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
2012-07-18牛现云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谢 强 牛现云 赵 娜 高 宏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1 图书馆移动服务及其实现方式
3G的部署和实现奠定了移动宽带通信的发展基础。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带宽的大幅提高和移动终端功能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选择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获取移动信息服务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移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目前各级各类图书馆移动服务还没有形成体系,大部分图书馆应用的技术或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系统性联系,每项移动服务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接口和信息流,亟待体系化建设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
1.1 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现状
国外移动图书馆应用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移动通信技术比较先进的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陆续推出了移动图书馆计划。日本的富山大学和东京大学于2000年和2001年先后开通了i-mode 手机书目查询系统,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于2001年秋季开始使用手机短信服务,韩国西江大学2001年7月推出用手机可以查阅图书馆资料的移动图书馆[1]。英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较早开展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是比较注重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调查的国家之一。英国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短信服务及移动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服务。美国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先进、服务领域最为广泛的国家,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方面也始终发挥着引领与示范作用。美国图书馆开展的移动信息服务除了传统的短信服务外(主要应用于图书馆外借服务、新闻推送、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还充分利用了无线互联网络提供服务。美国图书馆界及信息服务商在无线互联网环境下,针对iPhone手机用户开发出大量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软件产品,并且以技术为先导,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如以提供文摘索引及参考文献为对象的移动用户专用软件产品、以提供电子图书及数字馆藏为对象的移动用户专用软件产品、用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类软件产品等。
国内关于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并不逊于国外,一些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建立了移动图书馆系统,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厦门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及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都已经陆续推出自己的移动服务。
1.2 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实现方式
从技术形式来看,国内图书馆的移动服务主要是通过短信、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及近来兴起的手机应用程序实现的,如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手机应用程序。从服务内容上来看,图书馆普遍提供基于手机的借阅信息查询、讲座展览信息通告等服务,部分图书馆提供在线展览、在线讲座、在线阅读等服务,也有一些图书馆在尝试利用手机便捷性提供其他新型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自修室预约服务。
(1)短(彩)信方式
短信是图书馆界最早利用移动技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短信服务主要为读者提供基础服务项目,在目前移动通信资费中,也是最便宜的一种服务渠道。图书馆需要申请特服号码用来接收和发送短信,并根据业务类别自行设定短信指令代码。由于短信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小,很多大数据量的服务(如阅读等)无法通过短信实现。
(2)基于浏览器的服务方式
在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浏览器的服务方式主要是利用WAP网站提供服务。图书馆利用WAP网站向用户提供服务是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应用, WAP网站将成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门户。WAP网站的设计经历了WAP1.0、WAP2.0时代。目前,虽然对于HTML5是否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网站开发标准还存在异议,但是已经有很多浏览器对其予以支持。HTML5考虑了移动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增加了本地存贮和对音视频的支持,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通过WAP网站既能提供信息公告类服务(如书刊推荐、新闻动态等),又能够提供在线阅读、在线讲座等资源发布类的服务。
(3)客户端(移动应用程序)
手机客户端软件是指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手机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软件访问网络、聊天、收看视频等[2]。其优势是可以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实现WAP等方式不能实现的功能,而基本上通过浏览器方式能够实现的服务都可以通过客户端实现。图书馆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经历了两个阶段:图书馆通过自有渠道(如自身WAP网站)提供客户端程序下载;基于苹果和Android的应用程序商店提供客户端程序下载。
2 图书馆移动服务需求调查
为了做好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设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信息行为调查。本次调查针对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的移动服务,面向到馆用户和互联网用户,采用网络联机与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除去无效问卷外,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552份,其中简版问卷1 306份,完整版问卷246份。笔者对回收的有效数据通过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了分析处理。
2.1 整体市场用户背景分析
(1)高校图书馆用户是使用国图资源最主要群体 高校图书馆用户占总体用户的49.5%,占“掌上国图”现有用户的50.3%。
(2)用户的年龄、学历、收入呈正态分布 用户年龄主要集中于21~29岁,这部分用户占总体用户的64.2%;用户的学历主要为本科,这部分用户占总体用户的58.8%;用户收入主要集中于2 000~4 000元,这部分用户占总体用户的54.8%。
2.2 整体市场用户基本行为分析
(1)用户对移动服务的感知度较高,但使用范围比较狭窄。 69.5%的被调查用户使用过移动服务,但其使用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比较有局限性,其中71.6%的被调查用户使用手机短(彩)信,72.5%的被调查用户主要使用信息类和通信类的服务。
(2)用户使用国图资源的类型逐步呈现多样化 用户对国图资源和服务的使用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借阅、阅读文献,更多地延伸到其他类型的附加服务,如40.2%的被调查用户使用电子图书阅读、13.8%的被调查用户参加过展览、12.2%的被调查用户参加过讲座、25.6%的被调查用户参加过培训等,用户需求和行为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
(3)用户逐步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国图资源 在国图资源使用渠道中,除到馆和互联网两类传统渠道外,11.0%的被调查用户逐步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渠道。
本次调查采用列举的方法列出了常见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用户对各项服务的预期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移动服务形式调查情况
对于多种服务类型,用户最期望使用的分别是:通过WAP进行图书预约与续借,通过WAP进行用户信息查询,通过手机或电子阅读器进行电子书的在线阅读及借阅,通过手机在线收看或收听国图精品讲座,将读者卡与手机结合并直接用手机进行刷卡和短信支付。
3 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设计
根据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以及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设计应该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并使模式具有广泛适用性。
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源于传统图书馆服务,并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体系应该包括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移动拓展模式(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服务模式(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以及传统与新型相融合的服务模式(融合型图书馆移动服务)(见图2)。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在充分考虑移动终端差异、资源的格式及版权问题的前提下,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将会向综合性、融合型服务发展,利用各种网络的优势,达到服务的最优化,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高的信息需求。
图2 图书馆移动服务体系图
3.1 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是指基于图书馆传统业务的移动服务。图书馆从现有业务出发,深入挖掘,找出其与移动服务的结合点,从而将业务范围延伸到移动终端上,使业务更加具有主动性、便捷性,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具有公开性(见图3)。图书馆移动服务都是从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开始做起的,如图书馆最初的移动服务就是利用手机短信为用户提供图书催还、预约等传统业务服务。具有代表性的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有借阅服务、检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
(1)流通业务的移动拓展服务
流通业务主要是指与借阅相关的服务,包括用户信息的查看、到期图书催还、预约图书到达通知、读者卡到期等信息的提醒以及图书预约和续借、读者卡挂失等服务。
(2)多种输入形态的移动检索服务
图3 延伸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移动检索服务主要是指OPAC检索或者对馆藏资源的检索,涉及到检索入口、检索条件及检索结果的展示。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检索应该提供集文本、语音等输入方式为一体的搜索引擎。检索条件主要是检索字段的设计,图书馆可根据馆内检索资源及常用检索字段进行设计,如基础字段可包括题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对于检索结果的展示,图书馆应认真考虑,其设计原则为只显示用户密切关注的字段(如题名、著者、出版年、资料类型、单册信息等),最好在第一级检索结果中给出到单册详细信息(如单册馆藏地、索取号等)的入口,一般情况下在三级页面内要显示单册信息,以方便用户查看单册的状态。移动检索服务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者客户端来实现。
(3)多媒体信息互动参考咨询服务
多媒体信息互动参考咨询服务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的参考咨询。其将文本、音频、视频集成于一体,提供线下、线上的咨询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使用户能够向参考咨询馆员面对面地咨询。
文本方式的多媒体参考咨询主要通过表单或者实时聊天工具建立用户与图书馆的手机通道。语音方式的多媒体参考咨询可以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电话嵌入其中,使用户点击电话显示按钮即可与参考咨询馆员进行通话,不必再记住图书馆的常用参考咨询电话号码。视频方式的多媒体参考咨询主要是用户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与参考咨询馆员沟通。当手机终端的前端摄像头等通话设备逐步成为常规配置,视频通话价格逐步下调,手机视频参考咨询将成为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主要方式,图书馆可以构建视频呼叫中心,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多媒体信息互动参考咨询可以通过浏览器和客户端实现。
3.2 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侧重于资源的获取,使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包括图书、期刊、音视频及各种信息类服务(如书刊推荐)等。具有代表性的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主要有多屏同步的移动阅读服务、全媒体在线展览服务、定制化信息推送服务等(见图4)。
图4 单一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1)多屏同步的移动阅读服务
移动阅读服务是指将图书馆拥有版权的文本资源数字化并通过移动终端发布,供用户阅读,是集资源的检索、借阅、阅读于一体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应按照一定方式对移动阅读进行分类,并提供检索功能,以方便用户查找所需资源。由于此项服务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可以通过WAP网站或者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服务。
多屏同步阅读是指用户在多个终端(手机、平板电脑、PC机等)之间能够实现阅读位置(如某一页)的同步、阅读信息(如评论、收藏等)的同步。有的用户往往不止拥有一个手持阅读器,实现用户在多终端之间的平滑过渡、无缝转移将是未来阅读的一个趋势。目前,移动阅读主要包括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图书馆应实现这两种方式的多屏同步。
① 在线阅读 用户可以在线阅读电子书等资源。在线阅读内容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屏幕大小和终端性能动态显示。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操作,如添加书评、内容分享、收藏图书等。在线阅读要求用户必须连接网络才能进行。在线阅读资源的同步实现较为简单,可以将用户的阅读情况实时或者定时同步到服务器,实现云端的用户阅读内容和阅读信息的存储,从而实现多屏同步。
②离线阅读 离线阅读可以保证用户在有网络环境下下载资源,在无网络环境同样可以阅读资源。离线阅读主要通过借阅为用户提供服务。图书馆可以在服务端设定可借阅电子书的软拷贝数量,当所有的软拷贝均被借出时,该电子书将不能继续外借。对于已达借阅授权上限的资源,用户可以预约该资源,待有该资源归还、收到图书馆通知后可对其进行借阅。图书馆可以限定同一用户同时借阅电子书的数量及借阅期限。离线阅读资源的同步需要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进行,用户在能够上网时手动上传阅读内容和阅读信息到服务器端,才可以实现多屏之间的同步。
(2)全媒体在线展览服务
全媒体在线展览服务主要将图书馆不定期举办的展览通过手机展现给用户。在线展览图片要做成适用于手机的格式。其以在线形式、离线安装包形式等多种方式提供给用户,满足其不同需要。由于此项服务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可以通过WAP网站或者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服务。在线展览是集图文于一体的服务,不仅仅是对图文的展示,也可以根据展览场景对其进行配音,形成图、文、音的全媒体杂志形式,为用户营造虚拟展览场景。
(3)定制化信息推送服务
图书馆可根据一定的主题将图书馆的信息进行排版、加工、整理,并编制成彩信,可以适当地添加音频、图、文等,定期推送给用户。信息推送服务要采取用户定制的方式,推送给定制的用户。图书馆可提供的信息推送服务主要有:
①书刊推荐 图书馆可以定期向用户发送书刊推荐的信息,如新书推荐、图书馆热点书刊排行等。其具体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索书号、简介、封面等。
②专题信息 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推出比较有特色的专题系列(如精彩故事系列、名人箴言等),按照一定的专题将不同的系列编制在一条彩信中。
③图片欣赏 图书馆都有大量的图片资源,其可以按照展览的形式将这些图片组织起来,并转换成手机彩信的格式,以彩信方式将图片发送给用户。
3.3 融合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之间的融合为图书馆开展融合型服务提供了条件。图书馆除了要加强原有的移动服务外,还应该研究如何实现传统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及广播电视网的无缝链接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见图5)。
图5 融合型图书馆移动服务
(1)手机一卡通服务
手机一卡通是将无线射频模块嵌入到手机中,从而使SIM卡同时具有射频识别卡的功能,使手机可以与读卡器(POS)之间进行非接触式数据交换。如此一来,用户利用手机可以实现各种支付操作及身份认证[3]。图书馆可以利用手机一卡通服务实现用户办证、门禁刷卡及小额支付等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方便,如减少携带卡的数量等。
(2)跨媒体服务
二维码技术的出现有效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纸质文献与虚拟世界中的电子文献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图书馆可以在图书、期刊上贴上二维码标签,将与权威网站相对应的书评的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存储到二维码标签中,用户使用带摄像头的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拍照、储存,即可解读二维码所含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便可查看相关信息并进行参考。此外,图书馆可以将检索系统中的检索结果生成二维码,使用户用手机拍摄二维码后即可将信息存储在手机中,二维码可以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缝链接,因此用户拿着手机就可以到借阅室借阅。
(3)手机电视服务
随着3G手机用户的不断增长,手机流媒体业务也不断发展,手机电视业务将成为3G移动视频市场的主要业务。图书馆收藏有大量视频资源(如音视频数据库、学术讲座等),通过手机电视服务可以将这些丰富的视频资源转换为流媒体格式的文件,随时随地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也可以按照主题组织图文信息,并制作成适用于手机观看的视频。
(4)位置服务
图书馆可以利用3G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与其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如馆藏资源检索及生活信息咨询等。用户利用地理位置服务还可以查找最近图书馆,或者在图书馆内查找附近的阅览室。
4 结 语
目前移动互联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短信、彩信等传统移动通信业务已经成熟,在图书馆界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还比较慢。在以物联网、三网融合为背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获取信息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图书馆作为信息采集、组织、发布、服务单位,应该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时刻注意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变化,积极探索比较成熟的服务模式,利用先进的技术满足用户变化的信息需求。
[1]孙淑宁.国内外图书馆手机服务的比较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1):63-65.
[2]李东宏.以手机用户为中心的客户端软件具发展前景[EB/OL].(2008-01-03)[ 2011-05-25]. http://www.cctime.com/html/2008-1-3/2008131519090011.htm.
[3]张文彦,张瑞贤.美中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9 (7):64-68.
[4]侯人华.我国基于移动信息服务的手机图书馆发展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80-82.
[5]RFID-SIM手机一卡通新技术应用[EB/OL].(2010-11-19) [2011-05-25].http://www.smartcn.cn/smart/jswz/1011191058265562.asp.
[6]骆伊丽,陈韶玲.略论手机二维码在现代图书馆的应用[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