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超特点分析
2012-07-05陈建文曹黎明罗俐聪关健伟朱治山黄旭明
陈建文,曹黎明,罗俐聪,关健伟,朱治山,黄旭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1 177名体检人员和同期神经内科住院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经CT和/或MRI证实。脑梗死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66.81岁±12.83岁。同期体检的1 177例(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男390例,女787例,年龄50.64岁±9.00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检人群以60岁划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年组(40岁~59岁)。体检人群中>60岁以上的又作为老年非梗死组,与脑梗死组中>60岁的(老年梗死组)做对照。
1.2 超声检查方法 因为研究超声检查的人数较多,共使用EZU-MT27-S1型、日立EUB-7700、日立EUB-5500、迈瑞DC-6Exper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2)MHz。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充分伸展颈部,头偏向被检查的对侧,从颈总动脉起始处(ICA)开始,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依次显示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交叉处(BIF)、ICA及颈外动脉(ECA),在纵切扫查后,将探头旋转90度,沿血管走行做横切扫查。测量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1cm、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起始段1cm处后壁内中膜厚度(IMT),测量3次,取平均值。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厚度≥1.0mm表示内膜粗糙,≥1.2mm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测量斑块有无、部位、大小及类型。根据超声把斑块分为硬斑、软斑、混合斑。
1.3 统计学处理 用SAS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斑块检出情况(见表1~表4)
表1 体检人群老年组与中年组斑块检出情况 例(%)
表2 老年梗死组与非梗死组斑块检出情况 例(%)
表3 各类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 例(%)
表4 老年梗死组与非梗死组不稳定斑块比较 例(%)
2.2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46例颈动脉彩超发现有颈动脉硬化的脑梗死患者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103mm±0.035 mm,左侧厚度为0.117mm±0.035mm,左右两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8)。
3 讨 论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是脑梗死。颈/椎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将人群分为老年组和中年组,进一步明确这两组人群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很高(60.3%),赵胜利等[2]报道为77.09%。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患者。
软斑和混合斑含有脂质较多,容易破裂,属于不稳定斑块。研究表明[3],斑块破裂与斑块中脂质含量有关,含有较多的脂质或炎性细胞斑块,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纤维较少,在血流切应力作用下易破溃,引起斑块内出血或形成溃疡,以致血栓形成,造成脑梗死。而硬斑表面覆以较厚的纤维膜,不易破溃脱落,因此,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少。不稳定斑块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来源。本研究中发现有斑块的体检人群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是26.5%,脑梗死组检出率是30.6%,脑梗死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不稳定斑块是脑梗死发病人的突出危险因素。不稳定斑块脂质成分越多,纤维帽越薄,就越容易破裂形成血栓。临床检查中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较高(26.5%),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更高,所以,检查时要重点查找不稳定斑块,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
脑动脉狭窄是脑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63例脑梗死组患者中有9例(14.3%)例发现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参加体检的1 177例彩超均未发现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可见颈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狭窄也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脑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颈动脉彩超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动脉狭窄,达到放支架标准的,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脑梗死。
体检人群中老年组的颈动脉动脉斑块检出率(33.5%)与中年组(4.0%)比较,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P<0.01)。可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中有66.7%的人颈动脉彩超可见粥样硬化斑块,这是脑梗死的发病基础,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颈动脉彩超在临床中越来越普及,且经济实用,对脑梗死的原因分析、治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在有条件的医院建议作为脑梗死的必检查项目和常规随访项目。
[1] Rozenfeld A,Ryglewicz D.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of pations and leg arteries of pations with ischemic stroke[J].Neurochir Pol,2000,34(5):843-851.
[2] 赵胜利,李秀芬,张宏春,等.颈动脉彩超检查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9):1443-1444.
[3] 黄继涵,刘芸.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