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化历程

2012-07-17詹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1期
关键词:评奖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奖

詹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

The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MianYan Normal School

Zhan Xiaojuan

詹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文学与文化研究。

从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迄今已走过112年的历程。1914、1918、1935、1940、1941、1943这六年因战争原因没有颁奖,1904、1917、1966、1974等四个年度有两个人获奖,到现在,已经有109位作家获此殊荣。不管诺贝尔文学奖有怎样先天的难处和局限,或是自身的偏颇和片面,从而招致人们的非议和不满,但在世界众多的文学奖中它仍然鹤立鸡群,在世界文学活动中的权威性依然是无法抹煞的。“20世纪100年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囊括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文学流派、不同地域和民族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一个超越民族、地域、意识形态的文学体系。”[1]成为了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重要景观和不容忽视的国际文学现象,尤其是今年,莫言的获奖,结束了该奖项没有中国这个文化大国身影的缺憾,从而更加确立了它的国际化地位。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总体上汇聚了20世纪以来相当大一部分文学精华,这一点只要略加比较即不难看出。

归结起来,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学奖项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美国:国家书评人文学奖、福克纳文学奖、普利策奖;

二、法国: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龚古尔文学奖、费米娜文学奖、雷诺多文学奖、梅第西文学奖;

三、英国:橘子文学奖、布克文学奖、惠特布莱德文学奖;

四、中国: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五、德国:青少年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

六、日本:芥川奖、三岛由纪夫奖、紫式部奖、文部大臣新人奖、川端康成奖、海鸥文学新人奖;

七、印度:泰戈尔文学奖;

以上印度的泰戈尔文学奖是在2009年由三星电子公司资助才刚刚成立的。我们只要对这些奖项略作研究,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仅仅是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奖项,并非像诺贝尔文学奖那样,是一个影响遍及全世界的盛事。

在这众多的文学奖项中,诺贝尔文学奖何以能走出一国国界而影响全球,应当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现象,从中探索文学对普世意义表现的价值取向,以反观自我,并获得对自身更透澈的自认,从而实现提升群体的素质的目标,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更是有益于增进全人类相互了解与融合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一件事物能否获得普遍的认可,其基本观念的确立当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诺贝尔文学奖来说,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颁奖标准的制定,只有确立世界性的颁奖标准,才可能有世界性的眼光,并得到普遍的关注。

根据创立者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金将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2]。1900年经瑞典国王批准的基本章程中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3],即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诺贝尔遗嘱是这样说的:“我其余的全部可变卖财产应按如下方式处置:资本——由我的执行人投资于安全可靠之证券——应成为一个基金,其盈利应以奖金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使人类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说的盈利应均分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应授予在物理学领域里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作出最重要化学发现或改进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里作出最重要发现之人士;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一份应授予为各民族间的兄弟情义、为取消和削减常备军、为召开和促成和平会议做了最多或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应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颁发;文学奖应由斯德哥尔摩的学院颁发;和平卫士奖应由挪威国会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颁发。我的明确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4]

这里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与文学相关的有两点,一是:文学奖“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二是:诺贝尔奖的统一评奖范围是“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这两点结合起来看,诺贝尔的意愿就是要奖励那些超越了自我命运悲欢而能关注更广泛的人类共同命运的人,而且是世界范围内所有具有这样胸襟与才华的作家,这在一开始就使这奖项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突破了一国的狭小范围,站在了全人类的高度审视和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为该奖项的国际化打下了基础。

标准制定以后,能否被忠实地执行,是奖项设立者意愿能否实现的保障,否则,再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在尚不为人所知的时候就已经消声匿迹,或者只能在普遍的鄙视中自我满足而已。诺贝尔是幸运的,他的意愿应当说是得到了足够尊重和尽可能忠实执行的,这从评奖委员会严谨廉洁的作风和这111年以来获奖作家的分布情况即能得到证实。

有这样一件事情,充分地体现了评奖委员会严谨廉洁的作风。按照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规定,获奖者必须是还活在世上的作家。1931年的授奖却是110年以来的唯一例外,颁发给了已经亡故的瑞典诗人卡尔菲德尔。当时这一消息立即让瑞典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人们群起围攻瑞典文学院,利用报纸、开会等场合公开批评瑞典文学院违背诺贝尔本人的意愿,公然将文学奖金颁发给了一位去世的人,是一个影响很坏的先例。面对这些激烈的口诛笔伐,瑞典文学院冷静而自信地给予了答复:首先诺贝尔文学奖的规章明确规定,只要这个人的推荐书是在他去世之前提出来的,是允许颁奖给这位作家的,卡尔费尔特生前已经获得提名。其次,卡尔菲德尔未在生前获奖,是有特殊原因的。其实早在1918年至1931年诗人去世的十几年时间里,瑞典文学院曾几次想颁奖给他,却都被他本人婉言谢绝,其理由是,他自己是瑞典文学院的官员,担任评奖委员和终身秘书,授奖给自己有诸多不便。就这样,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他一次次推了下来。这个解释自然得到了绝大部分批评者的认可,卡尔菲德尔的高尚品格也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增进了这一奖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诺贝尔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其获奖者的地域覆盖面是其他任何文学奖都无法比拟的。到今年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总体分布的情况如下:(按获奖作家的国籍统计)

法国14位,美国10位,英国11位,瑞典8位,德国8位,意大利6位,西班牙5位,苏联(含俄国及俄罗斯)、波兰分别有4位;爱尔兰,丹麦、挪威分别有3位,瑞士、希腊、智利、南非、日本分别有两位,芬兰、冰岛、比利时、南斯拉夫、以色列、印度、澳大利亚、危地马拉、哥伦比亚、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圣卢西亚、葡萄牙、匈牙利、奥地利、土耳其、秘鲁、中国分别有1位获奖者。

我们再以按每20年为一时段,对五大洲获奖作家人数进行统计,也许更能看出诺贝尔文学奖在地域分布上的扩展与变化:

1901~1920:欧洲19 美洲0 亚洲1 非洲0 大洋洲0

1921~1939:欧洲15 美洲3 亚洲0 非洲0 大洋洲0

1944~1960:欧洲14 美洲3 亚洲0 非洲0 大洋洲0

1961~1980:欧洲13 美洲6 亚洲2 非洲0 大洋洲1

1981~2000:欧洲11 美洲5 亚洲1 非洲3 大洋洲0

2001~2012:欧洲:9 美洲1 亚洲1 非洲1 大洋洲0

合计: 欧洲80 美洲18 亚洲4 非洲4 大洋洲1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获奖作家分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一些变化:

获奖作家的地域范围是逐步走出欧洲而面向世界的。在诺威尔文学奖评奖之初,评委们的视野主要还是投向欧洲的,在前20年,仅有一个欧洲之外的作家获奖,第二个20年和第三个20年都增加为三个。到第四个20年,情况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美洲和亚洲获奖者一共达到了8个之多,占这一时期获奖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从此以后,获奖者的范围更是涵盖了世界几大洲的一些文学大国以及在文学创作领域中有杰出建树的作家。从60年代开始,亚洲有四位作家获奖,分别是日本的川端康成(1968年)、大江健三郎(1994年),土耳其的帕默克(2006年)和中国的莫言(2012年);非洲有四位,分别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6年),埃及的马哈福兹(1988年),南非的纳丁·戈迪默(1991年)和库切(2003年);南美洲共有四位获奖者,智利的聂鲁达(1971年),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1982年),特立尼达的沃尔科特(1992年),秘鲁的略萨(2010年);澳洲则有澳大利亚的怀特(1973年获奖)为代表。这表明评奖者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文坛,摆脱了过去“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尤其是那些拉丁美洲、非洲作家的获奖更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面向世界的倾向,使该奖真正成为了拥有世界性的权威奖项。

从获奖者的性别分布来看,对于女性作家和小语种作家也有一个逐步增加关注与重视的过程。60年代以前的60年间,有4位女作家获奖,此后的50年间有6位获奖,仅90年代就有3位女作家(戈迪默、莫里森、希姆博尔斯卡)获奖,占了全部获奖女作家的四分之一,表明女性作家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埃及的马哈福兹和葡萄牙的萨拉马戈的获奖,也表明了对于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小语种文学创作的肯定。今年莫言的获奖,则是对有着巨大差异文化类型的认可和接受,他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对实现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融合,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诺贝尔获奖作家的群像之中,中国作家的面孔实在太少,高行健是以法国作家的身份得奖的,莫言是唯一完全代表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获奖者。中国作为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之一的国度,如今依然强大的国家,在这样一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盛事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无论是对中国自身而言,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而言,都应当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诺贝尔文学奖未来的发展中,无疑应当受到更多重视。

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文学奖项,其内在原因则是评奖过程中对文学自身独特标准的把握。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如主题、题材的确定和选择,二是文学表现形式的探索。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也在促进其创新探索上做出了贡献。

回顾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可以看到,在其评选的过程中,经历了逐步认可并积极推进文学在作品题材范围上的拓展和在主题上进行新探索的过程,这是诺贝尔当年理想的主要体现。作品的理想性倾向必须要在题材的选择和如何揭示其内在意义上得以落实,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并能从中获得普世意义的共鸣。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对经典的品味欣赏之外,往往期望获得自身生活的教益。时代在发展,作为最直接而生动地反映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文学,如果只是墨守成规,那它必然会失去读者,淡出我们的视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方面的发展,也走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逐步摆脱了狭隘和固步自封,以开阔的胸襟,长远的眼光,积极进取,终至成为世界文学领域的翘楚。

对这一点的分析我们还是从对历年的获奖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来细加认识。

在1901至1920年获奖的20位作家中,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忠实的继承者,部分作家,特别是诗人,还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色彩,唯一的例外是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家梅特林克,瑞典文学院对梅特林克“全然不同于传统的形式”和“对人的内心的意念”[5]的挖掘给予了特别的注意。但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情况仅此一例。同时,这个时期的获奖作家几乎清一色出身于欧洲传统文学大国,唯有泰戈尔例外,但他也是出身于多年受到大英帝国统治的印度。这说明,当时评奖委员会还是从19世纪固有的文学观念出发在欧洲文学大国内寻找符合获奖标准的作家。何谓“有理想倾向”?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标准,所以近年来有文章披露说,当年就以作品缺乏理想为由否定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获奖资格,给自己留下了一份遗憾!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最初把“理想主义”理解为:“就是文学上的正统性,符合宗教精神和社会道德秩序,能激发人乐观向上的情绪”,“为人类,为符合人道、常识、进步及幸福所做的奋斗”[6]如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一直按这样的标准进行下去,那就不只是一点点遗憾了,它应该永远无法进入全球的视野,甚至早已悄声匿迹了,因为它体现的完全是欧洲文明的价值观念,变很容易将东方文化体系和非洲、拉美文化体系的优秀作家排斥在外。

从1921到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是在朝着危险的边缘迈进,除了在授奖地域上有所突破,有3位美国作家获奖之外,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依然坚持他们原有的传统观念,即获奖者应是欧洲文学大国的传统作家。但实际上“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式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立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背景中的位置。”[7]

因为评奖委员会认识的滞后,詹姆斯·乔伊斯、普鲁斯特、D.H.劳伦斯这些在那个时代引起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作家,都没有能够纳入获奖者的名单之中,评奖委员会也因此招来后人许多愤愤不平的评论。这些作家大多是20世纪兴起的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却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的认可,这明显地反映出评奖委员会对新的文学现象的视而不见或排斥。相反,评奖委员会却让几个相对影响力和艺术才华都逊色不少的作家譬如黛莱达、蒲宁、马丁?杜?加尔、西伦佩,以至像珀尔·巴克(即赛珍珠)等获得了殊荣,这些作家无论是声誉影响还是作品价值,恐怕都无法与乔伊斯等人相提并论。当然,珀尔?巴克的获奖,可能是评委们对中国元素的期待,但这只能是揣测,并不具有学术的意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主义已经在文坛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但评奖者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和影响,已是50-60年代的事了。也就在此期间,苏联、中国、美国出现了不少文学巨匠,可是他们仍未被评委会重视,这体现出诺贝尔文学奖此时,在总体上仍未全面跨出欧洲文学传统的范围,不能称之为世界性的文学奖项,还有违人们对它的衷心期待,这些也成了后人非议它的话柄。

这个时期奥尼尔的获奖可说是一个亮点。作为20纪美国戏剧界的领袖,奥尼尔的戏剧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异化现象,他的悲剧“基于一种极其尖锐的,也可以说是撕裂人心的,但具有某种经住了严峻的认识,同时怀着一种对人生美好的命运依然挑战的情感。”[8]“他大胆运用表现主义手法处理思想和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剧本与真实生活没有多少关联,诗人和梦想家使他自我独力,沉浸于他狂热地追求的思辨和幻想之中。”[9]“他的笔端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极其痛苦的,严峻的认识,同时也描写着对人生宿命毅然挑战的崇高壮美和欢欣之情。”[10]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创作风格,给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域,带来了新的气息。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40-50年代。从二次大战即将结束的1944年,到1960年,成了诺贝尔文学奖开始走向世界的一个过渡。智利的米斯特拉尔的获奖可以视为一个标志,她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奖作家,她那“富有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11],这一赞美词可以理解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理想作品”的一种新理解与确认[11]。这种新的理解在这个时期还表现为获奖对象的多样化:一是1950年授奖给英国哲学家罗素;二是授奖给英国的丘吉尔;三是1958年授奖给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这个时期T.S·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和加缪的获奖,更加不可争议地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和地位,对于推进20世纪的文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0至1980年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逐渐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势态。这个时期,即使在欧洲的获奖作家中,法国的贝克特、德国的伯尔和意大利的蒙塔莱,也都属于具有世界影响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20年是世界文学流派丰富多彩的时期,贝克特的获奖是西方正统文坛对50年代“荒诞戏剧”的肯定;肖洛霍夫、川端康成与贝娄、辛格的获奖是对苏联现实主义文学、日本“新感觉派”和美国犹太小说成就的肯定。1964年颁发给了法国作家萨特,虽然萨特拒绝领奖,但评奖委员会对萨特的认可却是令人称道的,作为有坚定独立性的作家萨特用自己的创作确定了自己在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与贡献,同时他的拒绝也有力地促进了评委们的反思。

20世纪的最后20年的评奖结果进一步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开放性,诚如古斯塔夫·缪勒在《文学的哲学》一书中所言:“不断变化的文学风格就是艺术以及其他一切文学活动里潜在的哲学变化的结果。”[12]时代的变化,催生了文学的变化,只有跟随了这一变化的文学事业,才能留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这20年中,评奖委员会更加关注的是作家的流派风格、创作成就和区域影响,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捷克的塞费尔特、埃及的马哈福兹、墨西哥的帕斯、南非的戈迪默、圣卢西亚的沃尔科特都成为该国的第一位获奖者,这些作家的获奖,向世人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画面,使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题材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即使像英国的戈尔丁、美国的莫里森、日本的大江健三郎、爱尔兰的希尼、德国的格拉斯,尽管出身于西方(含日本)传统文学大国,但他们的文学成就与在流派创作中的地位都是不容质疑的。意大利的社会喜剧家达里奥?福以反政府的激进立场闻名,他又兼导演、演员于一身,他在1997年获奖的结果也引起过一些议论,但这正是评委们注重作家风格和作品内涵的表现。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20年的评奖对许多不同文化体系作家的创作都给予了重视,还关注到了异文化在新时期的相互撞击和融合而带来的文学题材、体裁、主题和创作方法,以及创作风格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获奖者尽管个别作家在揭晓前并不为人们普遍看好,但大多数是当之无愧的,给读者提供了具有新意的阅读趣味。

新世纪12年的获奖者更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作家的文化身份,还是其创作的主题、题材、体裁,都更加广泛新颖了。印度裔特里尼达和多巴哥作家V.S.奈波尔,有着多重文化背景,他写作的主题是去国者(exile)的困境和“外方人”(outsider)的疏离感。南非库切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帕默克则“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对人类心灵痛苦和性别冲突的深刻表现,也是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耶利内克的作品犀利地揭露在现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侮辱和摧残。多丽丝?莱辛写了文化的碰撞,严重的种族歧视,个人对自然的对抗,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秘鲁作家略萨不仅涉足了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等多个体裁领域,还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他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了“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评奖委员会把今年的大奖办法给莫言的理由则是:“他的魔幻现实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与当下。”这个颁奖词显示出评委们对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依然存在疏离,但却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并不意味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已经完成了一体化,更不是在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质化。全球化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十分矛盾的过程,无论是就它的影响范围,还是它的多种多样的结果而言,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诺贝尔文学奖经历艰难曲折的历程,终于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高文学奖项,人们自然期望诺贝尔文学奖能更好地代表整个世界文学的发展潮流,使世界五大洲最杰出作家都能成为获奖作家,避免重犯20世纪初期评奖过于世俗化、地域化的缺陷,以不辜负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创立该文学奖的初衷,为真正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当然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对于新世纪的瞩望,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对于新世纪世界文学发展方向的新期望。

走过20世纪的100年,在那个世纪中,人们可以为激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欢呼鼓掌,但有时也不得不因文学的软弱、文学被战争与集权蹂躏时的痛苦而发出悲哀的叹息,诺贝尔文学奖也有过软弱和悲哀,那么,在这个新的世纪里,它能不能成长得更加独立坚强,不再重演过去的痛苦悲伤呢?更重要的是,它能否为全世界不同文化区域人们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搭起一个美好的平台,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独有的贡献呢?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四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

大江健三郎,日本小说家。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著有《广岛日记》(1965年)、《作为同时代的人》(1973年)和《小说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论。1994年瑞典文学院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授予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

2002年春节期间,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当时大江健三郎先生说:“再有10年,他能拿奖!”

[1]陈春生.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文学全球化的样本[J].外国文学研究,2003(3):145.

[2][3]白根格伦.世纪超人:诺贝尔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67.

[4]宋兆霖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M](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

[5]肖涤编.诺贝尔文学奖要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202.

[5]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A].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21.

[6]王逢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词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11.

[7]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在今天的功能[A].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P.121

[8][9][10]宋兆霖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M](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19-422.

[11]宋兆霖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M](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488.

[12]古斯塔夫·缪勒.文学的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猜你喜欢

评奖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奖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启事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