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012-07-18李彦青贾丽云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民族建设文化

■李彦青 贾丽云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李彦青 贾丽云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其实质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梳理和总结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将起到推动作用。

从“两手抓”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

十年“文革”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之后,首先要恢复经济,这是必然的。然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要放弃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迫切。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人民群众发展权、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切实保障。而这正是我党“发展为了人民”和“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的充分体现。

从综合国力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的重新定位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这里就已经包含了“文化力”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已不仅仅是渗透到经济和政治之中起一种辅助作用,而是已经成为和政治、经济并行的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支撑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观点,集中揭示了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将这种综合国力概括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战略思想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针,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同时,也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表明我党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从弘扬民族精神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文化使命的勇敢担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得到本民族所有成员普遍认同的、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极为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弘扬。随着我党对自身文化责任的认识的逐步深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着作为中华民族先进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的文化自觉。所谓“共有精神家园”,就是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是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高度重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并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直接产生的文化理论成果。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把精神文明提高到“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战略高度。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党的第三代中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即以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潮流。只有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真正树立起文化形象和文化旗帜,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并实现民族复兴。

从培养“四有”新人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转变

针对“文革”所造成的整个社会思想的混乱状态,以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我党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理论。985年3月,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完整地提出了“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思想。对于这一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的思想,在此后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都有所强调和表述。尤其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将“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强调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命题,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系统阐述,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价值追求,任何性质的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的背后,都毫无例外地有一个主导价值观作支撑。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魂,是民族和国家之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从精神文明建设到和谐文化建设,从培育“四有”新人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转变,体现了党对时代性的准确把握,反映了党对“文化”的理解逐步深化,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

从单纯的文化事业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之前,我党对于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单一的甚至是狭隘的,文化只是和“事业”联系在一起,属于意识形态,事业单位是“喉舌”和“阵地”,文化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2000年10月,中央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对于文化体制改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市场”概念,到新世纪之初提出“文化产业”,反映了我党对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讲,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文化管理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文化领域一直沿用苏联模式,是政府管文化政府办文化的大包大揽的文化管理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必然而且必要的。但其内在的弊端也是不可否认的:严重抑制了文化创造的积极性,限制了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所谓“文化生产力”,是指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为达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标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力争“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从古为今用到文化创新: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古为今用”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关于历史研究的一贯思想。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中国现实的新文化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他主张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964年,毛泽东同志在《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待古代和外国的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至此,古为今用的原则扩大到了整个文化领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拨乱反正,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阶段,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创新文化观。他强调要“敢于创新”,要“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强调文化创新,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显著特点。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创新”为灵魂,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构想。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具体要求。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就意味着所谓文化创新,不再是一般意义上对传统的传承和延续,而是形成了涵盖文化观念创新、内容与形式创新、文化体制与机制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创新的文化创新体系。

从洋为中用到文化安全:保障文化的独立生存和文化利益不受威胁

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我党就极为重视文化建设中的“洋为中用”,即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然而,20世纪末,随着冷战的结束,人们发现在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侵略与扩张的同时,在文化领域同样存在着侵略与扩张并将继续存在下去。面对西方国家借助于文化贸易对我国进行政治文化渗透以及输出其价值观念的被动局面,面对我国文化资源在国际文化市场全球化的压力下面临流失和被异国开发的危机,在经历了社会各界十数年的讨论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作出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这一基本判断,认为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下,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新态势作出的科学的概括,是我党探索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带给我们如下启示:一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方向,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文化立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加强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作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

作者:李彦青,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贾丽云,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责编/郭建民)

猜你喜欢

民族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多元民族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