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他就尊重他
2012-07-09张丽
张丽
摘要: 文章借用蒙台梭利所著《童年的秘密》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分析了现实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爱的误区的错误之处,提出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爱。
关键词: 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家庭教育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 Me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的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法》(1909年)、《高级蒙台梭利法》(1912年)、《童年的秘密》(1936年)、《新世界的教育》(1946年)、《发现孩子》(1948年)、《有吸引力的心灵》(1949年)。《童年的秘密》一书是1936年7月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召开之际出版的,是蒙台梭利解答幼儿之谜,并且阐述其儿童观的著作。这本书除导论,分为三部分,共三十章。著作中,蒙台梭利对6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同时还对幼儿心理歧变的很多表现和成人儿童的冲突作了相关的分析,并对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家长的职责作了阐述。
在导论中,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并不是一个只可以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①“为儿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的和真诚的努力将使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的秘密,正如科学的调查研究能使我们洞察众多的自然秘密一样。”②读至此,对于学习研究学前教育的我来说,心中有很多的感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孩子童年的“秘密”没有得到成人理解和尊重。学前教育应该促使儿童身心自由发展,这样的教育才会带来对儿童的尊重,才是真正的爱儿童。
现在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孩子成为家庭的焦点和重心,每个父母都把孩子视为心肝宝贝,都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爱子心理,然而,一些父母却不知道尊重孩子,这让我想起身边一位老师家的孩子,这男孩的饮食一直是家长头疼的问题,从会吃饭那天开始到上小学,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闹腾,就想去做其他事情,妈妈怕孩子饿坏了,所以天天喂饭。每天家里菜的搭配是妈妈根据孩子的营养需要来定的,然而,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好好吃饭时,孩子的回答是:因为不喜欢吃的东西妈妈非要他吃,想吃的东西妈妈不让吃,说没有营养,所以他不喜欢在家吃饭。妈妈的“营养套餐”却让孩子的心灵变得营养不良了。我相信“营养套餐”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如此,有的父母除了为孩子搭配“营养套餐”外,还规定了孩子游戏的内容,支配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竭尽全力地爱自己的孩子,却是“错爱”,这就是儿童和成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正如蒙台梭利所指出的:“当儿童的发展达到他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儿童跟成人的冲突也就开始了。当然,没有一个人会完全阻止儿童看和听,进而阻止他明智地征服他的世界。但是,当一个儿童开始独立地行动、走路、触摸各种东西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即使一个成人是真诚地热爱儿童,但在他的内心仍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本能。”③家长不准儿童的小手东摸西碰,不准儿童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等,这样处于支配地位的成人对儿童自发活动和想法的压抑,必然会造成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创伤,使儿童对父母爱的方式越来越反感。
为什么竭尽全力地爱孩子却是错误呢?为什么儿童和成人会发生这些冲突呢?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把它压垮。”④其实父母如此爱孩子是错爱就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儿童,不了解儿童的自然特性,不知道儿童自身拥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活并能自我完善这种生活,他们错误地认为只有通过成人的安排、帮助、照料,儿童才会步入完善的发展轨道,有时候这种“错爱”是由于成人只注意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对儿童的身体给予了精心的照料和规划,却忽视了儿童心理的需要,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考虑儿童特有的心理发展特点。部分成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成是一贯正确的模式,把自己树立为儿童完善发展的榜样。成人这样的行动和思想不仅把儿童强制纳入自己生活方式的轨道之中,而且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与儿童心灵相关的一切,以自己的标准和尺度来判断儿童的好坏和善恶,把成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强加于儿童,让儿童顺从成人的安排和命令,把儿童变成父母的“乖孩子”,老师的“乖学生”。
很多父母说自己为了孩子已经牺牲了一切,整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服务,为孩子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给了孩子他们能给的一切,然而孩子却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事实上,更多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盲目无知的爱导致孩子跟成人发生冲突,并且这种爱的方式阻碍了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蒙台梭利曾指出:“成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迷宫般的困境之中,跟过去一样,他恍惚地迷路于广阔的森林之中,但没有一个出口,因为他不知道迷路的原因,即他的错误在于他自身。”⑤
在生活中,要真正爱孩子,并让孩子接受体会到你的爱,就要学会尊重孩子——爱他就尊重他。只有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世界观,给儿童提供的“营养套餐”才是真正营养的,儿童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蒙台梭利强调:“我们必须根除潜藏在我们心中的偏见。我们不能抑制那些能有助于教学的品质,但是,我们必须抑制可能会阻碍我们理解儿童的那种成人所特有的思想观念。”⑥父母不是孩子的创造者,而只是孩子的监护人。对于父母来说,蒙台梭利指出:“他们必须意识到自然托付给他们的使命,就是父母赋予自己孩子的生命而言,他们对社会有一个基本的职责,并掌握着人类的未来。”⑦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各方面的需要,而且要尊重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需要,爱孩子,就给孩子提供一个能使他自由发展的环境,为建设一个适宜于孩子需要的世界而牺牲自己才有价值。
注释:
①[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1.
②[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
③[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1.
④[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7.
⑤[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8-29.
⑥[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55.
⑦[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9.
参考文献:
[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单中惠校.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姚伟.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