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斋翁赋诗弘扬石文化——记青岛藏石家刘中伟先生

2012-07-17柳赓尧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1期
关键词:石家赋诗奇石

本刊记者 柳赓尧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顶天立地,雄伟壮观。其碑石产自青岛,是世界少有的石中之王,石质上乘,坚硬如钢,将永久屹立不变,与日月同辉。山东人民贡献如此珍贵的石料,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缅怀,是对人民英雄最好的纪念。

在宝石之乡青岛,还涌现出许许多多爱石、赏石和藏石者,这里介绍其中一位乐于赋诗颂石、抒发情怀的藏石家刘中伟先生。

多姿多彩“千石斋”

藏石家——刘中伟

刘中伟先生1953年出生于青岛,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青岛根石协会常务理事。

他爱好文学,气质高雅,钟情奇石,鉴赏水平较高。为增添生活乐趣,弘扬传统文化,近10多年来,他不畏艰辛,独行万里,四处奔波,内蒙古阿拉善留下他的足迹,尤其喜爱丰富多彩的广西奇石,三次光临柳州(其中一次夫妻孩子举家前来观光),积极调查研究奇石蕴藏状况和选购奇石精品,用他自己的话说:“阅石无数,方识其珍”,收获颇丰。笔者最近到他家拜访,看到门廊、客厅、卧室和阳台,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地装点着各地奇石精华,与鲜艳的兰、菊等盆栽相伴,将住宅打造成仙境般的“千石斋”。令人感到亲切和高兴的是,在琳琅满目的美石中,许多产自笔者定居的第二故乡广西,如彩陶、梨皮、幽兰、摩尔石等。还有趣的是,主人养了两只乌龟,昼夜温顺而大胆地在“千石斋”中爬行,不时止步抬头张望,好似对无言的石头说:“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受主人欢迎?!你们虽然多姿多彩,但不能动弹。而我俩则可以满屋游走,精彩纷呈”。

青岛崂山绿石

富贵有余-广西梨皮石 40x22x14cm

石与诗结合大抒情怀

刘中伟不仅爱石、赏石、藏石,而且常常触景生情,诗兴大发,积极为美石赋诗,以致将他自己的住宅取名为富有诗意的“千石斋”,将自己美言为“千石斋翁”。下面且举几例。

其一:佛教静坐默念经文,称之为坐禅。刘中伟收藏的名为“禅意悠哉”的广西梨皮石,如同肥胖富态的老和尚,身披黄色袈裟静坐着,神气十足,好似等待人们前来供奉朝拜一般。于是,刘中伟欣然为之配诗:“古来禅意出天然,自是悠哉数千年”。诗赞石,石如诗,抒发了古老石文化的精彩和神韵。

其二:名为“玉玲珑”的内蒙古“沙漠漆石”,石质细腻,白底红纹,如同美玉,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刘中伟对其十分欣赏并赋诗:“珍罕载书谱,典雅见诗赋,定可传千古,玲珑胜似玉”。你看,经此一赞颂,“沙漠漆石”身价大大提高,价值连城。

其三:属广西“八音石”种的“平台观海”,展现一位古人在巍巍山脚平台悠闲地坐着凝神观海,欣赏着远处海天相连的盛景。突然间,艄公劈波斩浪飞舟奔来眼前,似乎是迎接老人巡游四海。刘中伟眉开眼笑命笔:“峰回路转出平台,斋翁登临意观海,远望碧波水云间,近看艄公逐浪来”。

其四:产自内蒙古的“绿碧玉”石,非常奇妙,石体呈开合状,自然分裂为上下两片,可合二为一。刘中伟对此有感而发,以“独爱此石”为题抒情:“虽分不离,久经坎坷,相伴不弃,敬其坚贞,感其忠义。世人之情,当应珍惜。”诗人借此歌颂了人间风雨同舟的正义美德,赞颂了相伴团结和谐的精神,昭示着国家前途光明,明天将会更美好。

媒体关注和赞赏宣传

刘中伟先后赠给笔者两书一刊中,都突出宣传介绍了他的事迹,有关领导部门对其积极弘扬石文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均表示认可和充分肯定。

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青岛藏石》一书,为国际流行大16开,彩色精美印刷。全书共介绍了青岛市598名个人藏石者,其中发表刘中伟的藏石作品最多,篇幅最大达12个版(每个版16开)。与其他收藏者不同的另一个独特的地方是,书中刘中伟的藏石作品都配了诗作,石与诗相结合,使奇石价值得到提升,彰显了石文化的风采。

由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老将军题写书名,青岛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青岛雅石》一书,亦为大16开彩色精印,共介绍了84名藏石者,刘中伟为其中三名发表藏石作品最多者之一。

由青岛出版社于2007年6月出版的一期《石语》杂志中,以“青岛藏石家刘中伟”为醒目标题,作了人物介绍,发表了多幅收藏作品。等等。

中国文联出版社和青岛出版社如此大力宣传刘中伟和大批奇石爱好者的事迹,充分说明有关领导部门和媒体对弘扬石文化十分重视、扶持和鼓励,对取得的成就充分加以肯定。从这一个侧面折射出青岛正进入文化大发展的热潮中。

猜你喜欢

石家赋诗奇石
又遇二月二
初雪
春秋时期女性赋诗、引诗析论
醉菊
终结者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Secret that Cannot be Told
《中华奇石》2017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奇石欣赏
石家泉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