和方向,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并注意控制首次引流量;软通道组亦选择CT示血肿最大层面进行定位穿刺点,并选择平面最大长轴线与同侧额部的体表投影为穿刺点,确定穿刺深度,使用脑外引流器进行穿刺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量的变化情况、所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统计两组的临床的疗效。

1.3 疗效评定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96%;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加重者[2]。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量的比较

硬通道组和软通道组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时颅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硬通道组颅内血肿量显著少于软通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量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颅内血肿量的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 d 治疗后7 d硬通道组软通道组tP 68.2±9.1 67.9±10.2 1.205 0.153 30.3±5.1 32.1±4.8 0.993 0.321 7.5±1.1 15.2±3.0 5.412 0.017

2.2 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比较

硬通道组发生气颅的比例多于软通道组(P<0.05),两组发生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比较(例)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硬通道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在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患者显著多于软通道组(χ2=13.438,P=0.000<0.05),见表 3。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并应对脑组织造成最小创伤为前提,因而微创或微侵袭治疗脑出血成为重要方法[3]。排除凝血机制异常的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可能因素为:血压异常升高;首次引流过多;穿刺引流导致颅内脑血管损伤[4]。以往大多使用软通道,但是其临床效果欠佳,且并发症较高,近年来硬通道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软通道由于密闭性差,管腔易塌陷,只能清除血肿液态成分,不能抽出固态或半固态成分,一次性清除血肿量较少,不利于迅速降低颅内压[5]。

该组比较硬、软通道治疗后,发现治疗后7 d硬通道组颅内血肿量显著少于软通道组,且硬通道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在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的患者显著多于软通道组。硬通道组使用的引流管较粗,长期使用不易变型,对于较小的血凝块,其引流效果相对软通道为佳,而且使用的硬通道可同时放置2~3个引流管,对伤口形成对口引流,提高引流效果,且其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且方便,有效的缩短了患者出血至获得引流成功的时间。对于并发症方面,硬通道组发生气颅的比例对于软通道组,但两组发生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管道引流的操作相对较复杂,尤其是对神志上清的患者,在使用电钻进行颅骨穿孔时,患者往往情绪比较紧张和恐惧,甚至躁动不配合,其发生气颅的比例较高,其可能原因与冲洗连接管的硬度以及接口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关系。

同时美国等通过研究还认为,硬通道的平均治疗费用较软通道少,主要是硬通道组能有效的早期引流颅内的出血,缩短了治疗时间,从而降低治疗总费用[6],通过该组研究认为使用硬通道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软通道组,但是相对软通道治疗,更易发生气颅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1]马艳,姜婷,刘楚娟.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5):634-637.

[2]伍嘉坚.软通道与硬通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0,31(11):1450-1451.

[3]黄华东,黄海能,邓元央.三种微创术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4-7.

[4]范洪庚.软通道与硬通道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11):1206-1208.

[5]王瀛漪,张焕夫,张希阳.硬通道、软通道微创技术综合应用治疗脑出血52例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1):36-37.

[6]姜国,陈旭,邰宏武.硬通道引流和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1例效果比较[J].南通大学学报,2010,30(6):491-492.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