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无字碑是何人所立/“阳关大道”通哪里/“垂青”一词的由来
2012-07-13
泰山无字碑是何人所立
文/佚名
在泰山极顶玉皇殿门外,有一方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长方形石表,白中透黄,形制古朴,石上无字,因此被称为泰山“无字碑”。这块无字碑是何人所立?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泰山无字碑为秦始皇所立,立碑的涵义在于焚书。关于这一点,清乾隆皇帝说得最明白。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但这种说法经不住推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第二次出巡,“……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这充分说明秦始皇在泰山上的立碑是刻有文字的,绝非无字碑。
有些人认为,泰山无字碑原是有字碑,只是饱经风雨,字被风化剥蚀殆尽,以致无迹可寻。这种说法也难以自圆其说。现存无字碑石的风化并不严重,且在宋代才称为无字碑。如果是秦碑,秦二世所立之碑在宋代尚可辨认146字,这方石碑不可能剥蚀得一字无存。
还有人认为无字碑是汉碑,为汉武帝所立。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走出皇宫,踏上泰山封禅的旅程。公元前109年初,武帝到达泰山。《封禅书》载:“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这说明汉武帝的确在泰山顶上竖过碑的,但史书上只载“立石泰山之巅”,却没有“刻所立石”的记载。这证明武帝所立的是一块无字碑。这方无字碑与现存的无字碑位置相似,是在泰山极顶。按照惯例,不是开国皇帝,是没资格在泰山刻石纪号的。因此汉武帝只能立石而不能刻字。但仔细一推敲,又有令人疑惑之处:秦二世非开国皇帝,却在泰山立有字碑,碑文为胡亥诏书,丞相李斯篆书镌刻。汉武帝完全可以援引秦二世的做法,大颂他的文治武功,不至于仅为封禅而封禅,而放弃在泰山上留下文字的机会。到目前为止,确定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还缺乏足够证据。无字碑究竟为何人所立,一时还难下结论。
“阳关大道”通哪里
阳关是我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位于今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70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与西域交通的门户。作为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被逐渐废弃。
故此,阳关大道是指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唐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有:“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后泛指通行便利的宽阔大路,也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人们常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即由此得来。
“垂青”一词的由来
文/侯夫强
“垂青”,《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用黑眼珠看,表示重视或喜爱(青:青眼,黑眼珠)”。如“他的表演深受观众垂青”。说起这一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据《晋书·阮籍传》所载,阮籍狂放不羁,愤世嫉俗。他能作青眼和白眼,两种眼神各有所用。对情投意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对那些“礼俗之士”,便以白眼对待。他母亲死后,有一个名叫嵇喜的人前来吊丧,他认为此人太庸俗,于是拿白眼对着人家,闹得嵇喜很不高兴。嵇喜之弟嵇康,也是当时一大狂士。当嵇康携酒挟琴来看望他时,他立刻笑脸相迎,以青眼相见。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用“青眼”和“白眼”分别表示重视和鄙薄。“青眼”,即眼珠在中间,正视。后人用“青眼”、“眼青”等表示对人的尊重和喜爱。这里的“青”,都是指青眼,即以黑眼珠对人直视。
“青眼”常被写成“垂青”,表重视之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