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贸易的规律性危机
2012-07-14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成晋
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成晋
社会的进步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但是现在社会进步最直观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是人人都在追求的经济利益与物质享受,因此,政府等各方面势力势必会采取一系列提高经济的措施,这其中有合理的,当然也有不合理的。这样发展下去逐渐地就会出现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体现者就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往往会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才会发生金融危机,其实不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也会有金融危机的发生,只是发生的强度小,对我们的影响较小而已。金融危机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无法摆脱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探索掌握金融危机的规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贸易以及金融危机的认识
1.1 金融贸易
金融贸易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上的交换,这种交换的介质可以是货币、物品、股票、房产等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说到底,金融交换就是不限制时间地点,只需要提供一个场所来进行。这个场所就是市场。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交换,是因为人们各有所需,交换过后可以使自己过得更好。现在对劳动力的分工愈加明确,人们往往只会从事一个很小范畴中的工作,比如说一名裁缝,他只会做衣服,不会种地,不会制造家具等等,而有些人可能从事高科技,以至所有的生活资料都无法自己生产。这样几乎所有人就必须通过交换来取得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原料。因此,市场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场所,金融贸易也变得尤为重要。
1.2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可以被称为金融风暴。是在很大的范围内出现的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个大范围小到一个国家,大到一个地区。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过一定时间经济的安定发展之后,由于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金融市场崩溃。金融危机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我们只有对这些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探索出金融危机的规律性,进而造福人类。
2 融危机爆发的规律性的探索
2.1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减小金融危机的危害,掌握其规律,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这说到底就是人们假想的一种经济不得不面对现实,无法再继续假想时爆发的危机。比如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全面爆发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那么,又是如何由次贷危机演变到了金融危机呢?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例子来简要的了解。譬如,在某个地区,只有两家商店销售矿泉水,每家每天卖出50元瓶,1元1瓶,这样市场就已经达到了饱和。可是从某一天开始,这两家店开始互相买卖100瓶,但是并不通过现金来进行,而是记账,虚假的经济产生了200元,这样就产生了虚拟经济。店家同时对外界宣称矿泉水已经涨到了5元1瓶,人们听说涨价后就开始抢购,店主也就趁机提价,变成了2元1瓶,但是2元1瓶也比5元1瓶便宜,所以人们还是争相购买。此时就产生了泡沫经济。由于买的人增多,店内储存的矿泉水数量不够,店主就从外地进货,造成大量囤积现象。两家店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有些人用现金买不起,就开始发行矿泉水债券,拿不出现金的可以用自己有的东西做抵押,然后来购买。这样,就是融资,金融的介入。但是还是有些人连可以抵押的东西都没有,于是店家又开始发放次级矿泉水债券,并且向保险公司购买了保险,这些债券就成为了次级债券。这样发展了一段时间过后,店家突然发现从外地购买的矿泉水卖不掉了,又要过期,就赶紧将降价处理掉,矿泉水不值钱了,经济泡沫破裂。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店中进行了裁员,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用来购买的矿泉水券成为了废纸,产生次贷危机。贷款无法收回,店里没有资金,就面临着破产。这样就导致了全面的金融危机,造成了金融危机典型的危害特征。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实际次贷债券的数目是不变的,由这些次贷债卷引发了如此大规模的危机必然有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随大流、跟风的思想造成的。看到别人赚了钱,自己也就盲目的跟随,市场本来就没有这么大的需求,但是人们不停地人云亦云,别人买我也买,别人投资我也投资,通过别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一天天的累积就造成了最后的爆发。从这几次世界上大规模的危机来看,几乎都是这样的往复循环。
2.2 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虽然每次引发金融危机的具体原因都不尽相同,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当时社会最尖锐的问题,都是当时最吸引人眼球的经济问题。社会在进步,因此我们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个个的新问题。等这些问题积累到临界点时,新的金融危机就要爆发了。一但遭遇了金融危机,往往会发生大规模企业银行倒闭,人员失业,货币贬值等等现象,这些便是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3 通过对几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的比较得出规律
下面,主要从发生金融危机前后的资产价格的波动走向、GDP的波动走向以及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例的波动走向来探讨一下金融危机的规律性。
3.1 资产价格的波动走向
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走向,Carmen M.Reinhart以及Kenneth S.Rogoff做出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的大大小小19次金融危机中,危机爆发前4年与危机爆发结束后3年中,房产与股票的价格的走向很接近。在爆发之前两者均快速上涨,而爆发结束后则大幅下降。之后,Carmen M.Reinhart以及Kenneth S.Rogoff又深化了研究,对发展中新兴经济体也进一步作出了探索,结果表明依然符合这个规律。并且,危机结束后,房地产市场需要4~6年来复苏恢复到爆发前水平,而股市则只平均需要3年时间就可以恢复。但是,房地产价格下降的幅度一般为爆发前的30%上下,而股市则下降到原来的一半左右。利用这些研究既可以对金融危机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也可以初步大致的判断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4]。
3.2 GDP的波动走向
对于GDP的变化趋势,Bordo等人将有史以来的金融危机按照时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880~1913,金本位时期的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一二战期间的金融危机;1945~1971,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金融危机;1973~1997年间的金融危机。我们对这几个阶段的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的GDP资料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在危机爆发前的5年至爆发时刻,GDP降幅平均为2%~5%,而在危机爆发后的3年内,GDP的水平普遍开始恢复。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从国家来讲,GDP的下降程度为4%左右,而从个人角度来讲,下降幅度要达到9%左右。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下降的具体数据与恢复的具体时间来判断某一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3]。
3.3 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例的波动走向
有人员根据全球主要的四次金融危机为基本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4年,泰国、韩国与印尼的经常项目逆差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经常项目逆差基本上都在高位运行,并且都在危机爆发的前一年达到了最高值。但是当危机爆发时,经常项目赤字都出现了快速下降的走向。其他两次金融危机经过分析,也表现了类似的状态[2]。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金融危机的爆发确实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且显而易见,金融危机时虚拟经济发展到极端的结果。既然是虚拟经济,一定是像泡沫一样虚幻、大量的、因此在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都可以观察到经济大幅增长,楼市股市以及物价上涨,货币升值等现象。社会弥漫了一种浮躁的氛围,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人们受到严重打击,然后通过各种政策慢慢恢复正常,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又出现了一些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再度弥漫了一丝浮躁,于是开始了循环,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那么,在掌握了这样的规律以后,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金融危机对人们的伤害呢?马克思说过,要彻底消除阶级,消除贫富差距才能消灭金融危机,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要客观清楚的认识到现实,知道国家经济什么水平,自身经济什么能力,不要盲目跟风。
4 金融危机的危害以及对其规律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金融危机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之大想必不用多说,尤其在资本主义国家更能一目了然。大量人员失业,企业倒闭,货币贬值等等,轻则危害到一个家庭的生活稳定性,重则会引起大规模的骚乱,甚至会威胁国家的安全,动摇一个国家的统治。因此对金融危机规律性研究就迫在眉睫了。既然无法避免,就要尽最大努力来制定好迎接金融危机的措施。
5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有规律可言的,这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因为整个世界都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因此因为进步所带来的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只要出现一种新的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陷入金融危机的循环,直至马克思所说的消除贫富差距,消灭阶级,达到了共同富裕,这样才可能完全避免金融危机。当然,这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情况。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对其规律、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1]尤.瓦尔加著.世界经济危机(1848~195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历史比较资料[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2]苗永旺,王亮亮.百年来全球主要金融危机模式比较[J].国际金融研究,2009(7).
[3]Bordo,Michael,Barry Eichengreen,Daniela Klingebie,Is the Crisis Problem Growing More Severe?[J].Economic Policy,2001(16).
[4]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Is the 2007 U.S.Subprime Crisis So Different?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a,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