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青春片的主题
2012-07-04王慧芳
文/王慧芳
“类型电影呈现两种形式,一是以纯粹的原有样式继续摄制;一类是类型之间、类型片和非类型片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形式类型融合的形态或亚类型。”青春爱情电影是青春片和爱情片两种典型题材的融合和彼此渗透,作为一种亚类型的电影类型在逐渐多元化,尝试更丰富的类型方向。
青春片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影片类型,具有稳定的观众群体、叙事主题、影像风格。相比之下我国青春片还在不断成型之中。爱情是青春片中必不可少的主题,青春爱情电影中纯美的人物和影像、恬静的爱情、轻松诙谐的格调、时尚靓丽的景观获得青年人的亲近与欣赏。目前,第六代导演在创作青春片上近年有了不少突破,新锐导演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更多贴近当下社会潮流和青年人生活的电影。当前青春爱情电影中,以都市爱情类、运动爱情类、校园爱情类为比较典型的三种类型。
三大主题:都市、运动和校园
都市爱情是青春爱情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几年来以都市背景为题材的青春爱情电影在数量上和创作质量上都有了提到与进步。都市爱情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主题丰富的各类青春爱情片,如以失恋为主题的《失恋33天》(2011)、以职场爱情为背景的《杜拉拉升职记》(2010)、《终极匹配》(2010)、《我的美女老板》(2010),以相亲为主题的《非诚勿扰》(2008)、《非诚勿扰2》(2010)、以探讨爱情中的欺骗与讽刺的《真心话大冒险》(2012)、以地下摇滚青年的爱情为主的《北京乐与路》(2001)等等。都市爱情类青春爱情电影偏重青年人当中的成人市场,其中多结合职场、婚姻等青年人关心的问题,关注多元化的恋爱观冲突、金钱与爱情的矛盾、剩女剩男、大龄婚嫁等都市中的青年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近十年来,以时尚运动为背景乃至主题的运动爱情类青春爱情电影开始涌现。其中包括以极限运动为背景的《无极限之危情速递》(2011)、赛车为背景的《头文字D》(2005)、以篮球运动为背景的《大灌篮》(2008)、以跑酷运动为背景的《玩酷青春》(2010)。最新上映的有以动力伞极限运动为故事背景的爱情时尚轻喜剧电影《一起飞》,描述了富二代小姐何芊芊,一次意外中结识了动力伞教练退伍特种兵许逸凡并坠入爱河的故事。运动爱情类电影将时尚运动这种典型的青年人文化与爱情主题进行结合,是近年来的有益突破。
从数量上来看,以校园爱情为主题的青春爱情电影在美国、日韩、泰国、台湾等地区有突破性的发展,相比之下内地在校园爱情这个题材上的突破很少。青春片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表现对象的电影,校园生活是青年人的重要生活圈,校园爱情难以在银幕上得到表现,也跟内地对于校园爱情采取的价值观有重要关系。然而从国外的发展来看,不管是美国的《美国派》系列,日本的《我的初恋情人》(2009)、《恋空》(2007)、《花样男子》(2008)等,韩国的《珍妮和朱诺》(2005)、《马粥街残酷史》(2004)、《那小子真帅》(2004)等,泰国的《季节变幻》(2006)、《亲密朋友》(2006),都是描述校园爱情中同时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影片,甚至于在美国青春电影发源就是校园电影。国内如何在这一题材上进行突破,还需要深入把握青年人当下的校园生活,寻找合适的角度和题材,巧妙进行尝试。
优势:流行元素和时尚景观
当前的青春爱情电影越来越多地运用各种流行元素,以达到使整体格调充满青春时尚和明快节奏的目的,这些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语言、动漫、时尚电子产品、流行音乐、舞蹈、时尚运动、时尚装扮等等。与此同时,大力启用青年人喜爱以及在青年人当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明星演员,增加了电影票房吸引力。
当代青春爱情电影已经对时尚华丽的画面驾轻就熟。大都市作为青春爱情片的主要背景景观,都市喧嚣与宁静、高楼林立与人潮涌动、写字楼、咖啡馆、时尚餐厅、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等,同时空间场景上不限于大都市的水泥森林的流光溢彩,更多增加了野外山林、海边风光、国外美景等等,其中部分电影如同风光纪录片一样充满美感,如《非诚勿扰》中的美景甚至成为了北海道旅游的代言。
缺陷:贴近心灵的表达和角色欠缺
对当代青年的心理和生活缺乏了解,导致当前的青春爱情片大多出现内容空洞的问题。一方面体现为爱情电影的故事性不强且虚浮空洞,题材脱离大部分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爱情矫揉造作,缺乏现实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形式前卫,将爱情阐释为金钱、欲望、性的渴求和暴露,内容以反常规、反主流的策略来试图贴近青年人;或者与大多数青年人生活相脱节,过分强调大都市繁华、富裕生活和小资生活情调,对现实生活关照不足,关于青年人的思想、情感的真实追求和思考却没有真正被挖掘和得到反映。
青春爱情电影,最基本的核心首先要跟青年人的青春体会和爱情认知有碰撞,要吸引住和感动青年人,就不光需要有视觉的享受,更要有心灵的刺激才能吸引他们去看。部分影片试图通过增加网络语言和当今青年人的生活场景来贴近青年人,虽然这种做法产生了亲近感,然而这始终是在外面的模仿,能够表达青年人内心状态并让青年人产生心灵共鸣的影片少之又少。
角色是电影的核心,角色的塑造关乎电影成败。当代青春爱情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塑造,出现了一批平面模特似的俊男靓女“纸片人”,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性格单薄模糊,缺乏可铭记的青春人物形象。
困境:成本受制和受众挑战
青春爱情电影的制作成本以中小成本为主,在成本压力之下,难以有更多突破空间。虽然近年来逐步开始有多元化投资的方向,然而也因此屡屡受困于追求商业娱乐效应和受到广告植入的压力。
从当前的受众市场来看,80后和90后是青春爱情电影的潜在消费人群。其中,80后已经基本进入工作并开始进入婚姻状态,90后中只有年龄最大的一批人刚大学毕业,更多的都开始处于在校学生生活状态。当下的青春爱情电影,常游走于尴尬的市场定位之间,缺乏现实生活和可信度的青春爱情片让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力人群的80后感到偏离现实无法接受;随着80后逐渐成为新兴青春爱情片的主要表达对象,同时校园爱情片的缺失以及缺乏刺激和新颖的爱情题材又让90后远离。
而今,青春文学、动漫作品、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中的优秀作品近年来在青年人中间大受欢迎。学习和吸取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对青年特有文化的挖掘和展示,甚至更多采用改编、合作、跨界的方式来激活青春爱情电影的剧本创作灵感,是值得尝试的突破方向之一。随着视频网站、手机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态近几年来的发展,为青春爱情电影的营销宣传、市场反馈、与受众市场的互动、衍生产品的开发等等环节都有所助益。青春爱情电影此后应当更多采用深入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媒体形式,拓宽影片的宣传营销以及加强与青年人群的互动和沟通。