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禁区”里寻找生命蹊径——记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菊祥博士

2012-07-17王根华汤丽佳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1期
关键词:禁区胶质瘤神经外科

特邀记者 王根华 汤丽佳 本刊记者 吴 彪

他在“人体司令部”艰难探寻,伴随着患者在生死较量中寻找生命的蹊径。一次次技术创新,让众多深受颅脑肿瘤折磨的病人重获生机。不仅如此,他还为探索研究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不遗余力。他率先提出建立胶质瘤规范体系,让“不治”变成“可治”。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只是要拯救病人于水火之中,更高的境界,是在他还没有被病魔推下悬崖的时候,就紧紧地抓住他。这也是我愿意穷尽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他就是新近荣获第十届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菊祥博士。

“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我很快乐”

江南水乡——浙江自古大家迭出,是一块文人辈出,留下过许多玫丽诗章的土地……陈菊祥从小受当地文人志士的熏陶,在他性格中融入儒雅、平淡朴拙,更有心志既定,遇千折而不回。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秉性,赋予了他一个优秀外科医生所必备的勤奋、坚毅和闯劲。

1989年,从浙江省重点萧山中学走出来的陈菊祥——这个从小学到高中向来成绩名列前茅的年轻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二军医大学。学生时代,导师对他的评价是:“陈菊祥很安静。”因为“静”,他拙于应酬,不擅揣妒;因为“静”,他语默、气定、神闲;因为“静”,他心怀对医生职业的神圣追求,绝不让一分一秒在生命中白白流失,始终在追求学问过程中身心俱融,宠辱皆忘,顺其自然。整整6年的专业学习,使他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了学业优等,政治素养同样过硬的陈菊祥,还光荣地被推荐入党,并因其不一般的组织、处事能力,被选任校团委组织部长和海医系团委书记,获得上海市三好学生,学校优秀团干部,并荣立“三等功”。

1995年,陈菊祥进入了长征医院开始他的医生生涯。一心向往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陈菊祥追随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卢亦成教授,踏入了探索人体“司令部”—大脑奥秘之路,开始在专业的道路上勤勉劳作、努力前行。

曾经他在专业选择中一度踌躇徘徊。打从第一次进入神经外科,目睹病房里躺着一个个头上裹着纱布、气若游丝的危重病人,深深地触动到他柔软的心,强烈地激起了他内心深处一份无法释怀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于是,他坚定地把目光锁定了神经外科领域的“颅脑肿瘤”方向,在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中倾注满腔心血,不懈探索徜徉,往来巡猎。

两年后,为了求解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疑难问题,陈菊祥进入复旦生命科学院“硕博连读”。他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不断给自己加压力,除了回医院开刀,陈菊祥都泡在复旦,做完实验,经常已是深更半夜,而他还得从五角场换乘几次车赶回家。“虽然有时会感到累,但很充实,我是一个认准目标就不会放弃的人。”陈菊祥说,做科研要有一股子韧劲和灵性,还要甘愿寂寞。这是基于学术的天性,也赖于陈菊祥超然的学人秉性。尤其在“大不寂寞”的今天,他头脑清晰,立场坚定,对“热闹”保持“距离”,对“寂寞”保持“亲近”,悠然于他爱于斯、咏于斯、徘徊于斯、探索于斯的学术圣地默默耕耘。

在复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学习,为陈菊祥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彼时,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基因芯片和基因治疗等国际上前沿学科的热点研究课题在复旦已得到热烈讨论,对生命科学新知有着强烈兴趣的陈菊祥充分吸收着科学象牙塔里的知识精华,而几年临床医疗的实践背景又使他具备了别的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难以具备的特色。带着临床上积累的课题,在导师的帮助下,陈菊祥试着用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来解释。

“那些听起来很学术的基因、蛋白质概念,一旦和临床上的现象结合起来分析,不但有助于理解,而且一些临床难题也能找到解释。”说起那段求学生涯,陈菊祥说,5年的复旦学习,使自己有了和一般临床医生不一样的科研感觉,眼界更开阔了。毕业后他带着科研成果回到长征医院,2004年,博士毕业后的第二年陈菊祥连续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但陈菊祥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道路依然布满荆棘!

陈菊祥在手术中

陈菊祥在办公室

“能攻克一个个医学难题,我很快乐”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且危害性最大的肿瘤,死亡率高、生存期短,是神经外科中最难以治愈的疾病。中国每年有10万左右的新发脑胶质瘤病人。陈菊祥一头扎进了“脑胶质瘤”的国际前沿领域,在这个深不可测的世界里,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在临床上,陈菊祥发现脑胶质瘤尽管手术、放化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有助于延长病人生存期,但多年来在胶质瘤治疗领域尚没有取得重大突破,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5年,而胶质母细胞瘤更短12-15个月。寻找更有效胶质瘤治疗方法是医学领域的公认难题。

“只有找到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才是提高脑胶质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陈菊祥喜欢“啃”硬骨头,绝对不见好就收。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实验室,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挫折,困难如山重水复,有时为了一个数据要反复做十几遍,他坚守着寂寞不放弃。有人形容其为“寂寞长跑”。但陈菊祥说,他不觉得寂寞,或者说,他享受寂寞的快乐。

孜孜不倦地探索迎来了曙光。陈菊祥率先在国内开展生物芯片研究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依据肿瘤基因表达谱进行胶质瘤分子病理分型,补充依据光学显微镜的细胞形态分类法;在国际上率先发现5条与胶质瘤增殖侵袭有关的靶标基因并获得承认,为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水平提供了新思路,使我国在该病研究方面迈上了新台阶。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全国、全军神经外科会议和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大会上受到高度关注,同时以第1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5篇学术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50余次,这项成果相继获得上海市和全军的医疗科技成果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全军、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在导师卢亦成教授的指导下,陈菊祥参与了国家863项目临床基因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研究,参与完成我国第1个基因治疗脑肿瘤的临床试验,开启了神经外科领域疑难杂症——脑胶质瘤治疗划时代的进步。

如何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陈菊祥又开始对治疗脑部肿瘤的最佳诊疗方法进行了探究。他白天科室上班,晚上实验上班。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在尸体标本上反复解剖研究,寻找手术刀进入病变部位的最佳路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陈菊祥在国内首先提出脑胶质瘤的生物特性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率先建立了脑胶质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体系,对功能区胶质瘤实施系统规范治疗,率先在国内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深部胶质瘤并改善其疗效,显著延长脑瘤患者的生命和提高生存的质量。相继开展了导航技术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技术、恶性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听神经瘤及颞底巨大脑膜瘤、颈静脉孔区巨大肿瘤切除术等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采用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诊治脑动脉瘤等新技术,显著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这些创新成果,是当时报道利用该技术诊治动脉瘤资料最丰富的一组之一,成果登上国内脑血管病的权威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封面,受到同行的肯定。

这些成果相继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近年来。陈菊祥作为负责人获得15项国家、全军、上海市的课题共852万资助,2007年获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和连续4次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协助导师获得2005年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引导项目及2009年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并担任副组长。在国际SCI杂志相继发表论文共21篇。2006年,陈菊祥成为长征医院最年轻的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为了这些研究,陈菊祥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有人问他:“你要做这么多手术,还做科研,太辛苦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值得吗?”

陈菊祥却说:“能攻克一个个医学难题,我很快乐”。

“能解除病人的痛苦,我很快乐”

脑部手术是在让一般人胆颤心惊的“禁区”里动刀,其中的神经和血管结构极其复杂,失之毫厘,便会给病人带来难以想象的损伤,甚至是性命之忧。脑部肿瘤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为了潜心这片“禁区”,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减少对周围神经的损害,陈菊祥一次又一次在脑细胞与神经密布的“沼泽地”里“挖雷”,一次次的创新使得他成为神经外科领域的后起之秀。

熟悉陈菊祥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为了病人可以什么都不顾的“工作狂”。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多、急诊多、抢救多、并发症多,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险象环生”,陈菊祥十几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有陈医生在,我们很踏实,就像吃了定心丸”。在许多病人看来,他就是那一道光明,带着柔和与诚心,守望在黑暗的尽头。

这是一场“鬼门关”前与阎罗争夺生命的战斗。

16岁的萍萍是个漂亮的花季女孩,来自上海嘉定。一天在上课时突然感到头痛,呕吐不止,不久便昏迷不醒,被老师紧急送到当地的一家医院。经CT检查发现她的脑部左侧基底节区出血,血液破入脑室,血肿量达60毫升,导致梗阻性脑积水,病情恶化,生命垂危!

当时GCS仅3分,双瞳孔散大。当地医院认为没有抢救意义了!寒风骤起,悲痛欲绝的父母哭成了一团。

2008年第一批赴四川抗震救灾

绝望的家属通过熟人打听到了长征医院陈菊祥在神经外科诊治方面颇有研究,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转院到了长征医院。陈菊祥立即安排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萍萍患有颅内动脉瘤合并巨大血管畸形!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快!快进手术室!”手术台上,无影灯下,柳叶刀在陈菊祥的手中起舞。

4个小时后,萍萍被顺利推出手术室,游走在“鬼门关”的她最终顺利康复出院。现在她已大学毕业,顺利找到了工作,如今她逢人便说:“是陈教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把手术刀,给无数家庭解除了痛苦、带来了欢笑。多年来,陈菊祥在临床第一线拼搏厮打,练出了一身硬功夫。抢救颅脑危重病人,对他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病人需要就是命令。夜晚从睡梦中爬起、吃饭时放下碗筷,为抢救病人争分夺秒,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多年的技术沉淀,再加之陈菊祥对手术尽善尽美地追求,一个个奇迹在他的手下诞生了。在导师卢亦成教授的指导下,陈菊祥已成功开展1255例脑胶质瘤的诊治和随访,完成了200例功能区的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抢救20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完成300例DSA造影剂肿瘤术前栓塞手术,参与举办了6次神经外科的学习班,推广神经外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综合治疗的先进理念。

“能为病人撑起一片天空,我很快乐”

“他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学术上非常严谨,精益求精;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用慈悲心、同情心、责任心做好每一台手术。”学生谈起老师有说不完的话。

与导师卢亦成教授合影

“因为颅内肿瘤疾病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的苦难,不亚于一场大地震。我们医务工作者当以慈悲心去体谅患者,尽善尽美地为患者服务好,尽可能地为他们解除痛苦。”陈菊祥经常这样告诫他的学生。

陈菊祥的慈悲心,在长征医院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

那是2010年,一位外地患者因颅内肿瘤来院治疗,在老家东拼西借,带来的钱依然捉襟见肘。住院期间因缺钱,治疗做不成。陈菊祥从自己腰包里为病人垫资1万2千元。一年后,病人拿着积攒下来的5000元,特意从老家赶到上海还给陈菊祥时,大家才知道了这个“秘密”。

陈菊祥常说,农民到城市看病,他们即使将全部积蓄都带来也常常不够。在治疗中,他始终坚持能用便宜药治好的病决不用贵药,能节省的费用尽量节省。慕名而来的患者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常常送礼品、塞红包,他都一律谢绝,如果当时僵持不下,他就先交给科室的同志保管,患者出院时再还给他们。陈菊祥经常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百姓来医院看病本身就困难,再收他们的东西于心何忍?

陈菊祥的好脾气是出了名的,即使在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今天,他也从未受到病人投诉。其实,面对病人,陈菊祥也没有什么“独门绝技”,只不过他心里总是装着“理解”二字。“作为一个医生你的掌控能力很重要,因为在疾病面前,患者总是弱势的。医生应该理解患者对医学知识的陌生,即使知道一些,也难免会片面,甚至会对医生的诊疗产生误解。对此,必须耐心地解答,这样就可以避免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这也许就是陈菊祥从医17年来从未发生误诊、漏诊、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的“独门绝技”。

一年365天除了出差、讲课,都在长征医院,陈菊祥从来没有节假日;无论手术多晚,他都要坚持陪病人,待病情稳定后才回家;每当遇到危重病人时,他总是寸步不离守在病人身边,不断调整用药,观察病情,直至病人脱离危险期。

在颅内肿瘤研究领域,尽管有17年的经验积累和反复实践,但对每台手术,陈菊祥依旧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怠慢。

“因为每台手术都是一次创新。我常常会在做手术之前,做‘功课’,查资料,在脑海中猜想肿瘤与周边血管和组织的关系,在心中对手术过程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这样上手术台,就像打仗一样,该冲锋时就勇往直前,该撤退时就撤退,做到收放自如。”

陈菊祥就是这样,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每年要做大量的手术。他耐得寂寞,不慕奢华,鄙视虚名。他说,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医疗“成果”,就是一例例经过他精心救治的患者。

“作为医生,我最感欣慰的是每当那些被抬进来的病人出院时能自己走出病房来向你道别”。为此很多患者都成了陈菊祥的好朋友。

凭着拼搏和执着,使他从同年资的医生中脱颖而出。先后荣获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卫生系统青年最高荣誉奖银蛇奖、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和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及追踪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提名奖等荣誉。

当笔者问陈菊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有什么秘籍时,陈菊祥深思后,概言之为:爱、心。一是对学术追求之爱和创新之心;二是对生命敬畏之爱及负责之心。只有不断把“爱”放大,把“心”用全,学会从跨越中求爆发,求高翔,并坚定不移的锁定学术目标,才能勇攀医学的高峰。

这就是陈菊祥,一位以“爱”之“心”,在生命禁区中锤炼生命奇迹的神经外科专家。

猜你喜欢

禁区胶质瘤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教育在中国“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状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肖文儒:为生命禁区带去希望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
不让你去的五大旅游禁区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