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采茶戏的音乐特点及现状初探
2012-07-12□邓薇
□邓 薇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并吸收了当地的民间艺术和各种地方戏曲的剧目、声腔,衍变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本文重点要探究的是流行于赣中地区的“新余采茶戏”,新余市建市不久,因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剧种的研究尚弱,此剧虽为地方小剧种,但已有较长的历史且发展得较为成熟,同时它对周边地区的艺术样式也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作为江西采茶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探究很有必要,不仅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新余采茶戏,更有助于学者们对整个江西采茶戏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是神话传说中七仙女下凡的地方,这样一个有着美丽传说和悠久历史的胜地,蕴涵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而采茶戏无疑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一、源流
新余采茶戏的形成时间不长,但其渊源却十分久远,一直以来,其源流都存在着争议,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新余采茶戏起源于清末同治至光绪年间流行于新余民间的花鼓戏,同时受到了其周边万载和峡江地区花灯戏以及赣南和闽西的大批移民带来的一些赣南早期的采茶小戏的影响,逐步发展而成。也就是说,新余采茶戏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1880年左右,民间花鼓戏班经过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末,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余地方戏,所以至今,民间仍有很多人称其为“新余花鼓戏”。至50年代,民间职业剧团成立,一些编剧者开始创作和改编戏曲剧本,戏曲创作日趋活跃。70年代末,新余采茶戏进入成熟期,题材更为现代,形式上也摆脱了传统古装戏呆板的程式化束缚,唱腔音乐既保留了传统曲调,又融进了现代和声伴奏手法,经过百余年的融合和发展,新余采茶戏才形成了今天如此具有本土特色的剧种。
二、剧目与曲调曲牌
新余采茶戏的剧目,约有近二百出之多,其中传统剧目的比重较大,约有一百六十多出,按其演员数量和演出行当来划分,可分为单台戏、二小戏、三小戏、半班戏和大本戏。新余采茶戏的题材取材广泛,主题丰富,大多数剧目具有浓郁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富有乡土味和人情味,尤以爱情戏和表现小农、小商、小手工业者生活的“三小”戏居多。
1960年,新余市举办了一次采茶戏老艺人的座谈会,会上通过老艺人们的口唱,共记录整理出200余首曲调,这无疑为新余采茶戏在江西剧种史上占有它应有的地位提供了有力依据。这些曲调大部分来源于劳动人民和历代艺人们的创作,还有部分曲调是从外地传入。新余采茶戏的传统唱腔,可分为主要腔调和杂腔小调两大类。主要腔调为本调、主调,本调又有行当之分,如花旦本调、小生本调等;主调为经常使用的腔调,如哀音调、四音川调等。杂腔小调主要包括大部分单台戏的唱调,如呱呱调、卖棉纱调等,以及一些民歌小调,如九连环、十字调等。新余采茶戏最初为一戏一曲的曲牌体,后来逐渐产生了快板、散版、倒板、简板、哭板等板式,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发展到半班、大本戏阶段时,出现了曲牌连缀和板腔体相互结合的混合曲体。
新余采茶戏的曲调曲牌包括两个部分:一为唱腔曲调曲牌,一为器乐曲调曲牌。
唱腔曲调和本地方言声调有机融合,唱词多用民间俗语,朴实易懂又不乏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唱腔常采用上下句的板式,两句中间有小过门,字少腔多,过门通常较短,句尾会出现较长的拖腔,句中很少出现长拖腔;唱腔的音域跨度不大,通常在十度到十二度之间,因此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女角有时兼用假嗓;调式以宫调式和徽调式为主,且多为五声,很少使用偏音,旋律多采用级进进行。
哀音调(即新余调),是新余采茶戏的主调之一,极具代表性,有单曲,也有多曲联唱形式,常用于表现悲苦的情感,在过去,一个哀音调可一个晚上唱到底,而曲调的变化也极大,丰富多彩。
器乐曲调曲牌主要在戏的开场、间奏、人物的上下场以及特定场景中使用,多用五声调式,但它比唱腔曲调更为灵活自由,更多跳进进行,曲中各句紧密相接,一气呵成。
这是一支唢呐牌子,曲调活泼热闹,过去常用于娶亲嫁女的喜事时吹奏,曲中跳进较多,更加烘托出热烈的气氛。
现今,在新余采茶戏的老艺人中,有部分艺人非常擅长演目表戏,目表戏以演员为中心,没有剧本,没有固定唱词,只有大致的故事内容,因而非常考验演员即兴编唱的能力。这些老艺人在演出中可以做到对答如流、张口就唱、有辙有调、有板有眼,在群众中特别受欢迎,其功夫可见一斑。
三、角色行当与乐队
新余采茶戏的行当体制主要包括丑、旦、生。
丑角在新余采茶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有剧目中丑戏的比重较大,常以变幻的裙子矮椿、礼帽、扇子等为道具,融杂技、杂耍为一体,载歌载舞,且绝活多,有所谓的“五官功”(动脸、动头皮、动五官)等特技。著名的丑角演员有罗五俚、椹国太等。
旦角主要包括花旦、婆旦和青衣,演出时,常以帕子为道具。花旦和青衣,俗称“小旦”,戏比重较大;婆旦,是后来伴随着剧目演出需要而增添的行当。著名的旦角演员有陈教古、曹柏仁等。
生角是在丑角和旦角之后出现的行当,主要包括小生、老生、须生、武生。小生较早出现,老生、须生、武生是应大本戏的演出需要,仿效京剧大班而建立的行当。生角在演出时,常以插扇作道具。著名的生角演员有廖富川、郭保周等。
新余采茶戏的乐队主要用于闹台、唱腔伴奏、串子、人物上下场等。乐队最初只有上下两把胡琴,一正一反,一高一低,形成带有自然和弦支声复调的效果。后加入锣鼓,以适应演员表演及武打场面的需要。发展至今,新余采茶戏的乐队编制由高胡、二胡、琵琶、中胡、笛子、唢呐、小锣、大锣、镲、板鼓、云板、定音鼓等组成,主胡为高胡,五度定弦,常用弦式为 2—6、5—2、1—5,高胡、二胡、琵琶合称为“三大件”,乐队的指挥为打鼓手。
通常在演出开场前,会先出现一段锣鼓段,俗称为“闹台”。“闹台”的作用一是预示着戏即将开演,二是吸引周围观众的注意力。闹台的乐器通常由大锣、小锣、板鼓、定音鼓和镲组成。
四、传承及现状
新余采茶戏最初主要是通过班社进行传承,同治年间组班的“秀财班”是现知最早的民间戏班,该班有7~9人,多演单台戏、对子戏和三小戏,演员除以授徒为主的艺人外,多数具有业余性质,他们农忙时务农或做手工业,农闲则演出。其后相继出现了“桂全班”(民国初年)、“三义堂”(1922年)等班社,从“永辉班”(1932年)开始,行当开始增加,出现了婆旦和老生,民间戏班也开始向半班过渡,至“十兄弟”班(1946年)已经能够演出大本戏和连台戏了,开始向大班发展。
1951年,新余地方(采茶)剧团成立,这标志着新余采茶戏开始出现职业剧团,成立之初全团共有16人,后增至37人;1955年,县民间职业剧团更名新余县地方剧团,全团编制充实到52人,该团上演现代戏《社长的女儿》《不能走那条路》,古装戏《白蛇传》《秦香莲》等近30台剧目;1983年新余撤县复市后,县采茶剧团升为新余市采茶剧团。
现今,新余采茶戏的生存空间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生存于礼俗活动中,新余的礼俗活动主要包括庙会、红白喜事、祝寿、返乡省亲、立碑、祭祀等,通常在举办此类礼俗活动时,事主都会雇请采茶戏班来演出,以增加气氛,出席这类演出活动的戏班通常为在民间走村串巷,积累一定知名度的戏班。二是生存于官方活动中,这类活动主要包括国家节庆、比赛、慰问演出、各种政府宣传类活动、交流会等,出席这类演出活动的采茶戏班通常是有国家正规编制或者较为出名的戏班。
新余市剧团每年在重大节日时都会举行“送戏下乡”的活动,这一活动受到了农村观众们的热烈欢迎,笔者在今年春节期间,跟随剧团参加了这次活动,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剧团这次“送戏下乡”的地点在渝水区欧里镇的白梅村,上演的剧目是古装戏《状元与乞丐》,这部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演出时条件比较简陋,观众需自备椅子前来观看,但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前来看戏的观众更是人山人海,偌大的戏院被挤得水泄不通,这让笔者非常惊喜:采茶戏在农村竟有如此的市场和生命力!
据笔者的采访了解到,采茶戏在农村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府的支持。
新余市政府非常重视采茶戏的发展状况和市民的文化生活,为此,政府每年都会出资,以保证偏远山村的村民们能有机会免费欣赏采茶戏,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休闲生活,同时也对采茶戏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观众的支持。
笔者观察到,当日前来看戏的观众甚多,由于时值春节合家团圆之际,观众成分也较为复杂,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据剧团工作人员反映,平日里的观众主要是以中老年和女性为主。
笔者采访了现场的观众后了解到,观众前来看戏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现场看戏比在电视上看,感觉更真实、自然,观众们对于这些用本土方言演唱的戏曲有一种亲切感,觉得贴近自己的生活;二是农村人民质朴、热情、好热闹,大家一起看戏感觉比较有气氛,而且现场看戏的机会毕竟有限;三是免费,省去了村民们买票的麻烦。
3.采茶戏自身的发展。
近些年来,新余采茶戏不断创作出新的剧目,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重视对传统剧目的加工改编工作,重生活化、趣味性,使之迎合观众的欣赏水平。
采茶戏的演出团体除了新余市剧团外,在民间还有很多其他的演出团体。这些年,民间艺人自发的组织起来,组建股份制或农民联办式演出队,培育了很多生在乡土、长在乡土、服务乡亲、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队伍。据统计,目前仅新余市渝水区就有业余剧团52个,盲人戏班14个,这些团队每年都要面向农村演出千余场,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然而,新余采茶戏和其他戏曲一样面临着传承困境,仅从传承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采茶戏的演员逐渐老龄化,部分演员由于演出市场的不景气而转业;另一方面,大部分有条件的年轻人热忠于报考艺术院校,而学戏的却很少,年轻人对采茶戏不喜欢、不了解,因而不愿意从事采茶戏演员这一行业。当然,传承困境的产生,除了传承人的因素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需求、政府投入等。
关于新余采茶戏,笔者在此只做了一般性介绍,所谓“乐者乐也”,新余采茶戏不仅给市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更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慰籍和感化,增进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相信通过广大戏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新余采茶戏定能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1]新余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新余市志[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周云生、刘忠诚.江西花鼓班考源[M]油印本.
[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戏曲志资料汇编(油印本)[M].1987.
[4]龚国光.江西戏曲文化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汉飞.中国戏曲剧种手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6]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下册)[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
[7]黄钧、徐希博.京剧文化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