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趣法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2-07-13陈同发
陈同发
【摘 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地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因此,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生学古文的时候常常感到深奥难懂、心烦意乱,甚至头疼,而教师教得也很棘手。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 阅读教学 激趣法
针对学生学习古文感到难,教师教学棘手的现象,一直都在探索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的方法,其中激发学生兴趣就是提高古诗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语激趣法
有一位名师曾经说过“精彩的导语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可见精彩的导语,很快就能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抛砖引玉效果。由爱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引出王安石的《伤仲永》,让学生知道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引导学生背诵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后,让学生进入边塞雄伟壮阔的美景当中。可见好的导语设计,既可以给学生启迪享受催人奋进,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二、诵读激趣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应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定古诗词的能力。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所以说学习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开始,对此,我通常会采用听录音读、教师范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特别是听录音读,可以使学生听准字、音、节奏、重读字词等。而指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更能整体感知课本的主要内容;如果这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音、节奏,然后叫一些平常不怎么喜欢举手的学生分角色朗读。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兴趣盎然,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活动激趣法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那么,这个时候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改变对古诗文教学枯燥无味的看法。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画具,课堂上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意象画出来,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白众多意象构成漂泊在外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此外,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举行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想象激趣法
一节课真正要上得好,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就是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教学《使至塞上》时,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并让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杜甫的《春望》,抓住“国破”“草木深”“花溅泪”“鸟惊心”“烽火”“家书”“白头”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描述,学生很快就描述出“安史之乱”后国家衰败的景象,为此白了头的作者还移情于花鸟上,从而体现自己忧国忧民思家的情怀。
五、竞争激趣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所以,我会尽最大的努力采用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如在班上组织背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典故来源集锦比赛等。教学《愚公移山》时,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反方,针对愚公愚不愚这一观点开展辩论赛,同学们各抒己见,在知识的长河中遨游。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看四个小组中哪个小组能够说出最多有关“雪”的千古名句。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质疑激趣法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敢于质疑,在《爱莲说》中写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千古名句,可见近墨者未必黑。所以说学贵质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质疑精神,不要尽信书,这样才会不断发现问题和获得新知。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杨修之死》时,有的学生就大胆质疑,说:“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可在这篇文章中却变成一个阴险狡诈、心胸狭隘、妒贤嫉能的一个人,作者罗贯中为什么把一代枭雄写成奸雄?”学生有疑可质,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七、教态激趣法
教师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口语、情绪等都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假想一下,要是教师上课的时候两眼无神、面无表情、语调一致并且情绪低落,学生怎么可能会兴致勃勃。所以教师上课时,不管再苦再累,都要振作精神;有时还要有淡淡的微笑,因为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可以使你更有亲和力;语言要抑扬顿挫,甚至幽默、诙谐;有的还要伴随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除此之外语速适度调节,感情真挚等都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怎样更好地激发初中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探索,以期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