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2012-07-18李双燕董淑湛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科学农民农村

李双燕 董淑湛

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李双燕 董淑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村庄改造,它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对旧农村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促进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又是新农村优秀成果的享受者,所以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以农民为本这一核心内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也要顾及长远利益,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各种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表现。新农村的建设,新型农民的培育,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都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一、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农村社会歪风陋习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生活环境恶劣。只有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理想目标。

1.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建设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农村生产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依靠,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使生产模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力争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之路。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能够过上衣食无忧、房屋宽敞、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档次逐年提高的宽裕生活。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深入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发展农村教育,以此来保障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修养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建设成果由谁享受?通过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意见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蓝图中。

3.把科学发展观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农村建设,才能解决其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除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小康社会的实现,构建和谐新农村。

二、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分析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样才能保障各个目标得以实现。

1.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航领路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仍有一些村庄在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不治理的老路,致使出现自然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一些干部政绩观出现严重失误,村民之间利益摩擦变大。针对此现状,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线,指导农村工作。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时,应把一般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拓宽渠道,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实践提出的伟大战略,是关于发展观念的一场革命,它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基调,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化,农村建设标准化,农民关系和谐化。在科学发展观的宣传中,我国各级职能部门和干部应充分利用电影院、电视、电脑、村喇叭、农村书屋等途径,为农民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条件。只有农民对科学发展观给予肯定,对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这一必要性认可,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又好又快实现。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是对可持续发展观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使农民在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理念。科技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的最终选择。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资和利用力度,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应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作用,注重对农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除了对研发人员的支持外,还应调动广大农业院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为农民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4.提高村干部素质,为新农村建设走科学发展之路提供和谐有力的领导班子

自从我国实行大学生村官制度以来,基层干部的素质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西部和西南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对大学生吸引力非常弱,致使这些地区村干部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作为农民的领头人,村干部觉悟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干部平时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一定了解的干部,应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对科学发展观不知或知之甚少的干部则应加快学习步伐,确保能将科学发展观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来对待新农村建设,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才能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稳步前进。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责编/张立新)

猜你喜欢

科学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