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

2012-07-04杨慧菊

对外经贸 2012年8期
关键词:外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杨慧菊 郭 明

(1.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2.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 广州 510990)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FDI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历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GDP总量的变化趋势(图1)及其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见图2)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从总量方面看:相比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变化不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变化更大,但第三产业有缓慢跟上趋势。从占GDP比重看:第一产业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相对平稳,第三产业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兹的人均收入影响论以及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产业间的人均收入存在差异,劳动力和国民收入表现出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

图1 我国1978—2010年三次产业的GDP总量变化趋势

(二)FDI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图2 我国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FDI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开始我国实际使用FDI迅速增长,并基本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FDI略有下降,但中国吸收FDI仍旧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FDI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FDI在我国产业间的投资分布相对较集中

2000—2009年,我国第一产业吸收FDI明显下降,到2009年第一产业吸收FDI所占的比重已经降为1.58%,而第二产业吸收FDI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到2009年已经上升为55.6%,第三产业吸收FDI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2009年第三产业吸收 FDI所占比重为42.82%,同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但2010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幅回升,同比上升了0.47%,第二产业则持续增长,同比增长6.48%,第三产业同比下降了6.95%。从以上数据来看,吸收和利用FDI在我国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少,FDI在我国产业间的分布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不利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增长方式水平的提升。

2.FDI在我国行业间的分布较为集中

从2010年我国吸收和使用FDI的数据来看,外商投资的重点仍旧集中在制造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0年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尽管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但绝对比重仍是最大的,这种FDI在行业间分布过于集中的趋势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行业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3.FDI来源的国家或地区的分布比较集中

2011年,亚洲十国/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及实际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3.99%。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及实际投资额同比分别下降5.01%和26.07%。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同比增长3.26%,实际投资额同比下降3.65%(见图3)。

图3 FDI来源国/地区分布情况

2011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以实际投资额计算)依次为: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韩国、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这十个国家和地区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91.61%(见图4)。2011年,我国吸收FDI主要来源于香港和台湾等少数发达地区,但技术效应并不明显,技术效应相对较明显的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但吸收FDI的规模又出现下降趋势,导致我国总体吸收FDI质量不高,吸收FDI的国家地区过度集中,将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图4 2011年对华实际投资前10位国家和地区

4.区域分布比较集中

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及实际使用外资额分别占全国的83.9%和85.0%;中部地区分别占全国的11.2%和6.5%,西部地区分别占全国的5.0%和8.5%,呈现了明显的“东重西轻”格局,分布极不平衡,而吸引外资最多的省市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山东、辽宁、北京、天津、浙江等较发达地区,虽然我国也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来鼓励FDI流向中西部地区,但FDI在东部地区仍然占绝对比重,FDI区域分布过度集中拉大了我国东西部差距的同时也会造成国内市场的分割,加大我国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二、FDI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一)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FDI增加了我国的产业资本并提升了资本档次,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在缺乏竞争压力和技术刺激的环境下,技术和产品更新缓慢,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乏都是长期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鼓励和吸引外商来华投资,适应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积极吸引FDI有效解决了我国资金短缺的问题,直接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FDI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工业化进程。由于我国的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中的加工工业,FDI大大地提高了国内的加工工业水平,促进了加工工业的改组,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另外,FDI在中国的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且大都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提高了产业资本的质量,还带动了一批效益好、附加值高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促进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FDI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技术外溢效应,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直接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负面影响

(1)FDI的结构性倾斜拉大了我国产业间的差距。FDI对我国三次产业间的投放程度呈现不合理的状态,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部门;在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始终较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偏低,且偏重房地产及一些租赁和商务服务关联效应较低的产业。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间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拓展产业结构升级空间。

(2)技术溢出效应有限,缺乏核心技术。吸引FDI对我国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远未达到预期。从使用FDI的效果看,未直接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且我国大量市场份额换来的大多是二流、三流技术,真正属于世界领先的技术屈指可数。同时外方往往采取一系列技术保护措施来遏制我国实现技术超越。一些原本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与外商合资或被外商并购后,原有的技术研发机构被撤消的现象较为普遍,改为由外方母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这严重削弱了我国原有技术实力和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3)过度依赖FDI,影响我国的产业安全。我国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外资的过度依赖现象,主要表现在产业资本的形成、生产技术的研发等方面。首先,FDI一直都是我国产业资本的重要来源,其在我国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28% 上升到2010年的27.10%。其次,由于生产技术的研发对外资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威胁到了我国的产业安全。

(二)我国产业结构对FDI的影响

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直接决定并影响着外商生产经营成本。产业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条件的产业关联状况即产业结构和行业奖励与限制政策、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行业竞争状况以及生产要素供应水平。对于FDI企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次产业及其各自的内部比例,还包括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的关联。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间的协调关系不断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由“一、二、三”经过“二、一、三”再向“三、二、一”发展,即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越大,也越重要。研究表明,旅游、科技、教育、医疗保健和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越发达,对FDI的吸引力越大。外商投资者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拥有结构齐全、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服务优良和效率较高的服务产业。另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会逐步升级,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和技能密集型产业。由此可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一个产业对FDI的需求层次和结构。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越合理,获得FDI的机会就越多,吸引FDI的规模就越大,引进FDI的生产技术水平就越高。

(三)FDI和产业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根据2001—2010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见表1)可知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但它的产业贡献率明显在降低,第二产业占我国经济比重最大,我国的GDP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来拉动,且主要是靠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还有较大一部分由第三产业来带动。从历年的数据来看,我国产业的发展比较平稳。

表1 2001—2010年我国三次产业的经济贡献率

从图5可知,FDI在三次产业的投资额和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变化趋势总体来说两者成正比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图5 三次产业和FDI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优化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环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应保持外商投资相关政策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增强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程序,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审批制度。

(二)维护并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度。

(三)有序地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稳妥、有序地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外商投资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鼓励引进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服务业的现代化理念、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和技术手段,优化我国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水平。

(四)积极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由于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所以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开发和创新技术,促进外商投资兴办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设立更多的先进技术型项目。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相关政策,为高科技企业的创办和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外商向配套产业投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所需原材料配件本土化;推动国内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吸引外资投向配套产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从而使我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销售网络。

(五)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通讯、城市建设、交通等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投资环境逐渐优化,生态建设取得很大进展,逐步显现出特色经济的发展潜力,外商到中西部投资将拥有着崭新的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六)积极引导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我们要积极研究制定吸引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设立地区总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等有关政策。结合中国经济体制特点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并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紧制定和完善外商并购投资的政策。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FDI与产业结构之间客观存在着互动机制。两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是FDI区位和产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FDI,通过前向后向的产业连锁效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优化后的产业结构又将引发新一轮FDI选择,即出现FDI分布空间转移现象,进而又一次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1]周萍华.我国利用FDI的现状及思考[J].财贸经济,1997(8).

[2]王美今,沈绿珠.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8).

[3]杨文举.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关系的实证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1).

[4]林其屏.台商投资大陆的第四波及福建的对策建议[J].开放潮,2001(12).

[5]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2).

猜你喜欢

外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谁是冒牌外商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