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维A酸治疗角层下脓疱病一例

2012-07-12赵俊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异维脓疱水疱

孟 悦,赵俊英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因全身皱褶部位出现红斑、水疱、脓疱4周,加重7 d,于2010年7月就诊于我科。患者4周前无明显诱因颈部、胸部出现红斑,很快发展至双侧上肢近端、腋窝、腹股沟及腹部,并在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且水疱很快变为脓疱,伴轻度瘙痒,脓疱破溃后有轻度疼痛。发病后曾于社区医院诊为湿疹,予口服西替利嗪,外用自制中药糊剂治疗,病情曾一度好转;7 d前自觉过度劳累后皮损加重。既往体健,否认有银屑病史及银屑病家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体重45 kg。皮肤科情况:颈部、胸部、腹部、双侧上肢近端屈侧、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散在或群集绿豆大小松弛性薄壁脓疱,周围有红晕,脓液呈弦月状,可见脓湖形成,部分皮损上覆黄褐色痂(图1a,1b),口腔、外阴黏膜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免疫球蛋白均正常;脓液细菌培养阴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腹股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层下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脓疱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诊断: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异维A酸胶囊20 mg/d口服,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及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3 d后脓疱开始干涸、结痂,无新发皮损;1周后皮损全部干涸、结痂,部分脱痂;2周后颈部皮损全部消退,双侧腋窝、腹股沟及腹部皮损呈暗红色斑及脱屑。4周后异维A酸胶囊减量至10 mg/d,服药6周后患者皮损全部消退,双腹股沟皮肤遗留轻度色素沉着,继续服用2周停药。停药1年后患者复发2次,病情较轻,服用异维A酸胶囊仍然有效。

图1 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胸部、腹部、腹股沟皮损

图2 角层下脓疱病患者腹股沟皮损组织病理

讨论

角层下脓疱病临床较为少见。该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病因不清,有人认为与感染、精神创伤、新陈代谢或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1]。国外有学者认为角层下脓疱病与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综合征)及坏疽性脓皮病在组织病理上具有相同的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统称其为嗜中性皮肤病,上述疾病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发生[2]。国外个案报道本病与某些内脏系统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胸腺瘤、肺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相关性[3]。

目前治疗角层下脓疱病的方法较多,疗效肯定的有系统应用氨苯砜、糖皮质激素、维A酸、秋水仙碱、英夫利昔单抗及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中波紫外线(UVB)等,外用药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他卡西醇软膏[1-4]。因本例患者拟考虑近期生育,故选择在体内代谢迅速、对育龄妇女影响相对较小的异维A酸进行治疗,短期内症状控制。停药1年后患者皮损复发2次,病情均较轻。异维A酸治疗角层下脓疱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有关。虽然有学者认为异维A酸治疗角层下脓疱病无效,但本例患者的疗效证明异维A酸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1]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60.

[2]Cohen PR. Neutrophilic dermatosis:a re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J]. Am J Clin Dermatol, 2009, 10(5):301-312.

[3]Cheng S, Edmonds E, Ben-Gashir M, et al. 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50 years on [J]. Clin Exp Dermatol, 2008,33(3):229-233.

[4]范星, 杨森, 林达, 等. 角层下脓疱病3例及文献分析 [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5):362-364.

猜你喜欢

异维脓疱水疱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异维A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胸腺肽口服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痤疮
探讨异维A酸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中的应用
润燥止痒胶囊、异维A红霉素凝胶联合治疗痤疮108例临床研究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