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哲学关于心的看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从哲学关于他心及“性恶”的角度分析

2012-07-10

时代农机 2012年9期
关键词:性恶论性恶荀子

郝 凌

(华中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诗经·节南山之什·巧言》中说“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这些都是诸子百家对于人心的揣度。姑且不论结论的对与错,总之,他们对于人性的评判都是以他们认为他人之心是可以衡量为基础的。而在这些观点之中,笔者认为荀子的性恶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关于人心的哲学

1.1 心与他人之心可否测量的问题

“心”指的是心理世界。心理世界泛指我们的感官经验、痛觉和痒觉、情感、情绪与感受,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好恶、忧郁悲伤、苦闷忧愁,我们的欢欣鼓舞、欣喜若狂,我们的相信、欲望、怀疑、想象等;另外还包括我们的判断、推想、思考、问题解决、揣测、规划等思维活动或心智活动。简单来说,各种心理现象、心理事件、心理状态、心理历程、心理机制等,构成了心理世界。以简单的方式来分类,心理世界可以分为如下所示几类:

而在这里所讨论的人性问题我认为是属于心理状态中意向状态的范畴的。“意向状态”指的是相信、欲望、怀疑、判断、想、规划等心理状态。孟子相信人性是善的,而荀子坚持人性是恶的,就指的是这种意向状态。问题在于,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意向,但是如何能判断他人的意向到底是善还是恶呢?在这里用一个简单的逻辑推演来证明这个问题:

(前提一)在某类情况下,我们面临某类环境刺激S1出现时,我之所以出现B1类行为是由于我处于某种心理状态M1;

(前提二)在相同情境下,我观察到他人在面临环境刺激S1出现时,那个人会出现B1类的行为[r]。

[结论]那个人处于M1类心理状态。

(说明)r表示以上前提都为真

这个简单的逻辑推演可以很好地解释先秦诸子的各种人性说,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结合他人的行为,从而推导出人性的本质问题。正如《诗经》中所说的,“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就可以理解为通过我这一主体的心理活动来推测他人的内心本质。在这种过程下,就可以说人心是可以测量的了。

2.2 荀子关于人心的观点

(1)荀子的性“恶”论。一方面,荀子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统治秩序。而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地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相反,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这些与生俱来的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所以事实上人性是“恶”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荀子也是通过对人的内心想法外显的观察,即通过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来界定人心的善恶的。另一方面,荀子从本性与人为两者之间关系的方面论述了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礼论》),这就是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由此,荀子进一步解释“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性恶》)这就充分说明了人性是“恶”的,所谓“善”都是人为的结果,是道德礼仪规范约束教化了他们,使他们朝着善的方向发展。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荀子所谓的“性恶”是针对人性之自然趋向所导致的社会影响之恶,而非“本始材朴”的人性本身。如此看来,明儒王守仁在《传习录》下中的“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所言不虚。吴乃恭也曾指出,荀子所道之“性恶”,“不是天生的自然本性,而是人从自然本性转化为社会属性的结果,是后天的人性恶。”

(2)用道德规范与法规制度约束人的“恶”心。在荀子看来,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强加给人的。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又说:“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就是说,圣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教化,而制定出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有了这些道德和制度,就可以以此来约束人的“恶”性,从而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

总之,荀子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是为了恢复人的“良知”、“良能”,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而坚持认为人性本“恶”。因此,用礼义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和约束人们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2 人心“恶”的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启示

首先,荀子的人性本“恶”的理论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以警醒,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纵观当代以来关于大学生的刑事案件,无论是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同学还是西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案,这些都反映出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在新时期,大学生的生长环境不同于以往,他们可能有着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更高的知识水平,但是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把高知识水平等同于高道德水平。恰恰相反,在顺境中成长的这批大学生可能面临着更多的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他们的道德认知可能远不及其他年龄阶段的人,切不可盲目的把人性看作是善的,直到出现事故才追悔莫及。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人性问题也要有一个冷峻的态度,高度警惕人心中恶的一面,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其次,以荀子的“性恶论”为依据,大学生要直面人心的阴暗面,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荀子的性恶论,是建立在他长期以来对世事与人性的洞察考量之上的。在我看来,相比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对于人类天性所持的悲观态度实则更具有理性的气质。荀子说人性恶、说天道无情,恰恰是为了激励人们奋发作为。对于恶的本性,我们大可直视,无须回避。只有勇于承认人性的弱点,才能使我们时时刻刻向内自省,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反之,如若对于人性恶的一面遮遮掩掩,一味认为人性是善的,则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必然也会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辩解,会认为虽然某种行为不道德但是本心是善的,是无可指摘的,这就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

再次,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社会对于人心“恶”的透彻理解与接受。荀子说人性恶,说“善者伪”,并不是绝对地认为天下之人皆恶,所谓的善心都是虚伪做作的。在荀子看来,“伪”的意义在于“人为”。在《荀子·劝学篇》中,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没有谁天生的是圣贤,都是通过后天的修养与学习,才慢慢磨练铸造出了自己高尚的情操与道德品行的。反之,如果被天性中的“恶”驱使,放纵自己的情性,一味追求物质享乐与生理的满足,终究会沦落为碌碌无为的小人。所以,社会应该对于人性恶这一观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于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物质享乐的行为予以许可。不能用所谓的“绝对道德”的枷锁来禁锢人们对于基本物质的追求,如果这样,反而会使整个社会道德更加沦丧,人人谈思想道德而色变。相反,如若理性地看待人性恶的观点,对于学生暂时出现的不道德的苗头予以包容,并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在接受人性恶的前提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养成需要加强教育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孟子性善论所主张的是人的内在天性是善,因而就需要人向内去充分探求内心的善,将这种善外显出来。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恶”,在这种观点下,就需要我们向“外”去探求与学习,将充斥着贪婪欲望的“恶”的天性,改成知礼义廉耻的“伪善”。在今天看来,如果说一个人是“伪善”,那就意味着他的善心都是伪装出来的,是假的。而荀子所说的“伪善”的意思则是,在人性恶的前提下,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与磨练,而养成的善心。在他看来,所有的善都是非天然的,都是“伪”的,即人为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后天的教育及社会环境在善的形成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养成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

3 结语

黑格尔曾认为,主张性恶比主张性善深刻得多。而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也如是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样,才能在能够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提高警惕,重视后天教育及社会环境在形成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协调教育的方法与过程,同时,给予合理的个人物质追求以肯定。综合以上各个方面,就更容易达到后天的“伪善”,进而促使整个社会公民道德整体水平的提升。

[1]彭孟尧.人心难测——心与认知的哲学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2]陈来.回向传统——儒学的哲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周炽成.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姜红.荀子之性恶论简释[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吴乃恭.荀子性恶论新议[J].孔子研究,1988,(4):36.

[7]董琴.浅论先秦诸子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论——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人性观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0):304-305.

[8]储昭华.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J].哲学研究,2006,(10):57-62.

[9]李雅琴.荀子的人性论与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探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5):1-36.

[10]冯浩菲.荀子性恶论的逻辑进路及其得失[A].古籍整理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57).

[11]唐雄山,黎红雷.荀子人性思想新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0-44.

[12]李相勋.关于儒家两种对立人性观的“误读”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4):5-7.

猜你喜欢

性恶论性恶荀子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以荀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性恶论之浅析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