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7例临床分析

2012-03-03何伟坚刘海新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电钻穿刺针血肿

何伟坚 刘海新

广东省清新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广东清新 51180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约占其总发病的60%~70%。常见的发病年龄段为中老年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若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临床研究显示发病后30 d内死亡率达到50%,治疗后临床并发症也较好[1-2]。现选择该院患者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择67例在该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微创组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对于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并均采用临床头颅CT进行证实。男为40例,女为27例,年龄分布为(55.4±7.9)岁,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34岁,临床出血量为(51.2±13.7)mL,出血部位分析显示额叶为10例,基底为41例。颞叶为3例,丘脑7例,顶针叶为6例。同时选择同期在该院采用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其中男为39例,女为27例,年龄分布为(56.7±8.4)岁,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33岁。临床出血量为(50.7±12.0)mL,出血部位分析显示额叶为9例,基底为40例。颞叶为5例,丘脑7例,顶针叶为5例。

1.2 临床治疗

微创组采用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治疗,治疗前采用CT进行定位并做好头部皮肤的准备,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地避免患者颅内、外重要的组织和结构。依照患者穿刺点距血肿中心距离的长度去选择不同的颅内血肿穿刺针。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的麻醉,使用电钻驱动穿刺针的方法穿透患者颅脑后退出电钻,插入配套的塑料针芯至患者血肿的中心部位,拔出塑料针芯并接引流管。对于抽吸困难的患者应该采用血肿粉碎针的方法以生理盐水粉碎进行作业,手术过程中应给予过量的冲洗液从而使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慢慢变淡。注入含有尿激酶1~2万U的生理盐水2mL后关闭引流管。在手术后24 h内对患者重新进行。依照患者头颅CT情况决定患者冲洗和引流的次数,目的是使患者血肿消失在80%。在临床表现和CT诊断无异常的情况下应拔出穿刺针。对照组采用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和防止出血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1.3 疗效判定

临床采用痊愈、好转和死亡作为临床疗效判定,其中痊愈为患者可以独立行走或者采用扶杖后能基本参加日常的工作;好转为患者不能独立或者扶杖行走,但临床神志清楚;死亡为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有效率为临床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合。

1.4 统计方法

临床选择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研究显示临床微创组临床治疗治愈例数为24例,治愈率为35.82%,临床治疗总有效例数为59例,总有效率为91.04%,对照组临床治疗治愈例数为12例,治愈率为18.18%,总有效例数为48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人群不同组别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HICH)为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发的脑实质内出现的自发性脑血管病,临床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问题,也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既常见且严重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症状。血肿的出现未对侧出现偏瘫、瞳孔发生变化,早期两侧的瞳孔逐渐缩小,当患者血肿在逐渐扩大时,脑水肿也在加重,后出现颅内压渐渐地增高,出现脉搏减慢,呼吸障碍,血压升高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转为中枢性衰竭。当出血量少,血肿自行吸收消散的时候,症状也随着缓解。

于选择穿刺点处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接电钻,钻透颅骨硬脑膜,去除电钻,拔除针芯,放入圆钝头塑料针芯接引流管将颅内血肿穿刺针置入血肿腔内,拧上冒盖,引流管连接注射器通过低压抽吸将液态部分抽出,完毕后再次放入塑料针芯再将针刺入血肿中心,从引流管连用注射器低压抽吸少许血肿液、制造一个工作的空间;拧下冒盖,插入血肿粉碎器,用适当的力度推注冲洗液(生理盐水250mL+肝素/低分子肝素1支)每次4~5mL于血肿内,待排出液基本上清澈。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主要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其中外科治疗应在保守治疗疗效差而继续出血才有价值。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除血肿、降低患者颅内压,解除患者脑疝的发生及发展,改善患者脑循环,促进患者受压脑组织及早恢复。可见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应有选择性的,出血较少的,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内科治疗,血肿较大时,及时开颅手术或者行脑立体定向手术进行血肿消除,常有助于解除脑受压,促进患者恢复[3-4]。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止血药、脱水药,保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采用支持疗法,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而对于昏迷病人更应细致护理,及时防治肺炎、胃出血等常见并发症,术后仍需内科方面的治疗。出血量较小者一般采用内科治疗。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嗜睡者。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的人群,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对于患者年龄大,且合并有心、肺及肾脏疾患,或合并严重糖尿病者。内科治疗的死亡率较高,为50%~90%。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应加强临床推广。

[1]余大超,罗思权,黄鸣,等.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40例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309-310.

[2]全兴云.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2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10(3):33-34.

[3]康宁,李艳琴.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疗效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4):313-314.

[4]康宁.关于颅内血肿微创术后再出血防治的几点体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5):316.

猜你喜欢

电钻穿刺针血肿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美女主播玩“电钻吃玉米” 头发被卷掉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创新排丝电钻 提高工作效率
外来器械骨科电钻清洗方法的改进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