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12-07-05王军,陈玲
王 军,陈 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以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最为多见,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DPN诊断依据: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表现,如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走感、发凉、手套感、肌无力、肌萎缩、走路不稳似踏雪感;膝、跟腱反射程度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有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减慢,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例,年龄74岁~84岁,年龄79.3岁;病程12.5年±6.4年。观察组均为男性,年龄73岁~84岁,年龄78.2岁;病程12.6年±6.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使血糖控制在空腹<9.0mmol/L,餐后<12.0mmol/L。对照组予以弥可保0.5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疏血通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常规使用阿司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未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营养神经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传导速度增加≥5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传导速度增加但<5m/s;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传导速度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对比(x±s) m/s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有1例出现皮肤轻微发红,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均无异常。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在临床上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与高血糖相关的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神经缺血、缺氧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凝血和血小板激活的程度、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与微血管病和神经病变相关,微血管病变造成神经营养障碍,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素的合成分泌不足,转运减少致神经损伤和坏死,神经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反应,致神经细胞损伤结构破坏,神经内抗原蛋白的漏出,激活自由免疫反应,产生破坏神经的自身抗体。弥可保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弥可保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改善自觉症状。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水蛭能破血逐瘀通络,地龙可活血化瘀通络。水蛭含有水蛭素、肝素和抗血栓素等,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其中水蛭素是极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不仅能阻止纤维蛋白的凝固,也能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血瘀反应,具有促进纤溶作用,通过调节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在抑制凝血酶同时并不干扰体液和细胞因子,其抑制作用也不需要其他凝血因子或血浆成分参与,目前认为水蛭的活性成分可以保护血管内皮,保护心肌。地龙主要含蚓激酶,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又可激活纤溶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1],溶解清除新鲜血栓及其有机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而纤维蛋白原升高能引起血浆黏度升高,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在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抗凝、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改善血循环、抗自由基及保护内皮功能等作用。因此,疏血通注射液与弥可保联合运用可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多种因素,通过改善微循环、改善神经代谢以及修复受损神经组织等综合疗效。
本研究观察表明,二者联用对改善肢体疼痛、麻木及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比单独应用弥可保效果明显,且无明显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1] 盛爱珍,王新德,徐中宝,等.蚓激酶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验室效果[J].中国新药杂志,2008,11(1):82-84.
[2] 张艳霞.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凝血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8(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