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探讨
2012-07-09宏高
宏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行,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然成为当下学校的教育核心。本文就中学历史在新课改下的教学问题做了相关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角色转变;教学方法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找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运用新课改中倡导的全新教学理念去审视和处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实现角色转变
首先,历史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自身角色,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学生一切活动的包办者,掌控者。而应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等。要学会平等的对待学生,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学生依照分数高低被分为好学生生和后进学生生。教师总是对所谓的“好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喜爱,而对于“后进生”却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实际上,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激发者、辅导者。而不应当片面的将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和任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面。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引路者,其作用也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帮助其找到人生的正确路标,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只有这样,方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也才能保证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起到良好收益。
二、坚持把历史教育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研究。做到从教材出发,但却不完全依赖教材。将历史教育与社会现实充分结合起来,不断收集各种与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时事新闻。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精神,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例如,对于每年党和政府都要举行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广播、电视、杂志等媒体都会进行相关报道,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就可将这些内容融入其中,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对清明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当讲到“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特点和积极效果时,便可结合我们党和政府推出的“三农”政策。提出其中一大惠农政策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就会对此作出积极踊跃回答,取消农业税,农村中小学义务免收学杂费等。这样,就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学过的知识与正在发生的时事联系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让学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重大意义。此外,教师还要将历史教育与爱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效联系起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提升其爱国思想和道德品质。最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教师也才能获得相应的课堂驾驭能力,真正实现一举两得。
三、因材施教,注意不同層次学生
能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得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在我国,也早有孟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可见,要真正建立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对于那些历史素养本身较高,对历史兴趣高的学生,教师可将重点放在培养该类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上。指导他们有意识的去独立完成一些历史调查,编写学习报告等。而对于兴趣和基础都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其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那些对历史完全没有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到历史学习的必要性。教师所做的一切最终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力求让所有学生都爱上历史课程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体会到历史之美,提高历史成绩。
四、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具备了便捷、直观、形象等众多优势,使得它逐渐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流手段。如果能够在历史教育中合理运用该技术,必将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为学生创设出历史情境,还原历史真实,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可谓大有帮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课件的运用,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文化、政治等现实中,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也便于知识的牢记掌握。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可以通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七之之歌》歌曲,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抗战时期那种军民团结,保卫国家的慷慨激情。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历史课程的新理念、内涵还有待我们去不断发现和探索。作为历史老师,只有不断的实践积累,认真学习,努力研究,不断反思。方能将新课程理念充分贯彻体现,也才能让历史学科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发挥历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张小亚:在探索于思考中推进新课改[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3]王理贤: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8.(02).
(作者单位:兴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