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

2012-07-14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袁嫣

中国商论 2012年31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能源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袁嫣

1 低碳经济

世界范围内持续的经济发展,在给各国带来发展的机会的同时,也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和威胁,尤其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全球出现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气候变暖等现象,这些环境资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们也开始不断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低碳经济”作为新名词开始出现并应用于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中。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认为低碳经济是与传统高消耗与高增长的、单纯追求GDP的发展模式相反的,以低污染、低能耗与低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提倡改革能源与产品结构,降低气体排放,推动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很多国家开始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低碳经济模式作为国家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力量,推动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

2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方向

2.1 国际贸易格局的改变

首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商品贸易的格局。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结构开始不断调整,各国开始倡导绿色产品生产与绿色贸易发展,低碳产品生产与低碳管理理念开始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并且不断影响到各出口大国的贸易形势。同时随着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传统靠能源出口的国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次,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应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地区贸易的格局。由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出现与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贸易主导因素,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化科学的发展理论,使绿色产品作为一种新的影响因素作用于世界贸易发展,导致国际比较优势呈现出一定的变革。发达国家较早采用并实行了低碳技术,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却仍受技术与产品结构等的限制,大部分国家还处于能源消耗式发展模式,短期内无法有效实现低碳发展,处于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2.2 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与低碳产业的发展

国际社会为了推动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于2005年制定《京都议定书》,推动市场化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决定国家之间可以进行相关的排放权力买卖,如果一国不能有效实现相应的削减任务,则可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购买[2],自此各国开始出现碳交易。而随着碳交易的发展,很多国家的对外贸易范围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出现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商品形式。

另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低碳企业与产品必然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而一些小污染、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知识密集型产业也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从根本上推动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推动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3 中国如何有效适应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国际贸易发展形势

3.1 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尽可能的开发并利用新能源,加快更新减排技术的新发展,推动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的节能减排,以低碳理念为标准,推动低碳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从现阶段中国低碳理念贯彻及低碳技术应用角度分析,中国应更加关注实际,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并重点关注节能技术,包括太阳能利用、氢能源及核能源的利用等。在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相关方面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优势科技力量进行强强联合,积极开发并利用新能源,推动能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大与相关领域行业及国家之间的合作,推动最新的技术应用于国内低碳技术创新,加速降低国内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低碳技术的新发展与新应用。

3.2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然成为事实,但这种贸易大国仅仅是从贸易总量上衡量的,从中国的商品结构角度分析,中国更多的是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企业为主,因此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同时环保标准相对也比较低。同时中国的一些高新技术出口相对较少、产品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创新性,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创新发展与自主发展。而要推动中国贸易实力的提升,则必须不断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转变,综合采用多种经济政策及产业政策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真正走出一条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另外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大对实行低碳管理与生产的企业的扶持,推动低碳发展理念在企业中的深入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改造。

3.3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对多种能源与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中国现阶段煤炭相对较多、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较少的资源格局决定了中国工业以煤为主的生产结构与方式,而煤炭在开发、运输、利用过程中对水、空气等产生的污染作用十分突出。因此中国应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与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开发多种清洁能源,不断降低工业对煤炭等能源的依赖程度[3],进而不断改变中国现阶段的能源使用与利用结构,推动生态工业的低碳化发展。同时还要注意最大化实现能源与资源的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价值。

3.4 推动环境外交,抵制贸易保护

近些年以来,很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一些弱势产业,均开始采取更加隐蔽的绿色贸易壁垒,而中国作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同时恢复最快的国家,具备较强的出口能力与竞争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会遭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困扰,这给国家的一些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困境。因此国家必须要在不断完善本国产品的绿色化与低碳化发展的过程中,突出利用WTO相关文件的约束规则。一方面在国内实行低碳化发展模式,推动节能减排,提高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联合,不断就深入推广低碳产品与技术等达成一致意见,积极参与到国际气候变化及相关规定制定的过程中,承担大国责任,避免使低碳发展理念成为更多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壁垒的手段,有效维护中国权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与恶化,“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理念开始应用于国际贸易发展中。只有不断革新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展多种环境外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际贸易的低碳化发展。也只有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应用于国际贸易,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国际贸易实现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1]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17).

[2]边洁英.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重塑[J].中国商贸,2012,(17).

[3]唐良富,唐榆凯,张锐等.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贸易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贸易统计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