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业务模拟课程实践性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2012-07-04张美华
张美华
(辽东学院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一、进出口业务模拟课程实践性考核存在的问题
进出口业务模拟是贸易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而“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核方式无法全面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国内各高校大多使用simtrade等贸易模拟操作软件进行实践性教学和考核,其存在很大缺陷,如无法考核函电内容、报价核算较为混乱、单证形式固定单一、部分学生完全按照软件中的示例抄袭等现象严重。
二、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践性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一)报价核算考核模块(10%)
报价核算是贸易前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出口报价核算、出口还价核算和进口价格核算。由于涉及的核算内容颇多、背景信息复杂、计算麻烦,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进行两课时的讲解和练习后随堂进行该内容的考核,既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弥补不足,又可督促学生抓紧练习以避免随意应对的现象发生。此模块重点考核学生进行价格核算的实践能力,分值占总成绩的10%。
(二)磋商函电考核模块(10%)
利用往来函电进行磋商是贸易前期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成交等环节。由于全部函电要求英文书信,并需符合商业谈判的要求和语气,对学生来说存在很大难度,有的学生在上机模拟操作时,往往使用错误语句或随意用语,从而造成上机模拟操作时系统无法识别,因此此部分内容需单独考核。此模块重点考核学生贸易磋商和英文函电撰写的实践能力,分值占总成绩的10%。
(三)全程业务模拟操作模块(40%)
此部分是本门课程考核的核心内容,以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占总成绩的40%。为提高考核效果,将其再细分为三个部分:
1.上机操作(30%)。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上机操作完成多套进出口任务,机器自动评分。
2.提交作业(5%)。部分内容机器评分时存在有缺陷,仅注重数量,忽视质量,需要以书面作业形式加以弥补。主要包括模拟操作中涉及的公司注册信息、往来函电、核算过程三个部分。
3.实验总结(5%)。包括实验操作过程、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实验收获和不足。通过实验总结,使学生把在每类业务、每种角色中的得失、感悟加以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提高。
(四)期末综合考核模块(40%)
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内容基本涉及整个进出口业务。此部分一方面是对平时上机考核部分缺陷的弥补,另一方面是结合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考核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模块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全套业务主要环节、主要知识点的综合性运用能力,以及与职业资格相适应的能力,分值占总成绩的40%,见表1。
三、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践性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一)实现了实践性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
课程考核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包括随堂测验、上机实践模拟、课后作业、实验总结、期末综合考试几种不同形式,分别在期初、期中、期末以及全程进行考核,各个考核模块做到了各有侧重、彼此交叉、互相弥补,而且各个模块考核内容的测评标准也做到了细化、量化,最终在实践性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实现了考核形式多样化和考核时间全程化的目标。
表1 《进出口业务模拟》课程考核形式及内容
(二)改善了以往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
以往课程考核方式往往不重视过程考核,而且仅通过平时上机操作来加强过程考核,存在无法考核函电内容、报价核算较为混乱、单证形式固定单一、抄袭现象严重等弊端。本考核方式改革针对上述弊端进行设计,从而很好地改善、杜绝了上述问题。
(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以往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存在不重视平时学习、上机操作抄袭对付、找人代做等现象。本次课程考试改革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平时考核过程控制等多方面加以完善,使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真正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得学生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认真对待切实提高进出口业务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