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中国新型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
2012-07-06古利亚
◎ 古利亚
作者系经合组织秘书长。本文是作者3月18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的演讲,本刊根据录音整理,略有删节。
在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全球经济不确定的时期,创新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福利水平,同时解决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我也认为,创新是中国改革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创新已经使全世界都获利,这在历史上有所记载。今天有了合适的政策,也能够让中国重新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来引领世界的发展。
中国一直在追求战略转型,创新是战略核心所在
首先,简单评述一下中国在创新方面所做的举措。
第一,创新是中国新型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就一直在追求战略转型,从一个低成本劳动力的经济体转型为以科学和创新为基础的经济体。中国有一个到2020年的科技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给了创新以核心地位,作为提升国力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也要减少对外来技术的依赖。
刚才万部长也提到了一些数字,我也想再补充一下中国在研发方面的开支:去年涨了22%,达到GDP的1.8%,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有关数据也显示,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其中与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过去十年增长非常快。另外,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创新孕育地,目前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袖地位。中国有很多的节能技术,比如说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节能灯泡和太阳能热水器等。目前,中国风机装机容量也是最大的。创新可以超越科技领域,要通过一个全局的政府战略,让中国的各个部委政策制定者和各项创新改革能够成为一个全民上下的行动。我们有一个2020年的创新社会的愿景,在OECD也加深了对政府这方面工作的了解,这也是基于过去50年政策研究的结果。
我们认为,OECD的创新策略能够帮助各国政府建造更加具有连贯性和更具深远意义的创新政策。首先,创新的本质是从现有或者是从传统技术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价值,来发展新的服务和新的业态。比如,我们看到在ICT领域有云计算,这个可以为我们带来生产率的跃升,很多的公司可以通过这一技术来避免初期大量的资本投资来做IT的基础架构,也不用花太多的钱来投入人力,而且这样一种模式可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现收现付的模式。
第二,知识方面的资产、研发、设计、营销、网络、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正在进一步促进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很多公司在软件方面有很多的投入,甚至超出了硬件。在汽车领域,知识资产已经占了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成本,比如沃尔沃卡车。另外,一些无形资产,包括设计、品牌、营销等都可以为产品带来附加值,像苹果手机、宜家家居、雀巢咖啡等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精明的公司都知道,必须要在无形资产中投入,才能从全球贸易中获取价值。
第三,创新是绿色增长很重要的引擎和支柱,必须要将增长从自然资源消耗当中解脱出来。我们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朝绿色增长转型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创新也要靠人,必须要有教育水平、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力供给市场。很多公司现在都在寻求最好的人才,但在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我们认为,中国和OECD需要更紧密地合作,运用创新促进更加可持续和更加包容性的增长。中国以观察员身份加入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目前已经是第十年了,最近科技部跟OECD签订了合作的倡议,由此可见我们有一个非常稳固的合作基础。另外,有一些产品其货架时间可能只有三年,因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所以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合作方面对时间做出一些调整。此外,开放对于充分获取创新的好处也是至关重要的。
OECD期待与中国加强合作,促进创新
我也想谈三个领域,第一,中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包括在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以及跟外国企业的合作方面获得更多的好处,在这一过程中要进一步开放。学生、专家的技术经验交流对于中国、对于OECD国家都非常有益。
第二,新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开发,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另外,可以通过很好的机制来保护自主创新和发明。
第三,经济体的竞争力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一席之地的能力,OECD目前正在开发新的模式,反思如何在这个价值链里让各个国家能够更好地获得自己的份额,出口自己的产品。所以,贸易要以附加值来衡量,而不是以贸易数量来衡量。这一关系和工作能够造就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同时也为所有国家在融入全球价值链方面提供一个很好的机遇。
我们不能忘记全球的挑战,比如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资源消耗、食品安全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必须要加强OECD和中国等国家的合作,在科技方面进一步创新。我们也做好了准备和中国一起合作,希望一起制定更好的创新政策,为人民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